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穎

2001年評為碩士生導師。 2004年被復旦大學聘為博士生導師。 2000年獲上海市衛生局“醫苑新星”稱號。

基本信息

毛穎
拼音:
解釋:毛筆的代稱。唐代韓愈作《毛穎傳》,以毛筆擬人,因得名:我行何所挾,萬里一毛穎。

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1967 年8月生。醫學博士,中共黨員。上海市靜安區青聯委員。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外科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華山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上海市華山神經外科(集團)研究所副所長。上海市神經外科臨床醫學中心領導小組成員,上海醫學會神經外科分會委員。中國神經科學學會神經外科專業委員會常委。中國醫師協會中國腦血管病專家委員會委員。

1992年7月畢業於上海醫科大學醫學專業英文班,分配至華山醫院神經外科任住院醫師,1994年錄取為上海醫科大學神經外科專業臨床技能碩士研究生,師從周良輔教授,從事腦血管疾病和顱底外科的研究。1996年轉入博士階段學習。1997年—1998年赴美國University of Michigan神經外科進行腦缺血的病理生理機制研究。回國後任主治醫師,繼續從事神經外科臨床工作和腦缺血的實驗研究。1998年下半年在日本大阪市立大學醫學院神經外科學習顱底外科。2000年晉升為副教授。2001年評為碩士生導師。2003年破格晉升為主任醫師,教授。2004年被復旦大學聘為博士生導師。
1999年榮獲上海市衛生局團委“世紀新人獎”。2000年獲上海市衛生局“醫苑新星”稱號。2001年榮獲復旦大學“世紀之星”稱號和復旦大學“十大醫務青年”提名獎。2002年評為靜安區“十大傑出青年”。2002年獲東方教獎金。2004年獲上海市“優秀醫苑新星”稱號,並獲終期評審一等獎,2004年獲吳階平醫學研究獎,並獲“首屆中國中青年神經外科醫師論壇”優秀論文一等獎。2005年獲“第二屆中國中青年神經外科醫師論壇”優秀論文二等獎。
2005年獲上海市衛生局“銀蛇獎”二等獎。入選上海市醫學領軍人才計畫。
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論文六十餘篇,副主編《神經外科鑑別診斷和治療手冊》,參與編寫《現代神經外科學》、《實用外科學》、《實用神經病學》、《現代外科學》、《臨床顱腦病學》、《神經外科手冊》、《非常規手術》、《腦膜瘤》和《名醫忠告》等著作,並參加翻譯《神經外科手術操作基礎》、《神經外科手術技巧》。擔任主編助理出版的《現代神經外科學》獲國家科技圖書一等獎和國家圖書獎提名獎。先後20多次赴德國、荷蘭、日本、美國、澳大利亞和韓國等參加世界神經外科大會、顱內靜脈系統手術會議、美國神經科學年會及美國神經外科年會(AANS、CNS)並交流論文,現為國際腦血流與代謝學會會員、美國神經外科醫師協會會員(CNS)、亞洲神經外科醫師聯合會會員、中國神經科學學會神經外科專業委員會會員和上海國際醫學交流中心特約專家。現為《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誌》編委,《中華小兒外科雜誌》編委,《中國微侵襲神經外科雜誌》和《中華外科雜誌》特約審稿人。
協助導師周良輔教授,指導畢業博士生八名、碩士生四名。獨自指導畢業碩士生一名。目前正指導博士生五名、碩士生三名。現主持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市級科研項目,內容涉及微侵襲神經外科、腦血管病和顱底手術新入路研究。協助導師參與多項國家級和市級科研項目。“中樞神經系統海綿狀血管瘤的基礎和臨床研究”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和上海市醫學科技進步一等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