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嵐村

水嵐村位於婺源西北部邊緣山區的水嵐,屬境內僻遠鄉村之一,其西、北兩面與景德鎮市浮梁縣接壤,距婺源縣城紫陽鎮有65.5公里。村落地處海拔520米的山谷中,遠近重岡復嶺,連峰碧綠。東北部香油尖,主峰海拔1400.1米,為婺水發源地。

基本信息

水嵐村

水嵐村位於婺源西北部邊緣山區的水嵐,屬境內僻遠鄉村之一,其西、北兩面與景德鎮市浮梁縣接壤,距婺源縣城紫陽鎮有65.5公里。村落地處海拔520米的山谷中,遠近重岡復嶺,連峰碧綠。東北部香油尖,主峰海拔1400.1米,為婺水發源地。潺潺的溪水,由東而西穿村汩流。由於村莊坐落山谷,受地勢狹窄的限制,故房屋只得沿溪流兩側依山參差錯落構築。古屋的雕飾較樸素,規模也不及思溪延村的商宅那樣宏大,但放眼望去,粉牆黛瓦與層層昂起的馬頭牆,一樣煞為動人,加上房前屋後桃李放霞、梨花披雪的點綴,令人感受到這是處幽雅環境中的———保存得尚好的一處徽派建築群落。現全村有187戶、717人,除百餘人外出浙江、福建、廣東等地打工外,村民主要從事茶葉和油茶生產。過去,徽州的每個村落都有水口,“祠堂社屋舊人家,竹樹亭台水口遮。世閥門楣重變改,遙遙華胄相夸。”這首《徽城竹枝詞》,勾勒出了徽州村落的常見景觀。水嵐村的水口,是婺源境內保存甚好的古村落水口之一。水口兩側山上,長滿了鬱鬱蒼蒼的古樹,佳木蔥蘢,翠林密蔽。古樹林中,珍貴樹種有紅豆杉、香榧等,其香榧胸圍最粗的達4.5米。漫步至此,沐浴拂面清風,耳聆啾啾鳥語,不僅能喚起人們對山野情趣的尋覓,且可激發人們對返璞歸真的追求,進而體驗到“天人合一”的高尚享受。水口中,為關鎖水流築的石堨,完好橫臥清溪中。為扼住關口,藉以“藏風聚氣”的水南橋,亦安然高架村頭。水南橋建於清康熙二年(1663年),長13.6米,寬4.5米,高4.3米;為單孔石拱橋,以青石迭砌而成。橋東端立有“如來佛柱”一根。橋西端是座“汪王廟”;這座如今在婺源已極為罕見的、用以祭祀徽州重要地方神汪華的古廟,歷經數百年世事滄桑後,仍倔強地矗立在水嵐村口,為世人彰顯徽州文化於地域的邊緣。水口下游有條峽谷,呈東北至西南走向,長約2公里。峽谷幽深,懸垂的岩壁陡峭,茂密的竹木扶疏,藤蔓垂掛,野趣盎然。清澈的山泉,順山勢起伏,或急湍,或舒緩,隨意漫流。水聲盡皆悅耳,絕壑流泉,如絲竹叮咚柔美;空山飛瀑,奏出雄渾的交響樂章。如果把黃山翡翠谷比作是大家閨秀的話,那水嵐峽谷則可稱之為小家碧玉。村落中,至今完好保存有三座祠堂,即肇英堂、陽公祠和福生公祠。肇英堂最大,建於清代中期,三進兩層,是水嵐詹氏的統宗祠。1936年4月,中共皖浙贛省委曾在此召開軍人大會,成立“皖浙贛紅軍獨立團”。肇英堂前(南側),在青石古道臨水的一面,設有用石柱和大石板卯榫成的護欄。歲月如流,雖然社會的變動已迅速而徹底地改變了廣大民眾的生活方式,但水嵐仍存留著明清時代徽州原初性文化的特徵。為了保佑村落共同體的平安吉祥,水嵐人在村東南角的坡地上,立有一座“法官廟”(法官是民間對禮懺、打醮道士之尊稱),廟中香燭熒煌,供奉的是詹氏祖先“萬六公”。《詹氏宗譜》記載,此人諱道,是一位傳說中能呼風喚雨的仙人(亦稱萬六真人)。或許村民相信,神靈是可以為儀式所操縱、是可以通過對其作出某種許諾而讓其屈從於自己使役的。為此,在傳統時代,法官廟成為村民祈雨、祈福求祥的場所,他們定時醵資或擇吉延請道士在此開設道場,誦經焚表,弘法布施,祈求闔村平安、消災避禍。迄今,這座香火仍然興旺並有著諸多信眾的古廟,祈雨禳災卻禍的活動雖早消歇,但人們祈求平安吉祥、運氣和出門辦事順利之類,依舊盛行。“文公闕里出書生,處處苦讀又勤耕。”《詹氏宗譜》卷之一“科名”中,列舉水嵐詹氏先輩有名頭的人物有:“鄉飲僎”9人,“國學生”24人,“歲貢生”3人,“郡庠生”1人,“登仕郎”6人,“武庠生”2人,“敕封修職郎”1人,“貢生候選按察司知事邑庠生”1人,“候選縣丞”1人,“軍功六品”2人,“軍功八品”2人。從上所列名單來看,水嵐村的文風,與婺源的沱川理坑、甲路嚴田、桃溪坑頭、鱅溪大畈和考川等地相比似乎不競,但對史籍所載“婺學自宋至今有興無替,紫陽振鐸,鐘鼓管弦之聲未息也”作出了印證。在婺源,人們對於讀書,有著一種根深蒂固的執著。今日水嵐村居的牆上,寫有“家長辛苦九年,孩子幸福一生”的標語;村後高坡上的國小教室牆上,寫著兩行發人深省的大字:“沐浴晨曦想一想,今天該怎么努力?踏著夕陽問一聲,今天進步了沒有?”警句提醒著水嵐少年,無論是熹微晨光的清早,還是飲煙飄蕩的黃昏,時時刻刻都要三省其身,力求進步。水嵐的春景冬色亦很動人。春令,漫山茶樹露濕嫩芽,青翠欲滴,一行行都是綠的詩,使山鄉的脈絡里楚楚地流動著春,加上戴著竹笠或撐著花傘的採茶女、和她們出沒於茶叢之間的歡歌笑語,構成一幅充滿詩情畫意的田園風光圖。由於這裡峰巒高峻,四季雲霧籠罩,土壤理化性狀良好,光照以漫射光多,故所產茶葉具有“條索緊結秀麗、泡水湯清葉綠、香氣馥郁濃冽、口味鮮爽醇厚”等特色。其高檔茶品“水嵐仙枝”色香味皆優,是“婺綠”中的上品茶,在茶界享有盛名。冬月,漫山遍野的油茶白花滿樹,宛若“雲在海天”,形成一道靚麗的風景。生長在這深山區的油茶樹,一年四季受陽光雨露的滋潤,無任何污染,故採用其果籽壓榨精製成的茶油,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E和茶多酚等,是一種營養豐富、食用與藥用價值兼具的天然珍品,被譽為“液體黃金”。它適用煎、炒、烹、炸各種日常菜餚,長期食用,可平衡機理、緩解疲勞、減少疾病、延緩衰老。[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