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柳

水柳

水柳又叫做河柳或沙柳,是台灣原生種柳屬植物,分布於全島低海拔山麓、溪岸或平地。它可以長到15公尺高,是常見的溼地、綠化植物。它在春天長新芽,三到六月間會開淡綠色的花。果實成熟時帶有棉絮,稱為柳絮,每逢四到五月,柳絮紛飛時,就是種子成熟的時候。

形態特徵

水柳 水柳

灌木,高1-3米;小枝具棱,被柔毛。葉紙質,互生,線狀長圓形或狹披針形,長6-20厘米,寬1.2-2.5厘米,頂端漸尖,具尖頭,基部急狹或鈍,全緣或具疏生腺齒,上面疏生柔毛或無毛,下面密生鱗片和柔毛;側脈9-16對,網脈略明顯;葉柄長5-15毫米;托葉鑽狀,長5-8毫米,脫落。

雌雄異株,花序腋生,長5-10厘米;苞片近卵形,長1.5-2毫米,小苞片2枚,三角形,長約1毫米,花單生於苞腋;雄花:花萼裂片3枚,長3-4毫米,被短柔毛,雄蕊眾多,花絲合生成約10個雄蕊束,花葯小,藥室幾分離;花梗長0.2毫米;雌花:萼片5枚,長圓形,頂端漸尖,長1-2毫米,被短柔毛;子房球形,密被緊貼的柔毛,花柱3枚,長4-7毫米,基部合生,柱頭密生羽毛狀突起。

蒴果近球形。直徑3-4毫米,被灰色短柔毛;種子近卵狀,長約2毫米,外種皮肉質,乾後淡黃色,具皺紋。花期3-5月,果期4-7月。

生長環境

趨流水植物;生於海拔20-1 000米河流兩岸沖積地或沙礫灘或河岸灌木林中或溪流兩岸石隙。

分布範圍

水柳 水柳

產於台灣、海南、廣西南部和西部、貴州南盤江沿岸、雲南東南部至西南部、四川 雅礱江下游和金沙江沿岸。印度、緬甸、泰國、寮國、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國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越南。

是台灣原生種植物,分布於全島低海拔山麓、溪岸或平地。模式標本采自台灣省。

主要價值

水柳種子披著柔毛隨風飄揚,飛到那裡就長到那裡,常成為詩人寫作的靈感。它的根皮、鬚根、樹皮、樹枝及葉子都可以入藥,有治療跌打損傷和皮膚病的功效。

醫藥

【傣藥】哥孩:根治腹瀉,腹痛,燙傷,口乾咽燥,預防痢疾《傣醫藥》、《版納傣藥》。哥孩:根用於腹瀉,腹痛,燙傷,口乾咽燥,痢疾《傣藥錄》。哥孩(西傣):根治腹瀉,腹痛,燙傷,口乾咽燥,預防痢疾《滇藥錄》。哥埋還(西傣):根治腹瀉,腹痛,口乾咽燥;外用於燙傷《滇省志》。【哈尼藥】帕耠:全草治肺炎,百日咳,泌尿系感染,流行性腮腺炎《哈尼藥》。【基諾藥】咩幫:根治痔瘡,淋病,膀胱炎,膽囊炎;鮮品外敷治跌打損傷《基諾藥》。

根:苦,寒。清熱利膽,消炎解毒。用於急、慢性肝炎,黃疸,石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