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與水環境修復

水污染與水環境修復

《水污染與水環境修復》是2005年5月由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懷東,彭文啟。

內容簡介

《水污染與水環境修復》從理論和實際套用等方面對水污染與水環境修復進行了系統論述,是水污染和水環境修復理論和實踐經驗的總結。《水污染與水環境修復》在系統評價我國水污染狀況和特徵基礎上,論述了水污染成因及其生態效應,詳細介紹了水污染預測理論與方法;在對水環境修復理論與方法進行系統述評基礎上,分別對河流、湖庫、濕地和地下水的生態修復理論、技術方法和工程套用進行詳細闡述,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借鑑意義。

《水污染與水環境修復》可以供從事水污染控制、水資源保護的科研、規劃、設計、施工的科研、管理人員參考,也可供高等院校相關專業師生參閱。

目錄信息

1中國水污染狀況1

11污染源1

111點源污染調查1

112污染物入河量調查評價3

113非點源污染調查5

12地表水水化學特徵7

121礦化度7

122總硬度8

123水化學類型8

13地表水現狀水質評價8

131河流水質評價9

132水庫湖泊水質評價11

133水庫湖泊營養狀況評價13

134底質污染評價15

14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及供水水質18

141地表水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評價19

142重點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狀況評價19

143水源地有毒有機物污染狀況評價20

15水功能區狀況評價21

151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狀況21

152分類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狀況24

153水功能區受納污染物狀況26

16地表水水質變化趨勢分析27

17地下水污染評價28

171地下水水質綜合評價28

172地下水污染29

173地下水供水水源地水質現狀30

18中國水環境特徵31

參考文獻33

2水污染成因35

21水生態系統35

211河流生態系統與水質淨化35

212湖庫生態系統38

213水環境承載能力39

22水污染類型40

221熱污染40

222耗氧污染41

223植物營養鹽42

224酚類污染43

225重金屬類污染44

226農藥污染47

227油類污染48

228氰化物污染48

229酸污染49

2210病原體污染50

2211放射性污染51

2212有毒有機物污染51

23水環境污染物作用機制52

231物理機制53

232化學機制53

233生物學機制53

234綜合機制55

24水生生態系統污染生態效應57

241水生生態系統污染生態效應概述57

242重金屬污染效應59

243有毒有機物污染效應64

244水污染生態評價66

參考文獻73

3水污染模擬預測74

31水污染源預測74

311點源預測75

312非點源預測77

313污染源入河量預測82

32地表水水質預測82

321水質模型中的物理過程83

322水質控制方程90

323水質模擬94

33地下水污染與預測112

331地下水污染概論112

332地下水污染預測115

參考文獻117

4水環境修復技術與評價120

41水環境修復技術綜述120

411物理方法120

412化學方法122

413生物方法123

42水環境修複評價127

421河流修復可行性研究128

422河流恢複評價129

423濕地修複評價132

參考文獻134

5河流生態修復137

51河流生態系統概述138

52河流修復基本理論141

521河流景觀修復142

522河流生態修復145

53河流生態修復歷史與內容155

531河流污染控制及生態修復歷史155

532河流生態系統修復內容159

54河流修復措施與技術162

541河流緩衝區域生態系統修復措施162

542河流水生生物群落恢復168

543河流底泥疏浚170

544河流調水177

545河流曝氣復氧179

55河流水環境修復典型實例185

551英國泰晤士河水污染防治185

552蘇州河水污染綜合治理187

參考文獻191

6湖泊水庫水環境污染與修復196

61概述196

62湖泊和水庫水環境和生態系統基本特徵198

621湖泊成因和類型198

622湖泊水環境特點199

623湖泊生態系統的基本特徵203

63湖泊和水庫的水環境污染205

631湖泊和水庫的主要污染問題及其特徵205

632湖泊(水庫)重金屬元素的環境行為及控制因素208

633湖泊(水庫)有毒有機物污染217

634湖泊和水庫的富營養化222

635湖泊和水庫的酸化233

636湖泊萎縮和湖泊生態系統完整性的破壞235

64污染湖泊恢復原理和技術238

641污染湖泊和水庫恢復的基本原則239

642湖泊和水庫的外源污染控制240

643湖泊和水庫的內源控制245

644湖泊環境的理化性質改善252

645污染湖泊的生態修復和控制技術258

646湖泊和水庫修復技術的綜合運用263

參考文獻268

7濕地污染修復272

71概述273

711濕地與濕地的定義273

712濕地生態系統的組成276

713濕地類型與分布278

714濕地水環境的水化學特徵280

72濕地污染及環境效應284

721污染物在濕地中的遷移轉化284

722濕地污染的危害和影響288

723我國濕地污染現狀與濕地退化292

73濕地修復基本理論296

731濕地修復概述296

732濕地修復的理論依據297

733濕地修復的基本原則301

734濕地修復的目標302

735濕地修復的步驟304

74濕地修復的技術與措施311

741濕地修復技術311

742濕地修復措施320

743濕地生態系統的綜合修復324

75濕地修複評價326

751濕地修復的合理性評價326

752濕地修復成功的評價體系327

753濕地修復的持續性和穩定性329

參考文獻330

8地下水污染修復334

81地下水的基本特徵334

811水文循環與地下水334

812地下水貯存和地下水類型335

813地下水的補給徑流與排泄339

814地下水的動態與均衡340

82物理特性340

821含水介質特性340

822地下水的運動與達西定律341

823地下水流水質方程式343

83化學特性345

831地下水化學成分345

832地下水中基本的物理化學作用346

84地下水污染348

841地下水污染途徑及污染條件348

842主要的地下水污染物質349

85地下水修復351

851地下水污染評價351

852抽提處理355

853氣提技術356

854空氣吹脫技術358

855生物修復技術361

856滲透反應牆(PRB)修復369

857穩定和固化371

858電動力學修復372

859典型地下水污染修復實例372

參考文獻37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