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公園街道

水上公園街道

水上公園街道位於天津市南開區南部,街道辦事處前身為八里台街道辦事處,坐落在南開區南部,1984年組建成立。東起衛津南路,西至紅旗南路,北起復康路,南到賓水南路蒼穹道(水上公園環形路),面積5.633平方公里;是集科研、教育、休閒、旅遊為一體新型社區及南開區都市旅遊商貿區。

基本信息

概況

南開區轄街道。位於區境南部。轄區東起衛津南路,西至紅旗南路,南臨蒼穹道、水上公園路,北抵復康路。面積5.633平方千米,戶籍人口42948人(2009年)。轄10個社區。辦事處駐迎水道欣苑路東面。

沿革

1949年建第三十二街街公所,1952年為八里台街公所,1954年改為街道,1958年併入萬德莊街道,1984年析出並復置八里台街道。1996年,面積5.7平方千米,人口1.5萬人,辦事處駐慶豐路,轄八里台、綠蔭里、復康里一、復康里二、復康里三、臥福里、望園裡、近園裡、近園高層、居祥里、來福里、育梁道、觀景里、科海、臥福西里15個居委會。2003年,常住人口20282戶43397人,轄10個居委會,辦事處駐慶豐路南端。2006年8月15日,八里台街道更名為水上公園街道。

【郵編】300191【2011年代碼及城鄉分類】120104010:~001 111榮遷里社區 ~002 111臨園裡社區 ~003 111復康里社區 ~004 111近園裡社區 ~007 111寧福里社區 ~008 111紅醫里社區 ~009 111觀景里社區 ~010 111觀園裡社區 ~013 111水上溫泉公寓社區 ~014 111欣苑公寓社區

【?年代碼】120104010(14居):~001榮遷里社區* ~002臨園裡社區 ~003復康里社區 ~004近園裡社區 ~005臥福里社區 ~006居祥里社區 ~007寧福里社區 ~008紅醫里社區 ~009觀景里社區 ~010觀園裡社區 ~011觀園裡第二社區 ~012雅優里社區 ~013水上溫泉公寓社區 ~014欣苑公寓社區

行政區劃

2016年轄10個社區居委會 。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120104010001111榮遷里社區居委會
120104010002111臨園裡社區居委會
120104010003111復康里社區居委會
120104010004111近園裡社區居委會
120104010007111寧福里社區居委會
120104010008111紅醫里社區居委會
120104010009111觀景里社區居委會
120104010010111觀園裡社區居委會
120104010013111水上溫泉公寓社區居委會
120104010014111欣苑公寓社區居委會

人口民族

戶籍人口1.2362萬戶,4.2077萬人。流動人口1605人。除漢族外,有回族 125戶610人,滿族68戶466人,蒙古族28戶186人,以及苗、壯、白、土家、朝鮮、高山、達翰爾、鄂倫春等20個少數民族 32 戶230 人。

人文環境

比鄰南開大學、天津大學等高等學府,與和平區、河西區隔街相望。街域內共有38個居民自然小區,10個社區居委會,是南開區“六區三帶”之一的文化旅遊區。境內有水上公園、新文化廣場、上谷商業街、周鄧紀念館、新華社天津分社、人民日報天津分社、天津圖書館、天津檔案館、天津市社會科學院、理工大學等一批知名企事業單位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有天嬌園、欣苑大廈、水軒大廈、水榭花園等高檔住宅。

城市管理

水上公園街道 水上公園街道
水上公園街道 水上公園街道

水上公園街道不斷發揮區域優勢,在為駐街企業營造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投資領域、為特色經濟的發展營造良好的政治環境和服務環境的同時,還積極營造了良好的人居環境、生活環境。街道在促進社會秩序的和諧、居民的安居樂業上,重點營造了“五個環境”:一是城市管理日常化,創建生態型生活環境。水上公園街道提出了“天天都在迎檢,時時都能過硬”的口號,對街道市容環衛經常綜合治理,環境的煥然一新,得到了居民的交頭稱讚,就被南開區政府授予綠化先進單位。水上公園街道的文化社區建設,尤以街道、社區、樓群和家庭等多個層面形成互動整合為重點,建成了一個陣地教育與社會實踐相融合的終身教育體系,用先進的文化引導整個社區文化教育的發展,全方位地提高了社區民眾科學文化水平和精神文化素質。水上公園街道還發揮文化資源優勢,依託市民學校、老年大學,進一步完善了以數字港為載體的終身教育體系,極大地方便了社區居民的現代化生活。另外,水上公園街道還發揮組織隊伍優勢,構建了四個平台:為學生搭建實踐平台,為單位搭建參與的平台,為社會搭建互助平台和交流平台,營造了共享和諧的良好氛圍。同時,水上公園街道在社區和單位分別建立了紅十字分會,初步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紅十字組織網路,建立了健康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社區實踐教育“三個基地”,以及愛心聯盟志願者“一個隊伍”。

社會服務

社會保險 社會保險

水上公園街道以就業援助和困難幫扶為重點,建立了動態管理、職業培訓、就業援助、幫扶保障四大機制,在穩定性、靈活性、政策扶持和服務水平等四個方面上下足了功夫。水上公園街道在扶貧助困工作上不斷有新突破,創建了天津市首家勞動保障社區服務網,內含版塊10個,下設子版塊近50個,涵蓋勞務派遣、網上辦公、政策諮詢、企業服務、國際認證教學、職業培訓、個人求職等網上服務,是集勞動力管理、職業培訓、退休社會化、社會保險、社區就業、監察和仲裁及職業介紹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網站。平均年點擊率達400餘次。街道實現了低保工作計算機網路化管理,做到應保盡保,分類施保,使困難民眾得到切實有效的生活幫助。水上公園街道按照“資源共享、責任共擔、共同發展”的原則,成立了社區議事會,同時還在一些新型小區建立了由社區居委會、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轄區單位組成的“四位一體”的物業管理模式,探索出了一條將物業管理與街道工作相結合、將物業服務與社區建設相結合的管理新途徑,開創出國有企業與政府部門共駐共建、互利共贏的管理新局面。水上公園街道實施了創安工程。建立了治安網路,構建了派出所幹警、社區公益性崗位專職巡邏員、社區黨員志願者為骨幹,各職能部門齊抓共管,加強了穩定工作制度建設,落實了信訪首問責任制度,實現變上訪為下訪,管理到人,責任到位,穩定了社會秩序。

社區建設

社區建設 社區建設

水上公園街道在加強特色社區建設中樹典型,引路子,形成“一居一特色”。10個社區結合自身優勢和特點,積極開展特色創建,形成“一居一特”。建成以居家養老為主的社區居民活動中心,為小區老人提供了廣闊的活動空間,使示範小區的軟硬體條件又上了一個新的台階。不忘自身建設,他們在健全組織的同時,還在推進居民自治上下足功夫。隨著工作的不斷開展,居民的社區意識、民主意識、參與意識正在不斷加強,有效地推動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與自我服務。水上公園街道還在社區建立了社區黨委支部、社區居委會、社區協商議事組,各組織各司其職,形成以黨員、志願者為骨幹的工作網路,形成專兼結合、社區成員廣泛參與的工作格局,有效地推進了居民自治。使社區工作有人做,社區治安有人抓,社區環境有人管,社區活動有人辦。2008年,水上公園街道被評為天津市南開區協辦奧運會工作突出貢獻單位。被中國社會工作協會評為“抗擊汶川地震災害傑出貢獻獎”、“全國和諧社區建設自主創新先進街道”,並成為協會常委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