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詩學派

東漢時期,鄭眾、賈逵傳授《毛詩》,後馬融作《毛詩傳》,鄭玄作《毛詩箋》。 ”陸璣,三國時期吳國人,撰《毛詩草木蟲魚暢》,今存。 諸葛謹,三國時期吳國大將軍,研習《毛濤》、《尚書》、《春秋左氏傳》。

概述

〖毛詩學派〗創始人毛公,西漢趙地(今河北南部)人。一說,毛公即毛□。一說,大毛公是毛亨,小毛公是毛□。毛公研習《詩經》,是河間獻王的博士。河南獻王喜學好古,多方搜求古籍,書籍多得幾乎與漢朝中央相等。所得書籍,皆光秦古文舊典,有《周官》、《尚書》、《禮》、《禮記》、《孟子》、《老子》等內容皆是經傳、說記和七十子門徒的言論,傳論都圍繞《詩》、《書》、《易》、《禮》、《樂》、《春秋》。河間獻王還立毛詩博士和春秋左氏傳博士。毛公傳授《詩經》給貫長卿,貫長卿傳授給解延年,解延年傳授給徐敖,徐敖傳授給陳陝。嚴是講授《毛詩》,源出於徐敖。衛宏,年輕時與鄭興都愛好古代學問。起初,有九江人謝曼卿善長《毛詩》,他還給《毛詩》作訓詁。衛宏向謝曼卿學習《毛詩》,順便作《毛詩序》,對《風》、《雅》的主題思想體會深刻,流傳至今。東漢時期,鄭眾、賈逵傳授《毛詩》,後馬融作《毛詩傳》,鄭玄作《毛詩箋》。常寬,研習《毛詩》、《三禮》、《春秋》、《尚書》,尤其注重《易經》。他著有《典言》和《蜀後志》等。劉楨撰《毛詩義問》,說:“橫一木作門,而上無屋,謂之衡門。”陸璣,三國時期吳國人,撰《毛詩草木蟲魚暢》,今存。徐整,三國時期吳國人,撰《毛詩譜暢》說:“子夏授高行子,高行子授薛倉子,薛倉予授帛妙子,帛妙子授河間大毛公,為《故訓傳》,授趙人小毛公。”李撰,三國時期蜀國人,學五經,並博好技藝:算術、占卜、醫藥、弓弩和機械等,著有古文《易經》、《尚書》、《毛詩》、《三禮》、《春秋左氏傳》、《太玄指歸》等,都依據賈逵、馬融學說,而不同於鄭玄。按文義看。與王肅說很對立。許慈,三國時期蜀國人,是劉熙的弟子,善長鄭氏學說,研習《易經》、《尚書》、《三禮》、《毛詩》和《論語》,先主時是博士。諸葛謹,三國時期吳國大將軍,研習《毛濤》、《尚書》、《春秋左氏傳》。王基,三國時期魏國將軍,作《毛詩駁入申張鄭玄說,而駁難王肅說。大體上,西漢儒學家多數傳授《魯詩》,東漢儒學家盛傳《韓詩》,至鄭玄大力提倡《毛詩》,《毛詩》大行於世,而《魯詩》、《韓詩》都衰落下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