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品工業食品安全檢測能力建設實施方案

食品工業企業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責任人,保障食品質量安全,配備必要的檢驗檢測能力是食品工業企業自身必須具備的條件。 具體要求是:1、能夠完成對水產原料安全標準要求的所有檢測項目進行檢驗,並符合檢驗精密度的要求。 4、能夠完成對產品質量安全國家標準要求的所有檢驗項目進行檢驗,並符合檢驗精確度的要求。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於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能力建設實施意見的通知

發改辦產業[2010]132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畫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工業主管部門:
根據《輕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2010年食品安全整頓工作安排的通知》關於加強食品安全檢測能力建設的要求,為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化解和降低食品安全風險,保障廣大消費者的權益,維護社會安定和諧,特編制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能力建設實施意見,並確定2010年中央投資食品工業的支持重點是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能力建設。
一、食品安全檢測能力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食品工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近年來,我國食品工業和進出口保持快速發展的態勢,2008年,全國食品工業企業總計44.8萬家,涉及糧食、食用油、肉及肉製品、乳製品等24大類525種產品,當年實現工業總產值4.2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4.0%,進出口總額達到574.0億美元,與2005年相比,分別增長110.0%、72.3%。我國食品工業的快速發展,為保障市場需求,提升人民生活質量做出了重要貢獻。
但是,我國食品安全檢測能力建設速度明顯滯後,與保障食品安全的要求存在較大差距:一是大部分食品工業企業自撿能力不足,全國食品生產企業中僅有1.2%的企業具備食品添加劑、生物毒素、農獸藥殘留、微生物等全項目檢測能力,5.1%的企業具備有毒有害物質分析檢測能力,23.3%的企業具有有限的常規質量檢測能力。二是檢測設備配置不全,檢測設備精度不高,檢測設備更新緩慢,超期服役,造成部分企業關鍵指標檢出限達不到我國和國外已開發國家標準限量要求。三是檢測設備自主化能力低,高精尖的設備主要依靠進口,不僅制約著檢測能力的建設,而且將增加未來的建設成本。上述情況嚴重危及公眾健康安全,加快我國食品安全檢測能力建設已是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
二、實施內害和目標
(一)實施內容
選擇乳製品、水產品、發酵、肉及肉製品、糧食、食用油、罐頭、焙烤、食品添加劑等12個食品重點行業,加強食品安全檢測能力建設,充分利用和依託檢測能力建設項目,通過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和再創新,推進檢測裝備自主化,對企業產品質量檢測中心設備儀器、原(輔)料檢驗設各儀器、產品出廠檢驗設施與設備儀器、生產過程質量動態檢測預警設備更新改造,建立健全產品質量資料庫、企業質量誠信數據採集與管理系統、企業產品質量可追溯體系等,全面提升加工企業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水平。
(二)實施目標
在質量、性能相當的情況下,項目實施須優先選用國產設備。
項目完成後,項目承擔單位的檢驗技術、檢驗手段達到國內或國際先進水平,具備按照國家標準飛行業標準進行原料查驗、過程控制和出廠檢測的能力,並符合檢驗精確度的要求,同時,提高檢測裝備自主化水平。
三、專項項目承擔企業的選擇標準
(一)企業是其所屬行業的骨幹企業,市場占有率高,在行業內具有影響力。
(二)企業資產狀況和財務狀況較好,資產負債率不高於70%,有較強的資金籌措能力,銀行信用等級在AA(含)以上。
(三)企業具有較高的生產管理水平,已通過涉及食品質量及安全的相關認證。
(四)2010年優先支持市場占有率高、影響面大的食品工業骨幹企業,為此相關行業協會根據實際情況提出了推薦名單。各地也可根據當地情況,適當增加當地市場占有率高、經營狀況好的企業。
食品工業企業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責任人,保障食品質量安全,配備必要的檢驗檢測能力是食品工業企業自身必須具備的條件。為了引導和鼓勵食品工業企業加快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能力建設,國家將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
鑒於此類項目規模遠小於常規建設項目,為做好食品安全檢測能力建設工作,原則上補助比例不低於固定資產投資的10%,如果項目投資規模超過2000萬元以上(含2000萬元),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印發〈重點產業振興和技術改造專項投資管理辦法(暫行)〉的通知》(發攻產業[2009]795號)的補助比例執行。請各地根據12個行業的實施方案,抓緊開展項目組織、資金申請報告編制等工作,做好項目申報基礎工作。
聯繫方式:
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司:周峰
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司:郭翔
附屬檔案:
1、焙烤糖製品行業食品安全檢測能力建設實施方案
2、發酵製品安全能力建設實施方案
3、罐頭工業食品安全檢測能力建設實施方案
4、糧食加工業食品安全檢測能力建設實施方案
5、釀酒行業食品安全檢測能力建設實施方案
6、肉類工業食品安全檢測能力建設實施方案
7、乳製品工業食品安全檢測能力建設實施方案
8、食品添加劑和配料行業食品加工安全檢測能力建設實施方案
9、食用植物油加工業食品安全檢測能力建設實施方案
10、水產品工業食品安全檢測能力建設實施方案
11、飲料行業食品安全檢測能力實施方案
12、製糖行業食品安全檢測能力建設實施方案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
二○一○年六月三日

附屬檔案10:

水產品工業食品安全檢測能力建設實施方案
根據《輕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關於加強食品安全檢測能力建設的要求,特制定水產品工業食品安全檢測能力建設實施方案,通過方案實施,提升水產品工業的食品安全水平,化解和降低食品安全風險,保障廣大消費者的權益,維護社會和諧。
一、水產品質量安全檢測能力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十一五”以來,我國漁業生產穩步發展,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水產品加工呈現綜合性、高值化、多品種的態勢,已發展成為一個包括水產冷藏品、冷凍品、乾製品、魚糜及魚糜製品、罐製品、醃熏製品、魚粉、魚油製品、調味休閒食品、藻類製品、醫藥化工和保健品等系列產品的加工體系。2008年,我國水產品總產量4895.6萬噸,加工總量1367.8萬噸;水產品加工企業達到9971家,規模以上加工企業達2428家。近幾年來,隨著我國冷藏鏈保鮮技術快速發展,水產冷凍品越來越被廣大消費者所接受,2008年雖然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但我國各類水產加工品的產量表現出增長的勢頭,特別是水產冷凍品的產量占水產加工品總量的62.2%。2008年,我國水產品進出口貿易保持增長,達到106億美元,水產品出口額繼續位居大宗農產品出口首位,占農產品出口總額(405億美元)的26.2%。
近年,我國水產品在國內、國際市場經歷了幾次藥殘風波,給水產行業健康發展帶來很大的不利影響。水產品加工安全工作存在不少隱患,特別在加工安全檢測方面,突出表現在一是高精端檢測分析儀器配備不足,出口遭遇技術壁壘;二是水產品可追溯體系建設不足。
為貫徹執行《輕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和《食品安全法》,加強和改造產品質量檢驗系統,按照產品質量安全檢驗項目的要求,配備高技術含量高新技術的快速檢測的儀器及設備,構建水產品可追溯體系,以適應對原料、輔料、半成品等的理化、微生物、微量元素、重金屬、抗生素、藥殘、污染物質等項目的快速精準檢測,保證全過程的生產安全,保證產品的質量安全。
二、實施內容和目標
(一)實施內容
按照系統檢測、常規檢測、快速檢測的要求,明確監測範圍、監測重點,加大對企業的扶持力度,協助企業配備藥殘、重金屬等先進檢測儀器設備以滿足檢測要求,加強檢測人員培訓力度,對原料、加工半成品和出廠產品進行質量檢驗,提高企業的自檢自控能力。具體內容:
1、原料、半成品、成品的檢測項目:藥物殘留、重金屬、加工助劑及添加劑、微生物等。
2、源頭及水產品生產加工過程檢測項目:水質、藥殘、重金屬含量、漁用飼料質量、漁業環境檢測、貝毒、致病菌、寄生蟲、污染物等。
3、產品可追溯體系建設
(二)主要配備設備
按照用於對原料、半成品、產品的檢驗的檢測和控制內容,源頭及水產品生產加工過程檢測及產品可追溯體系的建設,詳細配備情況如下:
1、對原料、半成品、產品的檢驗的檢測儀器與設備:高效液相色譜儀、高效氣相色譜儀、離子色譜儀、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非色散原子螢光光度計、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三重串聯四級桿質譜連用儀、電感耦合電漿發射光譜儀、微波消解儀、差示掃描量熱儀、CHARM—II、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細菌鑑定儀、微生物3M判讀儀、金屬檢測儀等;其他如PCR儀、紫外分光光度計、臭氧滅菌系統等高端儀器設備,配套相應的試劑。
2、養殖源頭檢測儀器與設備:水質線上監測儀及配套設配、多參數水質分析儀,貝毒檢測設備如PCR儀、鏇轉蒸發儀。
3、水產品生產加工過程的檢測:生產車間監控系統設備。
4、協助企業建立產品質量可追溯制度:投入資金、設備協助企業研究完善水產品安全追溯系統,鼓勵企業與研究機構聯手構建追溯體系並套用到生產實際中。為了更好的保證水產品安全質量,應建設一系列產品的可追溯體系,如羅非魚、海參的可追溯體系已勢在必行,每種產品的一整條可追溯體系建設費用約為五百萬元。
(三) 實施目標
進一步改善企業技術裝備,填補某些重要監測項目檢測空白,使企業能夠對生產各環節進行自檢,產品能夠達到國內、國際(如美國、歐盟、日本等已開發國家)的檢測要求。具體要求是:
1、能夠完成對水產原料安全標準要求的所有檢測項目進行檢驗,並符合檢驗精密度的要求。
2、能夠對主要加工助劑、添加劑、抗生素以及有毒物質進行定性或定量的檢驗。
3、能夠對生產過程中半成品的主要監測指標進行檢驗。
4、能夠完成對產品質量安全國家標準要求的所有檢驗項目進行檢驗,並符合檢驗精確度的要求。
三、項目承擔企業的選擇標準
1、具有一定的規模的水產品加工企業,年加工量在3000噸以上,產值在億元以上;
2、為本行業骨幹企業(國家級或省級龍頭企業優先);
3、產品市場份額覆蓋面大,產品占有率在本行業排名前十;
4、企業財產狀況和財務狀況良好,近三年來無虧損情況,企業負債率低於70%;
5、信用良好,達到AA級(含)以上的標準;
6、企業具有較強的生產管理水平,已通過涉及食品質量安全的相關認證如,必須具有HACCP體系,ISO體系認證及產品認證等;
7具有自主品牌,精深加工產品不得少於3—5種。
四、推薦企業名單
1、大連獐子島漁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中聯食品(大連)有限公司
3、大連棒棰島海產企業集團有限公司
4、大連華聯食品有限公司
5、大連天寶綠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6、好當家集團有限公司
7、煙臺同德食品有限公司
8、威海市宇王集團有限公司
9、青島國星食品有限公司
10、山東東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1、青島新大地食品有限公司
12、榮成泰祥水產食品有限公司(集團)
13、蓬萊京魯漁業有限公司
14、雲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15、瑞安華盛水產品加工廠
16、浙江黃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17、浙江興業集團有限公司
18、浙江省遠洋漁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19、浙江躍騰水產食品有限公司
20、中國水產舟山海洋漁業公司
21、湛江恆興水產科技有限公司
22、高要市振業水產有限公司
23、深圳聯合水產發展有限公司
24、廣東陸仕水產企業有限公司
25、湛江國聯水產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26、廣西南寧百洋食品有限公司
27、福建省連江天源水產有限公司
28、福建福銘食品有限公司
29、福建騰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30、石獅市華寶明祥食品有限公司
31、福州百洋海味食品有限公司
32、福建朝輝集團有限公司
33、海南翔泰漁業有限公司
34、海南蔚藍海洋食品有限公司
35、海南泉溢食品有限公司
36、通威(海南)水產食品有限公司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