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理論通論

民族理論通論

《民族理論通論》,由金炳鎬編著,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於2007年1月1日出版的書籍。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民族理論通論

《民族理論通論》出版已12年了。20世紀90年代以來是中國民族理論學科長足發展的時期。《民族理論通論》在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政策專業的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培養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教科書作用,在全國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這門公共政治理論課教學教改中起到了重要的參考書作用,在民族理論學科理論體系的建設中,也起到了重要的學術探討和理論建設構的作用。

作者簡介

金炳鎬:男,黑龍江延壽人,朝鮮族,中央民族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馬列主義學院院長、中國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研究院院長,中國民族理論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從1993年開始享受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的政府特殊津貼。兩次(1989、1995年)獲得北京市優秀教師稱號,2002年獲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2003年獲首屆北京市高校教學名師稱號、首屆全國高校教學名師稱號,成為全國民族院校首位國家級教學名師。2004年獲首都五一勞動獎章、獲首屆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主要從事民族理論、民族政策、民族學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在國內外出版學術著作32部,發表學術論文300多篇。論著中獲國家部委級獎17項。

目錄

第一編緒論

第一章民族理論學科的研究對象和理論體系

第一節民族理論學科的研究對象

第二節民族理論學科的研究內容

第三節民族理論學科的理論體系

第四節民族理論學科的性質

第五節民族理論學科的研究方針

第六節民族理論學科的研究重點

第七節民族理論學科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的創立和發展

第一節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的含義

第二節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的創立

第三節列寧主義民族理論的發展

第四節毛澤東民族理論的發展

第五節鄧小平民族理論的發展

第六節中國共產黨第三代領導集體的民族理論的發展

第七節中國共產黨新的中央領導集體民族理論的發展

第三章民族理論學科的建立和發展

第一節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在中國的傳播

第二節中國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學科的誕生

第三節中國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學科的發展

第四節中國民族理論的全面研究和發展

第五節中國民族理論的理論突破和發展

第六節中國民族理論研究的經驗與問題

第七節中國民族理論在新世紀的發展展望

第二編民族實體論

第四章民族概念和民族的產生

第一節民族概念的出現及歷史發展

第二節馬克思主義民族定義的產生

第三節馬克思主義民族定義的運用和發展

第四節民族形成的基本條件和時間

第五節民族形成的基本途徑和一般規律

第六節民族形成的特殊途徑和特殊規律

第七節馬克思主義民族形成理論的統一性

第五章民族的基本屬性和基本特徵

第一節民族基本屬性

第二節民族基本特徵

第三節民族意識的基本內容

第四節民族識別的依據和過程

第五節民族的基本歷史類型

第六節民族實體與其他人們共同體的區別

第七節民族與國家的關係

第六章民族的基本結構和基本素質

第一節民族結構的基本內容

第二節民族結構的特點

第三節民族結構的社會作用

第四節民族素質的基本內容

第五節民族素質的特點

第六節民族素質的社會作用

第七節民族結構與民族素質的關係

第三編民族發展論

第七章民族發展的基本規律

第一節民族發展的基本動因

第二節民族經濟發展

第三節民族政治發展

第四節民族文化發展

第五節民族社會發展

第六節民族發展的基本模式

第七節民族發展的基本趨勢

第八章民族發展的基本條件和環境

第一節民族屬性與民族發展

第二節民族結構與民族發展

第三節民族素質與民族發展

第四節民族關係與民族發展

第五節自然環境與民族發展

第六節社會環境與民族發展

第七節社會發展與民族發展

第九章民族消亡的基本條件和過程

第一節民族同化及其類型

第二節民族同化的特點

第三節民族分化、組合

第四節民族融合及其特點

第五節民族同化與民族融合的區別

第六節民族消亡的時間、條件

第七節民族消亡的途徑、一般規律

第四編民族關係論

第十章民族關係概念

第一節民族交往

第二節民族矛盾

第三節民族關係的含義

第四節民族關係的基本內容

第五節民族關係的基本性質

第六節民族關係過程

第七節民族關係類型

第十一章民族關係發展規律

第一節民族關係的核心問題

第二節民族關係的特點

第三節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民族關係的特點

第四節民族關係的影響因素

第五節民族關係發展的基本條件、軌跡

第六節民族關係發展的基本趨勢

第七節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民族關係的發展

第十二章民族關係調控

第一節民族關係調控及其類型

第二節民族關係調控原則

第三節民族關係調控政策、措施

第四節民族關係調控機制含義

第五節民族關係調控機制類型

第六節民族關係調控機制的完善

第七節民族關係調控與民族平等和諧和發展繁榮

第五編民族問題論

第十三章民族問題概念

第一節民族問題的涵義

第二節民族問題的產生根源

第三節民族問題的發生範圍

第四節民族問題的基本內容

第五節民族問題的基本性質

第六節民族問題的基本特性

第七節民族問題的存在時間

第十四章民族問題與社會發展問題

第一節民族問題與階級問題的關係

第二節馬克思主義關於民族問題與社會革命關係的理論

第三節列寧主義對民族問題與社會革命關係理論的繼承發展

第四節中國共產黨三代領導集體對民族問題與社會革命關係理論發展的貢獻

第五節民族問題與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第六節民族問題與無產階級革命

第七節民族問題與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

第十五章民族問題的發展規律

第一節民族問題發展變化的影響因素

第二節社會主義社會民族問題的發展規律

第三節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民族問題的特點

第四節中國民族聚居地區民族問題的特點和發展趨向

第五節中國民族雜散居地區民族問題的特點和發展趨向

第六節中國城市地區民族問題的特點和發展趨向

第七節中國農業地區民族問題的特點和發展趨向

第六編民族綱領論

第十六章民族綱領的基本內容

第一節民族綱領含義

第二節馬克思主義民族綱領的基本指導思想

第三節馬克思主義民族綱領的基本原則

第四節馬克思主義民族綱領首例基本內容

第五節社會主義時期中國共產黨民族綱領政策的基本原則

第六節社會主義時期中國共產黨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務

第七節社會主義時期中國共產黨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務和總方針

第十七章民族問題的解決方式

第一節民族自決的政治形式

第二節聯邦制的國家結構形式

第三節民族區域自治的政治形式

第四節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與民族問題解決

第五節社會主義的政治制度與民族問題解決

第六節社會主義的領導核心與民族問題解決

第七節社會主義時期中華民族復興與民族問題解決

第十八章中國共產黨的民族綱領

第一節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的民族綱領政策

第二節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的民族綱領政策

第三節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的民族綱領政策

第四節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的民族綱領政策

第五節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共產黨的民族綱領政策

第六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中國共產黨的民族綱領政策

第七節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的民族綱領政策

第七編民族政策論

第十九章民族政策的基本內容

第一節民族政策定義

第二節民族政策基本特點

第三節民族政策基本類型

第四節民族政策基本依據

第五節民族政策基本原則

第六節民族政策基本功能

第七節中國的多民族基本國情

第二十章民族政策的總政策和基本政策

第一節民族平等團結的理論原則

第二節民族平等團結的總政策

第三節保障散居少數民族的平等權利

第四節民族平等團結與民主法制建設、經濟社會發展

第五節民族區域自治基本政策

第六節民族區域自治是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第七節民族區域自治的歷史發展與實踐

第二十一章民族政策的具體政策

第一節民族幹部政策

第二節民族經濟發展政策

第三節民族文化教育發展政策

第四節民族語言文字政策

第五節民族風俗習慣政策

第六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第七節民族人口政策

原版後記

修訂本後記

書摘

第三章民族理論學科的建立和發展

第一節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在中國的傳播

一、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在中國傳播的途徑

馬克思列寧主義及其民族理論在中國的傳播是從20世紀初開始的。但是,大量地、自覺地傳播是在俄國十月革命以後,特別是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後。正如毛澤東所說,“在十月革命以前,中國不但不知道列寧、史達林,也不知道馬克思、恩格斯。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①其中包括馬克思列寧主義民族理論。

馬克思列寧主義及其民族理論在中國的傳播,主要是通過兩種途徑:一種是中國的老一代革命者,特別是我黨的第一代領導人,到法國、德國和俄國(後為蘇聯)學習和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及其民族理論,回國後在實踐中研究和傳播了民族理論。一種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及其民族理論的著作在中國的翻譯出版,使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得以傳播。

二、中國共產黨成立前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在中國的傳播

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開創了世界歷史的新紀元。在十月革命的影響下,中國開始出現了首批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1919年5月4日,中國爆發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運動。在五四運動前已經興起的新文化運動,在五四運動中已進一步發展成為以傳播馬克思主義為主流的思想運動。以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周恩來、李達、惲代英、蔡和森等為代表的一大批早期的共產主義者組織革命團體、創辦革命刊物,廣泛地開展了對馬克思主義的宣傳。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也開始傳到中國。

1906年已有《共產黨宣言》部分章節的中譯文發表。1908年,留學日本的一些中國無政府主義者在東京創辦的《天義報》上譯載了《共產黨宣言》和恩格斯的名著《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各一部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