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對中國糧食生產影響的模擬研究

氣候變化對中國糧食生產影響的模擬研究

5.2 6.1 6.2

基本信息

書名:氣候變化對中國糧食生產影響的模擬研究
作者:熊偉
出版社:氣象出版社
ISBN:9787502945657
出版時間:2009-02-01
版次:1
頁數:165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定價:¥20.00
所屬分類:圖書>經濟>行業經濟

內容簡介

《氣候變化對中國糧食生產影響的模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對以往的研究工作和結果進行全面,系統,綜合地總結,從中提煉出重要的科學結論和研究方法,在些基礎上為今後更好地開展研究工作提供參考。
本書內容包括全球氣候變化的事實及預測、氣候變化對作物生長影響的研究、氣候變化影響評估情景的選擇、CERES作物模型及其在中國的適應性、作物模型升尺度區域套用、氣候變化對中國主要糧食作物影響的模擬、適應氣候變化的可能對策及氣候變化農業影響評估中的不確定性和未來發展方向。
氣候變化是當今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全球性問題。20世紀80年代,國際社會認識到氣候變化問題的嚴重性並採取了相應的對策。1988年11月,世界氣象組織(WMO)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聯合成立了“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之後的近20年間,IPCC針對氣候變化的科學規律、社會經濟影響以及適應與減緩對策發表了四次科學評估報告,這些氣候變化科學評估報告為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以及為《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談判提供了重要的科學諮詢意見,已對國際政治、外交、環境及社會經濟發展等產生了重要影響。
全球氣候變化不僅影響人類生存環境,而且也將影響世界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以及《京都議定書》的生效實施,將深刻地影響各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甚至影響到未來發展道路的選擇。
中國是一個易受氣候變化影響的開發中國家,中國政府對氣候變化問題高度重視,並積極採取一系列的應對措施。中國政府不僅組建了國務院領導下的國家氣候變化對策協調小組,還積極組織專家參與歷次IPCC科學評估報告的編寫和評審活動以及有關氣候變化的國際談判,並先後簽署和批准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京都議定書》。

本書目錄

第1全球氣候變化的事實及預測
1.1 已觀測到的全球氣候變化
1.2 預測的未來氣候變化
1.3 全球氣候變化對農業造成的可能影響
第2氣候變化對作物生長影響的研究
2.1 氣候變化對作物生長影響評估方法
2.2 利用作物模型評估氣候變化對作物生長的影響
第3氣候變化影響評估情景的選擇
3.1 社會經濟情景
3.2 氣候變化情景
3.3 IPCCSRESE社會經濟情景的選擇和相應
氣候變化情景描述
3.4 情景構建的不確定性分析
第4CERES作物模型及其在中國的適用性
4.1 作物模型核心——CERES作物模型介紹
4.2 CERES作物模型在中國的模擬結果
第5作物模型升尺度區域套用
5.1 作物模型升尺度區域套用的理論依據
5.2 作物模型升尺度區域校準和驗證
5.3 作物模型升尺度區域套用和效果分析
5.4 作物模型升尺度區域套用的誤差
第6氣候變化對中國主要糧食作物影響的模擬
6.1 A2和B2溫室氣體排放情景下中國氣候的變化趨勢
6.2 氣候情景下產量計算方法
6.3 氣候變化對中國水稻生產的影響
6.4 氣候變化對中國小麥生產的影響
6.5 氣候變化對中國玉米生產的影響
6.6 氣候變化對中國糧食安全的影響
第7適應氣候變化的可能對策
7.1 中國已經採取的適應措施
7.2 農業適應能力建設目標
7.3 農業部門適應氣候變化的政策和措施
7.4 各區域可能的適應措施和技術
參考文獻
附錄氣候變化農業影響評估中的不確定性及未來發展方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