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30年

這一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序幕,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 從那時起,我們黨領導全國人民銳意改革,擴大開放,披艱克難,頑強奮進,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 2008年,我們迎來了改革開放30周年,也迎來了民政工作恢復建制30周年。

內容介紹

《民政30年(1978年-2008年)》主要內容:1978年,是我們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一年,也是新中國民政史上具有特殊意義的一年。這一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序幕,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從那時起,我們黨領導全國人民銳意改革,擴大開放,披艱克難,頑強奮進,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這一年,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決定設立民政部。從那時起,全國民政系統在黨和政府領導下,服務大局,恪盡職守,紮實工作,團結奮鬥,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2008年,我們迎來了改革開放30周年,也迎來了民政工作恢復建制30周年。在這一具有重大意義的年份,民政部組織編纂了《民政30年》大型書系,其時間跨度之長,編寫規模之大,涉及範圍之廣,涵蓋內容之多,在民政史上是少有的。從中,我們得以重溫黨中央、國務院對民政工作的親切關懷和殷切期望,得以回顧民政人自強不息和努力拚搏的奮鬥歷程,得以展示民政事業開拓創新和不斷跨越的發展成就,得以總結民政工作的有益經驗和內在規律。這是對過去的陳述和傳承,更是對未來的展望和規劃,也將鞭策和激勵全國民政系統再接再厲,更創輝煌。
改革開放30年來,全國民政系統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各個階段中心任務發履行職責、開展工作,把民政工作融入經濟社會發展重大戰略中去謀劃,把民政工作納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去部署,把民政工作納入社會主義現代建設總體布局中去推進,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下民政事業廣闊的發展道路。
民政工作的歷史源遠流長。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沿革中,民政的一些基本職能及其主體業務一直延續至今,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傳統民政工作。 在30年的改革開放的偉大進程中,我們順應深化改革新形勢、新要求,在實踐中繼承,在繼承中探索,在探索中開拓,不斷爭創傳統工作新優勢,使傳統的民政工作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形成了富於時代氣息的工作新格局,實現了職能的新拓展和作用的新發揮。文章展示了傳統民政工作順應形勢變化賦予的新內涵,各項民政工作不斷適應時代發展取得的新變化,民政部門在改革開放中勇於開拓進取的新作為,民政工作核心職能在服務大局中的新拓展和新加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