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解放戰爭

民族解放戰爭

民族解放戰爭,民族解放戰爭是指被壓迫民族為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而進行的戰爭。是革命戰爭的一種。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亞洲、歐洲、非洲等大陸曾發生多次反對異族奴役和侵略、具有民族解放性質的戰爭。

民族解放戰爭
為什麼說中國的抗日戰爭是神聖的民族解放戰爭
抗日戰爭勝利的偉大歷史意義

毛澤東指出,中國的抗日戰爭是“戰爭史上的奇觀,中華民族的壯舉,驚天動地的偉業”。它的規模之廣泛,區域之遼闊,鬥爭之英勇,場面之悲壯,在中國歷史上是空前的,抗日戰爭的勝利有著偉大的歷史意義。

民族解放戰爭民族解放戰爭

一、 抗日戰爭是中國近代歷史上最偉大的民族解放戰爭

是近代中國人民反對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自鴉片戰爭以來,帝國主義列強發動了對中國的一系列侵略戰爭,強迫中國政府簽訂了許多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把獨立自主的、封建的中國變成了半殖民半封建的國家。中國人民為了國家的獨立和民族的解放,同帝國主義及其走狗進行了長期英勇不屈的鬥爭。但是,這些英勇的革命鬥爭最後都在外國侵略者和本國反動勢力的聯合鎮壓下失敗了。抗日戰爭是在中國共產黨倡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的全民族的抗戰。在神聖的民族解放戰爭中,整箇中華民族同仇敵愾,團結一致,同敵人血戰到底。最後以日本帝國主義的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的徹底勝利而告結束。這一勝利,結束了近代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侵略屢遭失敗,備受屈辱的歷史,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增強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與自信心,成為中華民族由衰敗走向振興的重大轉折點,為國家的獨立、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基礎。這一勝利,創造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弱國戰勝帝國主義強國的光輝典範,鼓舞了殖民地半殖地國家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鬥爭。

二、 抗日戰爭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重要歷史階段

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基礎。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人民武裝力量。是全民族團結抗戰的

民族解放戰爭民族解放戰爭
中流砥柱,是全民族利益最堅定的維護者,是取得抗日戰爭勝利的決定性力量。從1937年9月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止,人民軍隊對日作戰共12.5萬餘次,打死、打傷和俘虜日本侵略軍和偽軍170多萬,牽制了日本侵華軍總兵力的半數以上,成為中國戰場抗擊日本法西斯的主要力量。在抗日戰爭這個歷史階段中,中國共產黨通過偉大的整風運動和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總結了中國革命經驗,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進一步結合進來,提出了關於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完整理論和政策,標誌著毛澤東思想得到多方面展開而達到成熟,全黨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礎上達到了空前的團結;人民革命力量在艱苦的鬥爭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和鍛鍊,得到了重大的發展,人民軍隊發展到120萬人,民兵約220萬人,抗日根據地大小19塊,人口1億多,共產黨員120餘萬,中國共產黨發展成為一個朝氣蓬勃、團結奮進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然而戰爭也鍛鍊與教育了人民,促進了人民的覺醒。人民贏得了勝利,也贏得了進步。共產黨領導的人民革命力量的壯大,改變了中國政治力量的對比,極大地推進了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從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準備了必要的條件。

三、 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

得到了世界各反法西斯國家和人民的支援,同時也以巨大的民族犧牲有力地支持了世界各國的反法西斯鬥爭,為世界

民族解放戰爭民族解放戰爭
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中國戰場是抗擊日本法西斯的主要戰場,一直抗擊和牽制著日本大部分陸軍和大量的海空軍。它開戰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殲滅日軍最多,民族犧牲最大。香港《信報》今年3月23日一篇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的文章指出:“中國抗日戰爭的功績在於,首先舉起反法西斯義旗,打響了反法西斯第一槍,為世界樹立榜樣”。“抗日戰爭始終是亞洲反法西斯的主戰場,牽制並殲滅了日本陸軍主力。1937年7月,日本為了全面侵華,把陸軍從17個師擴充到24個師,其中21個師投入侵華戰爭,占陸軍總兵力90%,此後,日軍侵華兵力逐年增加,還有半數的空軍和海軍也用於侵華。直到日本投降前夕,它在海外兵力共350萬人,其中侵華兵力196萬人,占海外兵力的56%”。“從盧溝橋事變到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日本基本上將其軍隊用於侵華戰爭。在將近四年半的時間內,中國幾乎是單獨抗擊日本侵略的唯一戰場。太平洋戰爭爆發時,日本也僅以11個師對英、美作戰,只占其陸軍總兵的21%,而侵華兵力為36個師,占70%。從抗戰時間來看,中國的抗日戰爭從1931年‘九一八’算起,打了14年,從1937年‘七七’事變算起,也打了8年多。美英對日作戰不到4年,蘇聯對日作戰僅24天。從戰果上看,日軍在整個戰爭中死傷195萬餘人,其中在中國戰場死傷138萬餘人,占日軍傷亡總數的70%。”“以上事實足以說明:中國戰場是東方反法西斯的主戰場,中國人民是打敗日本法西斯的主力軍。”(《參考訊息》2005年3月29日)抗戰8年,中國軍民傷亡3500萬人以上,直接財產損失1000億美元,間接財產損失達5000億美元,中國人民付出了極大的民族犧牲,終於打敗了號稱“東方第一強國”的日本法西斯。

中國的抗日戰爭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所起的重要作用和所作出的巨大貢獻

民族解放戰爭民族解放戰爭
由於中國抗日戰爭極大地牽制、打擊和削弱了日本法西斯的軍事力量,打亂了日本的侵略部署,阻止了日本“北進”蘇聯的企圖,有力地支持了蘇聯的對德作戰,使蘇聯避免了東西兩線作戰的危險,解除了後顧之憂,才敢於將其主力從遠東西調,集中力量打擊德國法西斯。中國的抗戰還推遲了日本“南進”的步伐,有力地配合和支持了英美聯軍和亞洲人民的反法西斯戰爭。中國人民的持久英勇抗戰,使日寇深陷泥潭,難以自拔,根本騰不出手來,迫使日本否決了海軍進攻澳大利亞和錫蘭的主張,放棄與德軍在中近東會師的企圖。1942年春,美國總統羅斯福對他的兒子說:“假如沒有中國,假如中國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師團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調到其他方面來作戰,他們可以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們可以毫不費力地把這些地方打下來,他們並且可以一起沖向中東。……日本可以和德國配合起來,舉行一個大規模的反攻,在近東會師。”(小羅斯福:《羅斯福見聞秘錄》,新華出版社1949年版,第49頁)這裡可以看出,中國的抗日戰爭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所起的重要作用和所作出的巨大貢獻。

在紀念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的時候,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日本法西斯雖然敗降60年了,但其陰魂未散。日本右翼勢力承襲其祖先的衣缽,一面極力歪曲歷史,掩飾其侵略罪行,同時把戰犯當神供奉著,年年頂禮膜拜,祭祀法西斯亡靈。我們必須高度警惕日本法西斯借屍還魂,東山再起。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