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質血型說

氣質血型說所屬現代詞,指的是人體的體內,處處有液質的流動。

背景知識

血型的意義血型的意義

人體的體內,處處有液質的流動。如眼淚、唾液、血液、尿液、膽液、腦液等等。單從體重來看,這些體液約占70%,即使看起來很堅硬的骨頭,也大約有20%的液質。細胞中,水大約占80-90%。人體水和其他液體的含量,與地球的海洋占地表的比重是多么的相象。正是這些液質的流動,帶動了人體的新陳代謝。體液是通過影響生理,進而影響心理。

氣質(temperament)是人的心理行為在動力方面典型的、穩定的和持久的特點。所謂心理和行為的動力特點是指心理活動和行為的速度、強度、易變性和穩定性。如知覺的廣度和速度,思維的敏捷性,注意力的穩定性,情緒體驗的強度等等。氣質對個人心理和行為的影響不在於其具體內容,而在其活動方式。例如:有的人熱情活潑,善於交際,表情豐富,富有同情心;而另一些人則待人冷漠,不苟言笑,行動遲緩,善於自我體驗;有的人情緒容易爆發,有的人比較沉著冷靜;有的人情感易於表現於外;有的人不大透露自己的情感;有的人活潑敏捷,有的人木訥呆板。人們之間在這些方面的差別,便構成了各人氣質上的不同特點。

歷史沿革

2500年前,古希臘醫生希波克拉特認為,人體有四條河流,分別在快慢急緩之間。哪一條河流占上風,這人就具有這條河流所具有的風采面貌。而河流的特點在於流液的不同。如果一個人體內的黃膽汁比例很大,此人暴躁有力;如果體內血液所占比例很大,此人靈活多變;如果體內粘液比例很大,此人穩定遲緩;如果體內黑膽汁所占比例很大,此人孱弱心細。這四種氣質類型分別命名為膽汁質、多血質、粘液質和抑鬱質。雖然這四種類型的人已被科學證明為與這四種希波克拉特假想的體液無關,但這命名仍被沿用下來。

1901年,維也納大學的卡爾·蘭德斯坦納(Karl Landsteiner)發現血液的不同類型,創立ABO系統,以解決輸血過程的障礙問題。這引發了日本心理學家古川竹二的靈感。

學說提出

1927年,日本心理學家古川竹二很敏感地將四種血型和四種氣質類型聯繫在一起。他在大量的調查基礎上認為,希波克拉特的四種氣質類型不是由膽汁和粘液決定,而是由血型決定。他把南德斯依納的ABO系統與四種氣質類型相結合,創立了“氣質的血型說”。他認為人的氣質特徵是由血型決 定的。血型分為A型、B型、AB型 和O型,其中每一血型在氣質方面都有不同表現。

相關分類

根據血型把人的氣質劃分為A型、B型、O型和AB型四種,其相關性格氣質特點如下:

A型人

精明、理智、內向,不善交際。沉思好靜,情緒穩定,忍耐力強。具有獨立性,易於守規。做事細心謹慎,但不果斷。責任心強,固執。感情含蓄,注重儀表,但不新奇,是處理家務的能手。

B型人

聰明、活潑、敏捷。外向,善交際。興趣廣泛多變,精力分散;大事故少,小事故卻不少,行動奔放,不習慣束縛;易感情衝動,熱心工作,不怕勞累。缺乏細心和毅力。動作語調富於感情,易引起他人注意。愛情上,女性比男性主動。

O型人

外向直爽,熱情好動,富於精力,愛憎分明,見義勇為,有主見,主觀自信,急躁好強,有野心;易激發感情。說話易用教訓人的口氣,易得罪朋友;動作粗獷,不靈活,不易做耐心的工作;愛情上多屬主動,易被別人愛,也易接受別人的愛。長壽者多。

AB血型人

屬於複合氣質類。機智大方,辦事乾淨利落,冷靜、不浮誇。行動有計畫,喜分擔責任。興趣廣泛。因傾向不同,有的人有領導能力,有的人則沉默寡言、滿腹心事,待人接物缺乏經驗、易吃虧。

套用前景

根據這種氣質血型說的理論,現在國際上挑選運動員時往往將其血型作為參考,因為人們認為各種血型的人在運動中的表現各不相同。D型者敢於拼搏,但情緒隨勝負起伏不定;A型者能吃苦耐勞,耐力強,情緒強烈,宜於長距離馬拉松賽跑;B型者好勝心強,膽子大,敢於嘗試高難度動作,宜於體操、技巧等運動;AB型者沉著拎靜,宜於射擊等運動。

重大意義

古川竹二的研究引起了許多人的興趣,因為此項研究涉及到人類學的許多未知領域,潛伏著人類對自身了解的重大突破。這樣,體液說又有了新的發展。日本血型人類學家能見正比古認為:“血型的真正含義指的是人體的體質和氣質類型。”“可以更簡潔地給血型作如下定義:血型就是所有生物的體質類型和氣質類型。”但是,許多學者認為,這種理論沒有多少科學根據。因此,氣質與血型關係問題是一個有爭議和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揭秘與血型有關的六大秘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