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試談少數民族文化遺產的特點 非物質文化遺產產業化研究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學苑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4月1日)
平裝: 257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07730319
條形碼: 9787507730319
尺寸: 25.6 x 18.2 x 1.4 cm
重量: 481 g

作者簡介

文日煥,男,朝鮮族,文學博士,1951年8月28日生於遼寧省撫順市。現為中央民族大學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文日煥教授長期從事朝鮮古典文學研究與教學,在教學理論探討與學術研究方面取得了較大成果。文日煥教授1977年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朝鮮語言文學專業並留校任教,1982年至1988年赴朝鮮金日成綜合大學師從金春澤教授攻讀朝鮮古典文學副博士學位,獲文學副博士學位,1984年至2001年在延邊大學師從鄭判龍教授攻讀朝鮮文學博士學位,獲文學博士學位。

內容簡介

《民族遺產(第1輯)》是一本專業的民族遺產論文專著,介紹全世界民族遺產的研究、前沿話題、保護等。《民族遺產(第1輯)》內容包括:非物質文化遺產前沿話題、傳統節日遺產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產業化研究、民間文學與表演藝術研究、田野考察、他山之石。

目錄

非物質文化遺產前沿話題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我們應秉承的原則
多元文化視野中的少數民族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請關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擁有者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幾個辯證關係
關於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價值判斷問題
試談少數民族文化遺產的特點
錯誤的觀念將導致錯誤的實踐——有關文化遺產學概念的再思考
傳統節日遺產研究
文化記憶、傳統創新與節日遺產保護
保護傳統節日文化遺產與構建和諧社會
傳統節日: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遺產
年味:對時代和文化的體驗——論年味的弱化及其對策
非物質文化遺產產業化研究
鄉土文化遺產:從“保護”到“產業化”
城市的文化活力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
利用工藝品手工製作發展文化旅遊的構想——北京市崇文區文化旅遊的戰略選擇
西江苗寨文化遺產保護和旅遊開發的思考——兼論文化保護與旅遊開發的關係
中國多民族鄉村的文化資本與新農村建設
文化經濟背景下的民族村寨旅遊開發
民間文學與表演藝術研究
打通“民間文學”“俗文學” 構建“口傳文學”平台——關於新時期民間文學學科建設的思考
戲曲的生存現狀和應對措施——全國戲曲劇種劇團現狀調查綜述
哈薩克英雄史詩傳承人研究
民間魔幻敘事與電視廣告的招徠術
田野考察
走進邊疆地區——民族調查其樂無窮
蒙古族“那達慕”的變遷
神秘的祭典——貴州榕江縣烏略寨吃牯髒紀實
羌族的祭山會
韓國江陵端午祭考察
他山之石
世界遺產——白川鄉的“記憶”
博物館在保存活態遺產方面的作用:越南民族博物館的經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