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大成智慧

毛澤東大成智慧

《毛澤東大成智慧》由紅旗出版社出版。毛澤東之所以成功,就在於他有強健的體魄、高尚的情操、完美的人格、獨特的性格、超人的領導智慧、和諧的人際關係、科學的工作方法。毛澤東沒有高貴的身血統,他的成功主要是他後天努力的結果。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毛澤東之所以成功,就在於他有強健的體魄、高尚的情操、完美的人格、獨特的性格、超人的領導智慧、和諧的人際關係、科學的工作方法。

毛澤東之所以成功,不僅僅在於他有著超世絕倫的才華。亦不僅僅在於時代給他提供了施展才華的舞台。而更在於他從小就有著與眾不同的遠大志向。因為,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才力就能發展得越快。對社會就越有益。

毛澤東以山的堅強、水的柔情、土的質樸、火的激情、詩的浪漫,加上他的機智、豪氣、膽略、智慧、素質、品性、淵博的學識、為人處世的原則、治國安邦的謀略,為中國這塊土地塗上了一層基本色。

博學多才,既不是上帝賦予的,也不是天生的,毛澤東成功的事例告訴我們:博學多才的唯一途徑來自學習。他認為讀書是學習,套用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如果想獲得成功,那么你就學習吧。像毛澤東那樣在實踐中帶著問題去刻苦地學習。

編輯推薦

毛澤東沒有高貴的血統,他的成功不僅是他努力學習的結果,還是他具有廣闊的胸襟,偉大的志向,才能做到的。

圖書目錄

第一章 非學無以廣才

一、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二、“我一生最大的愛好是讀書”

三、“經書雜書”,相得益彰

四、讀書,貴在獨立思考

五、不動筆墨不看書

六、讀無字之書

七、“人有善,雖千里吾求之”

八、經世致用

第二章 野蠻其體魄

一、體為知識之載,道德之寓

二、擔大任者必將苦其心志,勞其筋骨

三、鍛鍊身體也要個性化

四、持之以恆,方能受益

五、用最簡單的辦法也可以補腦健身

六、練體與練心相結合

第三章 全黨領袖

一、樹旗幟與“找真同志”

二、正確對待黨內山頭

三、三大法寶

四、懲前毖後,治病救人

五、跳出周期率

六、治黨要以史為鑑

七、從嚴治黨

第四章 共和國締造者

一、建設國家也不能搞關門主義

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三、靠總結經驗吃飯

四、向科學進軍

五、祖國統一和主權完整高於一切

第五章 三軍統帥

一、須知政權是從槍桿子裡面出來

二、既要會打圈,又要會打仗

三、從戰略高度考慮游擊戰爭

四、克敵制勝靠士氣

五、一盤棋的思想

六、出奇制勝

七、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八、高瞻遠矚,未雨綢繆

第六章 改變世界歷史的人

一、“打掃乾淨屋子,再請客人進門”

二、走俄國人的路和向蘇聯學習

三、擴大國際交往,樹立國際形象

四、生著一副大中華臉孔

五、小球推動大球

六、結交窮朋友

第七章 駕馭全局的秘訣

一、遇事虛懷觀一是,與人和氣察群言

二、集思廣益,從善如流

三、學會彈鋼琴

四“從民眾中來,到民眾中去”

五、不打無準備之仗

六、要么不抓,要么抓住不放

七、預則立,不預則廢

第八章 吸引與凝聚力量

一、任人唯賢

二、知人善任

三、不拘一格選人才

四、“呂端大事不糊塗

五、授權是成事的分身術

六、“有了母雞何愁沒有蛋呢”

七、利用互補增強能量

八、愛才有道

九、“小舟變大舟”

第九章 與人相處的智慧

一、謹慎交友

二、做事論理,私交論情

三、涵納百川,不擇細流

四、以禮相待,以誠相待

五、“敬老尊賢,應該應該”

六、“還是很講朋友義氣的”

七、在國際舞台上

第十章 以德服人

一、“做一個掀天揭地的人!”

二、做一個純粹的人

三、愈挫愈奮,矢志不移

四、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五、“還是勤儉節約”

六、謙虛謹慎,不驕不躁

七、生死任自然,無往而不樂

第十一章 成功需要情和愛

一、孝敬父母

二“是一家,不分彼此”

三、“算人間知己吾與汝”

四、槍林彈雨中的真情

五、夫妻之間也要講原則

六、手足情深

七、憐子如何不丈夫

八、親朋戚友,人間真情

九、“人民萬歲”

第十二章 養成大業之性

一、勇氣和骨氣

二、容天下能容之事,忍天下能忍之事

三、克制容忍,勿現於辭色

四、平民意識

五、事業上創新,生活上戀舊

六、熱愛大自然

第十三章 成大事之藝

一、“寫詩,就要寫出自己的胸懷和情操”

二、以書法為橋

三、纖筆一枝,賽過三千毛瑟精兵

四“把報紙看作自已極重要的武器”

五、語言大師

文摘

第一章 非學無以廣才

一、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要做大事,必須有大本事。要有大本事,就必須努力學習。古人所說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毛澤東是中國近代百年最偉大的成功者。為了實現救國救民的遠大志向,他發憤讀書,在學海中邀游,在書山上攀登。他從書本中獲得知識,也從書本中增長才幹。1909年,毛澤東在說服父親後,先後到烏龜井和東茅塘私塾讀書。這最後一年的私塾學習,教學方法和內容與以往大不相同,先生以淵博的知識、新穎的思想、啟發式的教學方法,使毛澤東讀了不少以往不曾看到過的書,也想了不少問題,思想大為開放,並最終產生了要走出韶山沖的強烈願望。

1910年秋毛澤東又成功地說服父親暫時收起讓他回家做生意、發家致富的想法,到東山學校去讀書。這-決定,對毛澤東的一生無疑具有轉折意義。無法想像,如果毛澤東聽從了父親的意見,去做米店夥計的話,毛澤東還是不是日後的毛澤東。

東山高等國小堂是戊戌以前最早興辦起來的新式學堂之一。舊式私塾只是教授經書之類。東山學堂雖然也教經書,卻主要實行“新法教育”,講授當時作為新學內容的歷史、地理和自然科學。校長李元圃是一個有著強烈愛國思想的進步知識分子。他常在早晚點名的時候,向學生講一些近代以來中國遭受外國列強侵略、欺壓的歷史事實。毛澤東聽了,深為祖國的命運而憂慮。

東山學堂有一個藏書樓,毛澤東經常從那裡借閱歷史、地理方面的書。看到他那么如饑似渴地讀歷史書,國文教員賀嵐岡很是讚賞,感到毛澤東的確不同凡響,賀嵐岡還特地買了一本《了凡綱鑑》送給他。這是明朝人袁黃依照朱熹《通鑑綱目》體編寫的通史。

東山高等國小堂給了毛澤東新的知識,向他展示了一個比韶山沖廣闊得多的世界,從而也激起了毛澤東更加強烈的求知慾望,喚起了他更加遠大的政治抱負,他要尋求更多的真理,探索更加廣闊的世界。

當他沿著崎嶇的山路,攀登到學堂旁的東台山山頂的時候,只見七級寶塔,高聳入雲,極目遠眺,萬里河山,蒼蒼茫茫。偏居一隅的東山已經不能容納他洶湧澎湃的心。毛澤東決定衝出鄉關,到長沙去!到一個決然不同於東山的大地方去!

此時,中華大地上已經響起了偉人的腳步聲。

1911年春天,毛澤東挑著行李走出湘潭,跟著東山學堂赴長沙任教的賀嵐岡老師來到了長沙。經賀老師推薦,他順利地考入了湘鄉駐省中學。

對毛澤東來說,長沙的確是一個更加廣闊的天地。它是湖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集中了二三十所新學校。毛澤東所崇拜的維新志士譚嗣同和唐才常創辦的時務學堂就在這裡。此刻,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人發起的反對清王朝的革命鬥爭已經到了白熱化的程度,而兩湖地區,尤其是武漢和長沙正是鬥爭的最前沿。

毛澤東初到長沙,便被這激盪人心的革命氣勢所感染。他在湘鄉駐省中學學了幾個月之後,武昌起義爆發。毛澤東決定投筆從戎,支援武昌起義,為革命盡一份力量,投入長沙革命軍,當了湖南新軍二十五混成協五十標第一營左佇列兵。當兵期間,毛澤東並未放棄學習。新軍里士兵每月餉銀7元。在這7元之中,毛澤東每月除花2元用在一伙食上,以及買水要用些錢外,其餘的都用來購買報紙。每天操練以後,一有工夫,他就坐下來看報。他成了軍營里一個好讀報紙的人。

清帝退位後,人們普遍認為革命已經成功。當初,毛澤東參加新軍的目的就是為支援武昌起義,推翻清王朝。既然革命已經成功,毛澤東決定脫離軍隊,繼續念書。1912年春,毛澤東謝絕了軍隊中一些連排長的挽留,離開了兵營,決定繼續求學。

在經過許多選擇後,毛澤東報考了著名的“湖南全省高等中學”(後改名省立第一中學)。入學考試的作文題是《民國肇始,百廢待興,教育、實業何者更為重要》。毛澤東以資產階級維新派的理論為依據,下筆滔滔,主張教育為主說,取得了第一名。他當然被錄取了。

省立第一中學是一所很大的學校。學校的圖書館裡,當時京、津、滬、漢有名的報紙,本省的公私報紙,訂得相當齊全。毛澤東在擇業問題上經過一番選擇後,仍然把興趣放在“革命後的國家大勢和民族、人民的命運”上。他經常出入圖書館,翻閱各種報章雜誌,研究社會問題。他寫作的《商鞅徙木立信論》一文,就反映了他對社會問題的深切關注。

據《史記?商君列傳》載:商鞅變法,恐民不信,乃在國都南門立三丈之木。募民能徙至北門者賜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又下令,能徙者賜五十金。後有一人徙之,即賜五十金,以示不欺。於是,頒布新法,令行於民。毛澤東則從這個故事生髮開去,抒發了他對“國幾蹈於淪亡之慘境”原因的感嘆。

毛澤東認為,法令是國民謀幸福的工具。法令越好,為老百姓謀取的幸福就愈好。老百姓唯恐不頒布這樣的法令,唯恐頒布了而不生效。一旦頒布,必盡全力保護和維持,務使其達到實施完善之目的。政府為了國民而立法,國民豈有不信之理。“法令而不善,則不惟無幸福之可言,且有危害之足懼,吾民又必竭全力以阻止此法令。雖欲吾信,又安有信之之理?”

接著,毛澤東又指出,黎民百姓最怕的,是那種打著為民的旗號,實際上並不實行或並不代表人民的法律。這樣,“民是此民矣,法是彼法矣,”人民不關心法律,“吾又何怪焉?”毛澤東這裡是借古喻今,諷喻當時袁世凱政府並不真正地代表人民。毛澤東已經從當時“共和”的表面,認識到它並沒有給人民帶來“共和”、“幸福”的實質。

毛澤東對社會問題的深刻見解,使他的國文老師不禁拍案叫絕。他給這篇文章打了個滿分,並在這篇600字的文章上寫上了l50個字的眉批和總評。評語寫道:“實切社會立論,目光如炬,落墨大方,恰似報筆,而義法亦駸駸人古”;“精理名言,故未曾有”;“逆折而入,筆力挺拔”;“歷觀生作,練成一色文字,自是偉大之器,再加功候,吾不知其所至”;“力能扛鼎”;“積理宏富”。文末總評是:“有法律知識,具哲理思想,借題發揮,純惟唱嘆之筆出之,是為壓題法,至推論商君之法,為從來未有之大政策,言之鑿鑿,絕無浮煙漲墨繞其筆端,是有功於社會文字”。末了,老師又在作文題上寫了“傳觀”二字。

但是,這所學校並沒有引起毛澤東多大的興趣。毛澤東覺得,學校的課程有限,校規也非常呆板。他需要一個能夠吸吮更多的知識,讓自己的思想自由地縱橫馳騁的場所。

國文教員借給他一本《御批歷代通鑑輯覽》,毛澤東讀了以後,得出結論:不如獨自看書學習。他退學了。入學一共六個月。

1912年7月,毛澤東離開省立中學後,寄居於長沙城新安巷的湘鄉會館。他訂了一個自修計畫,每天到湖南省立圖書館去讀書。

湖南省立圖書館位於長沙城裡的定王台,又稱定王台圖書館。它創建於清朝末年,藏書量居全省之首。毛澤東來到了一個新的學習天地。

他的住處離圖書館有三里地。每天一開門,毛澤東總是第一個走進館裡來,借了書,就伏在閱覽室的桌子上,聚精會神地讀。圖書館關門時,他又是最後一個離開。只在中午的時候,他才休息片刻,出去買兩塊糕餅當午餐。從夏到秋,從秋到冬,毛澤東日復一日地堅持到圖書館去讀書。在北風怒號、大雪紛飛的嚴寒季節,坐久了腳凍得發痛,毛澤東除了活動兩腳,仍然把全部精力集中在書本上。強烈的求知慾望,驅使他貪婪地讀,拚命地讀。每讀一本書,都覺得有新的收穫,新的體會。後來,毛澤東回憶這一段自學生活時,饒有風趣地說:那時,我就像牛闖進了人家的菜園,嘗到了菜的味道,拚命地吃!

浩瀚的海洋,源自涓涓細流;淵博的知識,在於點滴的積累。

亞當?斯密的《原富》,孟德斯鳩的《法意》,赫胥黎的《天演論》,約翰?穆勒的《群己權界論》,斯賓塞爾的《群學肄言》,以及盧梭的《民約論》等,這些西方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的重要著作,充滿了反封建的戰鬥精神,深深地激勵、影響著青年毛澤東。

毛澤東還認真地學習俄、美、英、法等國的地理和歷史,學習整個世界的地理和歷史。他要了解整個世界大勢。

序言

毛澤東是中國的歷史巨人,也是世界的歷史巨人。他在世時.不僅書寫了中國的歷史,也改寫了世界的歷史。

是他,一個農民的兒子,一個生長在山溝的赤子,父母賦予他生命,大地贈予他靈氣,青山滋潤他的心田。“帝王將相,寧有種乎?”他用自己的奮鬥開創了許許多多個第一,創造了無數個奇蹟。他是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擔任黨和國家的最高領導職務數十年之久。

天時、地利、人和是人們走向成功的基本要素。毛澤東在這三個方面都有別人不曾具有的優勢。他出生於19世紀末,成長在20世紀.這是中國發生根本變革的時代,時代需要英雄,時代造就了英雄。毛澤東是時代的弄潮者。

人們走向成功,既需要有利的客觀環境。更離不開主觀努力。毛澤東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奮鬥的一生,拼搏的一生。強健的體魄、高尚的道德情操、完美的人格、獨特的性格、和諧的人際關係、科學的工作方法,這一切一切,都是毛澤東走向成功的必要條件。

人類要繼續前進,我們的事業要繼續進步,人們需要更多的成功。正因為這樣.我們研究毛澤東的成功智慧,更具有特殊的意義。我們可以借鑑毛澤東的成功智慧,在未來少走彎路,更快捷地走向成功;我們可以學習毛澤東的成功經驗,讓我們的事業取得更大的成功:我們可以從毛澤東的成功智慧中吸取養分,把事業,把人生推向新的高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