水資源與防洪系統可變模糊集理論與方法

模糊可變識別方法及在水文系統中的套用 模糊可變識別方法在水文系統中的套用 模糊可變評價方法及在水資源與防洪系統中的套用

基本信息

出版社: 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5年12月1日)
平裝: 308頁
開本: 32開
ISBN: 7561131240
條形碼: 9787561131244
產品尺寸及重量: 20.3 x 14.2 x 1.5 cm ; 499 g
ASIN: B0011F2SX0

內容推薦

本專著是新學科部分研究成果的總結。它從理論與套用兩個方面系統地論述了水庫與庫群防洪調度系統多階段多層次多目標多級優先決策理論、模型與方法;水庫汛期雨洪利用的模糊集分析理論與直接模糊統計試驗方法,並在以相對隸屬函式為基礎的工程模糊集理論的基礎上,建立了可變模糊集、對立模糊集、相對比例函式新的概念等最研究成果。書中分別論述了新理論、模型與方法在水文系統站點識別、水環境、地下水污染與防洪工程評價等領域的套用。書中還提出21世紀我國水資源開發利用的陸海空協同系統的概念與水資源系統可持續發展狀態方程。

作者簡介

陳守煜:浙江寧波人,1930年10月生於上海。1952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同年任教於大連理工大學,從事水文水資源、水利水電工程專業教學與科研工作。1955-1957年在職學習於河海大學水文學研究班。在半個多世紀教育與科研工作中做出了重要貢獻。現為大連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水文水資源學家、工程模糊集專家。
20世紀50年代參加長江水利委員會主持的三峽水庫前期規劃研究。70年代參加長江水利委員會主持的水能利用計算機套用研究,建立了水能水利計算數值解法新途徑。80年代創建新學科——模糊水文水資源學,在學術界有很大影響。進入90年代建立以相對隸屬度為基礎的工程模糊集理論,不僅用於水文水資源學科,且廣泛地套用於其他工程技術領域。21世紀伊始,建立以工程模糊集理論為基礎的可變模糊集理論與方法。
迄今已在國內外發表論文380餘篇,專著9本。

目錄

前言
緒論
第1篇 水庫(庫群)防洪調度決策系統關鍵技術的理論與實踐
第1章 幾個重要定義與模型
1.1 重要定義
1.2 模糊概念在分級條件下最大隸屬原則的不適用性
1.3 級別特徵值
1.4 模糊聚類、識別、優選統一理論與循環疊代模型
第2章 防洪調度決策多級模糊優選理論與套用
2.1 引言
2.2 防洪調度決策多級模糊優選理論與模型
2.3 確定防洪目標權重的主觀客觀綜合法
2.4 實例
2.5 結語
第3章 防洪調度半結構性決策理論與套用
3.1 引言
3.2 非結構性決策層次分析法存在的根本問題
3.3 符合我國思維習慣的二元比較決策思維模式——互補性思維模式
3.4 二元比較互補性決策思維理論
3.5 防洪調度半結構性目標相對優屬度矩陣
3.6 實例
3.7 結語
第4章 多階段多目標多級模糊優選理論及其在防洪調度決策中的套用
4.1 引言
4.2 單目標動態規劃簡介
4.3 多階段多目標多級模糊優選理論
4.4 實例
第5章 汛期絕對隸屬函式的確定
5.1 汛期直接模糊統計試驗
5.2 套用直接模糊統計試驗確定模糊概念——汛期的隸屬度及其穩定性分析
5.3 汛期隸屬函式的套用
5.4 結論
第6章 水庫設計汛限水位動態模糊分析
6.1 引言
6.2 汛期模糊集分析
6.3 隸屬函式的確定
6.4 汛期理論隸屬函式的確定
6.5 實例
6.6 討論
第7章 水庫調洪計算數值解法
7.1 引言
7.2 水庫調洪計算的數值解法
7.3 複雜泄流狀態下調洪數值解析解法
7.4 調洪數值計算的理論分析
7.5 調洪數值計算的數學模式
7.6 結語
第8章 河道與水庫中洪水運動計算
8.1 引言
8.2 偏微分方程組(8.3)、(8.2)的有限差方程及其簡化形式
8.3 偏微分方程組(8.3)、(8.2)有限差式的疊代對分解法
8.4 計入慣性力不恆定流流動方程的疊代對分解法
8.5 實例
8.6 結語
第9章 考慮不恆定流慣性項的入庫洪水計算
9.1 引言
9.2 松樹水庫入庫洪水過程推算
9.3 結語
第10章 河道中洪水波的展平計算
10.1 引言
10.2 洪峰水深展平公式
10.3 洪峰流量展平公式
10.4 實例
第11章 水庫與堤防設計洪水風險分析
11.1 引言
11.2 水庫與堤防遭遇設計洪水年序數X的風險率分布列
11.3 水庫與堤防遭遇設計洪水年序數X的風險率分布數字特徵
11.4 水庫與堤防設計洪水年序數X的風險率分布函式
11.5 結語
第2篇 水文水資源系統可變模糊集分析理論與方法
第12章 可變模糊集理論及其哲學基礎
12.1 引言
12.2 可變模糊集理論
12.3 相對差異函式模型
12.4 可變模糊集理論的哲學基礎
第13章 模糊可變識別方法及在水文系統中的套用
13.1 相對隸屬函式表示的模糊可變集合與模糊可變識別模型
13.2 考慮區間值的相對隸屬函式公式
13.3 模糊可變識別方法在水文系統中的套用
第14章 模糊可變評價方法及在水資源與防洪系統中的套用
14.1 模糊可變評價方法的理論基礎及其與識別方法的區別
14.2 模糊可變評價方法的求解步驟
14.3 模糊可變評價方法在水質評價中的套用
14.4 模糊可變評價方法在防洪工程體系風險評價中的套用
第15章 基於drastic的地下水易污染性模糊可變評價方法
15.1 引言
15.2 地下水易污染性模糊可變評價方法
15.3 實例
第16章 三峽建壩對庫區環境放射性污染影響模糊可變評價方法
16.1 引言
16.2 三峽工程概況
16.3 建壩對庫區環境放射性污染影響評價矩陣法及成果簡介
16.4 三峽工程對庫區環境放射性污染影響模糊可變評價方法
第17章 模糊優選識別神經網路BP方法及在冰凌預報中的套用
17.1 引言
17.2 多層模糊優選識別系統
17.3 模糊優選識別系統與BP神經網路的對應關係
17.4 模糊優選識別神經網路BP模型
17.5 模糊優選識別神經網路BP算法在冰凌預報中的套用
第3篇 水資源可持續利用陸海空協同系統原理
第18章 黃河置換水量分配研究
18.1 引言
18.2 模糊集決策單元系統理論
18.3 黃河置換水量的分配計算
18.4 結語
第19章 水資源開發利用的河海協同原理
19.1 基於協同學的水資源系統可持續發展狀態方程
19.2 沿海缺水城市水資源開發利用河海協同原理
19.3 結論
第20章 論21世紀水資源開發利用的陸海空協同系統
20.1 引言
20.2 陸海空水資源系統協同方程
20.3 開發我國水資源陸空或陸海空協同系統的可能性
20.4 結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