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圈:乾涸的生命之源

第2章地表水 第5章水污染物的來源和去向 第12章五大湖的水污染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11月1日)
外文書名: hydrosphere Freshwater Systems and Pollution
叢書名: 我們脆弱的星球叢書
平裝: 145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42852953, 7542852957
條形碼: 9787542852953
商品尺寸: 23.8 x 16.6 x 1.2 cm
商品重量: 299 g
品牌: 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ASIN: B006R3PZV8

內容簡介

地球是一個充滿了水的星球。然而地球上只有少量淡水可以利用。進入21世紀,水污染使人類發展陷入了困境:雖然已開發國家已對某些污染物排放進行了規範管理,但每天仍有許多新的化學物質被排放到水體中,對人和動植物造成不利影響。水污染會引發癌症或生長發育異常,過度捕撈和修築大壩則破壞了淡水生態系統。《水圈(乾涸的生命之源)》講述了這些影響人類用水的迫切問題,探討了處理水問題時社會需要採納的預防原則,並且告誡人們:在採取行動前人們應該了解行動的後果。
《水圈(乾涸的生命之源)》的作者是達娜·德索尼。

編輯推薦

《我們脆弱的星球叢書》共8冊,以氣候變化的原因和效應為中心,論述人類活動對大氣圈、地圖、水固、生物圈、自然環境、氣候、海洋和兩極地區所產生的衝擊。叢書的核心理念是:所有人都需要以科學知識作為堅實後盾,改變我們人類的不當行為,解決我們人類給這個脆弱星球帶來的各種問題。
《水圈(乾涸的生命之源)》(作者達娜·德索尼)是該系列中的一冊,講述了這些影響人類用水的迫切問題,探討了處理水問題時社會需要採納的預防原則,並且告誡人們:在採取行動前人們應該了解行動的後果。

圖書目錄

中文版導讀序言致謝緒論
第一部分 充滿水的地球 
第1章 水循環 
第2章 地表水 
第3章 地表水資源 
第4章 地下水及其利用
第二部分 淡水污染物及其影響 
第5章 水污染物的來源和去向 
第6章 化學物質對健康的影響 
第7章 有毒有機污染物 
第8章 有毒無機污染物 
第9章 生物污染物
第三部分 污水的淨化 
第10章 點源污染的淨化 
第11章 現代水環境治理問題 
第12章 五大湖的水污染
歷史結論延伸閱讀譯後記

文摘

冰川以固態凍的形式儲存了大量淡水。大多數冬天的降雪會在來年春天或者夏天融化,但是在寒冷的氣候下,降雪一般不會融化。這些雪會被新下的雪壓實,從而底下的雪晶變得更圓且密度更大直到最終成冰。如果這些冰到下一個冬天還沒融化,那么新的雪又會覆蓋。經過許多年這樣凍的積聚就形成了冰川。當冬天的降雪量超過春天和夏天融雪的量,冰川會增長,而當每年融雪量超過降雪量冰川就會減少。
大陸冰川也叫冰蓋,指覆蓋的面積超過5萬平方千米的冰川。冰川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由中心向外圍擴大。目前地球上僅剩的兩個大陸冰川——南極冰蓋和格陵蘭冰蓋,占了世界上99%的冰和75%的淡水。其中最大的冰川——南極冰蓋大概有1300萬平方千米,相當於美國國土面積的1.5倍。格陵蘭冰蓋的面積為180萬平方千米,在有些地方凍的厚度達到了2700米。
高山冰川出現在山區,因為那些地區冬天的降雪很厚,夏天短暫並且氣候涼爽。在山上有過量雪積聚的地方,冰川開始形成並逐漸向下滑動。喜馬拉雅山的錫亞琴冰川有78千米長,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山冰川。它的冰融化形成了印度河,這是印度和巴基斯坦這兩個國家至關緊要的淡水資源。
水以凍的形式在冰川中儲存得越多,整個地球的海平面就會越低。在冰河時期,海平面下降,而當冰川和冰蓋融化時,海平面就會上升。在大約1萬年前隨著更新世冰期的結束,冰川就一直在融化,而海平面一直在上升。
水在地球表面的冰川、湖泊、池塘、地下水和海洋之間流動。當降水和雪融化的時候,水滴就聚集成溪流向下流人小水渠。溪流發源的地方叫做水源地。水源地一般在山上,因為那裡降雨和降雪比較充足。許多被稱為支流的小溪流,匯聚形成了河流。從地下湧出地面的泉水也會補給溪流。
更新世冰期是指從冰期開始到冰期結束這段時期。——譯者全年都有水流動的河流叫做常流河。如果一條常流河在沒有降雨和雪水補給的情況仍然流動,那么一定是有地下水補給。季節性河流只在一年中的一段時間有水流動,通常是在雨季。
一些季節性的河流流經少雨或者無雨的沙漠地區。例如,科羅拉多河發源於科羅拉多的落基山脈的高處,它終年得到融雪、雨水和地下水補給。作為美國第五長的河流,科羅拉多河流經乾旱的猶他州和亞利桑那州,然後進入墨西哥,那些地區的蒸發量遠遠超過了降水。科羅拉多河現在為那些快速發展的沙漠城市提供水源,如加利福尼亞州的洛杉磯、內華達州的拉斯維加斯和亞利桑那州的菲尼克斯、圖森。
水的流動會攜帶鹽(濃度很低人們嘗不出來)、顆粒物、有機物(比如少量樹葉)、死去的動物組織和許多其他東西。大的河流會挾帶大型物,像枯枝、樹葉、動物的糞便、木料、樹枝、泥沙、卵石甚至大圓石。許多河流在不同河段會在溫度、沉積物等特徵上有顯著差異。比如,由寒冷無生命的冰川融化而來的相同水滴,可能會進入 一條河流,並在隨後的幾個星期向下游流動,直至進人了溫暖、水流緩慢、有沉積物的河段。
一條河以及它所有的支流就形成了一個河流流域,或者簡稱流域。北美洲最大的流域——密西西比河流域,流經美國4l%的毗連地區,大多數位於落基山脈與阿巴拉契亞山脈之間。密西西比河流域是世界上第三大流域,僅次於南美的亞馬孫流域和非洲的剛果河流域。密西西比河是世界上第三大河,僅次於東非的尼羅河和南美的亞馬孫河。密蘇里河流人密西西比河,這兩條河匯合成了北美最長的河。總長度達到了6270千米(沒有密蘇里河的密西西比河僅僅是世界上的第14大河流)。密西西比河流人墨西哥灣之前,沿途流經10個州:明尼蘇達州、威斯康星州、愛荷華州、伊利諾州、密蘇里州、肯塔基州、阿肯色州、田納西州、密西西比州和路易斯安那州。
分開流域的山脊叫做分水嶺。大陸分水嶺兩側的水流向不同的海洋,例如,落基山脈的山峰形成了北美大陸的分水嶺。降落在分水嶺東面的雨雪流人大西洋,而西面的降水則流人太平洋。 不同河流的規模相差巨大。河流的水量隨著季節和年份而變化。當流人河流的水量超過了它的容納量,或者當一個天然湖泊或者水庫(人工湖泊)的水漫過堤岸、大壩時就形成了洪水。洪水通常是由於暴雨、雪的快速融化或從海洋帶來的暴風雨(比如颶風)造成的。夏天的雷雨造成的大量降雨會導致突然的洪流和泥漿,山洪快速穿越山谷或者荒蕪的峽谷,叫做山洪暴發。在平原地區,洪水會溢出河堤流人附近的平原(叫做洪泛區,洪泛平原)。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