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蟲皮炎

毛蟲皮炎是指毛蟲體表毒刺刺傷皮膚所致的皮炎,包括桑毛蟲皮炎、松毛蟲皮炎及刺毛蟲皮炎。

名稱

"毛蟲皮炎是指毛蟲體表毒刺刺傷皮膚所致的皮炎,包括桑毛蟲皮炎松毛蟲皮炎及刺毛蟲皮炎。

病因

桑毛蟲:又稱桑毒蛾,屬昆蟲綱,鱗翅目,毒蛾科。其幼蟲即桑毛蟲,蟲體被覆箭針形毒毛,毒毛中心為管狀,內含鹼性毒液,毒毛隨風飄落於人體或污染衣物。茶毛蟲(茶毒蛾)致病與之相似。
松毛蟲:屬鱗翅目.枯葉蛾科。毒毛為針形,外表有倒刺狀小棘,中空為管狀,內含毒液。
刺毛蟲:欲稱“洋辣子”,屬鱗翅目,刺蛾科。體表為毒腺毛,毛根部有毒腺細胞分泌毒液,經毛管注入皮膚。

發病機制

毒毛刺入皮膚注入毒液後,因毒液對皮膚的原發性刺激作用而引起皮膚反應。刺毛蟲為接觸蟲體而致病。桑毛蟲和松毛蟲則不僅是接觸蟲體致病,接觸受毒毛污染的衣物、草木等均可致病。

臨床特點

接觸毒毛後數分鐘至數小時發病;常見於體表暴露部位;皮疹常見為斑丘疹、丘疹,偶爾出現風團或大片水腫性紅斑;有不同程度癢感,刺毛蟲皮炎則為火灼樣刺痛感;松毛蟲皮炎還可引起骨關節炎及耳廓炎。

診斷

很據接觸史、臨床表現並尋找毒毛進行診斷毒毛可用透明膠紙粘取或從甲垢積存物中尋找。

治療

儘早去除毒毛,可用膠紙粘取。桑毛蟲及松毛蟲的毒針毛表面具有倒刺,如反覆搔抓可使毒毛深入皮內;局部外擦爐甘石洗劑等消炎止癢劑。抓素有解毒作用,可製成漂白粉溶液或軟膏塗布患處;必要時內服抗組胺藥物;松毛蟲致骨關節炎可予對症處理;刺毛蟲皮炎反應嚴重者可予1%鹽酸吐根鹼溶液局封。

預防

農林業除害滅蟲。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