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議會制度研究

第一屆國會議員的選舉 第二屆國會議員的選舉 二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12月1日)
平裝: 326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00476641
條形碼: 9787500476641
尺寸: 23.6 x 16.8 x 1.8 cm
重量: 522 g

內容簡介

民國議會制是辛亥革命以後中國政治制度“承百代之流,而會乎當今之變”的主要創新之一。《民國議會制度研究(1911-1924)》對民國前期(1911―1924年)這一制度創新的淵源、過程、演變,特別是其各項具體重要的制度規定及其運行和實施情況等進行了研究。列入研究對象的民國議會組織有各省都督府代表會、南京參議院、北京參議院、第一屆國會、第二屆國會及護法國會。全書由引論、本論和結論三部分組成。其中,本論是論文的主要部分,共有《民國議會制的淵源》等6章。

目錄

引論
一 在理論和歷史的交集之處
二 研究視野中的學術史回顧
三 本書研究的內容和新觀點
第一章 民國議會制的淵源
第一節 晚清國人對議會制的認識
一 “知彼”從鴉片戰爭開始
二 西學東漸中的效行之聲
三 爭議民主和議會制
第二節 清末民初議會制的孕育形成
一 立憲潮中議政機關的設立及其制度遺產
二 辛亥革命中議會制的發軔
第二章 民國前期的政局與議會制的沉浮演變
第一節 民初南、北參議院
一 南京參議院的成立及重組
二 參議院在北京
第二節 駭浪行舟的國會時期
一 國會第一期常會及其困厄
二 國會第二期常會及其變局
三 播遷廣州後的護法國會
四 第二屆國會(新國會)及“民十” 當選“議員”
五 第一屆國會第三期常會及國會的終止
第三章 議員的產生
第一節 從委派到選舉
一 委派的由來與“南京參議院風波”
二 議員選舉的重點難點問題及其議決
三 國會議員選舉的主要規定
第二節 第一屆國會議員的選舉
一 選舉組織和選務工作
二 選舉人資格的調查和民眾的參與態度
三 國會參、眾議員的選舉
四 選舉中的政黨競爭
五 選舉中的違法舞弊及其糾正
六 國會參院第一班議員改選
第三節 第二屆國會議員的選舉
一 第二屆國會組織、選舉法的新規定
二 第二屆國會選舉的選民人數及其評析
三 第二屆國會議員選舉的心態與行為
第四章 議會的權力及其行使
第一節 總統選舉權和內閣同意權
一 議會的總統選舉權
二 議會的國務員任命同意權
第二節 議會的立法權和財政權
一 議會的立法權
二 議會的財政權
第三節 質問、彈劾、查辦、受理請願等權力
一 議會的質詢權
二 彈劾權和建議查辦權
三 議會的受理請願權、建議權等權職的運用
第五章 議會制憲
第一節 議會的憲法創製權力
一 臨時約法的創製權和創製者及其議決
二 “天壇憲草”的創製和議定
第二節 民國第一部憲法的議定
一 憲草的審議及二讀與黨派之爭
二 憲法的繼議和最終完成
第六章 議員職責勞酬和議會組織活動
第一節 議員的職責勞酬
一 議員的職務性質與身份所在
二 議員群體的基本素質
三 議員的工作量
四 議員的酬薪
第二節 議會的內部組織與活動規範
一 議會的組織機構和職能
二 議會活動的有關規範和操作
結論
一 民國議會制的歷史回聲
二 議會制毀棄的原因和教訓
附 本書的資料及參考書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