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德祖

毛德祖,南朝宋大將,河南滎陽人。此人本是東晉大將,名臣王鎮惡舊部,屢建功勳,在劉裕率領下取洛陽、滅後秦,他可都參與了,洛陽城就是他給打下來的,論本事,可與沈田子、沈林子、傅弘之並論,可惜史書對其記載較少。

毛德祖(359年?—423年),南朝宋大將,河南滎陽人。此人本是東晉大將,名臣王鎮惡舊部,屢建功勳,在劉裕率領下取洛陽、滅後秦,他可都參與了,洛陽城就是他給打下來的,論本事,可與沈田子、沈林子、傅弘之並論,可惜史書對其記載較少。
劉裕一生北伐南征,可以說,打出了晉人的志氣,自西晉以來的奢靡頹廢之氣,至此為之一掃,令胡馬再也不敢輕易向南。大士族總攬朝政的局面,也被其打破,庶族自此登上歷史舞台。只可惜,後繼乏人。劉裕一死,劉義符登基,是為宋少帝。北魏拓跋嗣就知道了,立刻下令發兵取江南,宋魏之戰就此拉開。
魏將奚斤先攻河南滑縣,也就是滑台,422年12月,終於拿下滑台,緊接著,兵逼虎牢關。虎牢關守將就是毛德祖。他一見北魏軍寇城,不慌不忙,布置防守,北魏軍幾次攻關,全給揍回去了。對於魏軍來說,虎牢不下,洛陽難達。奚斤等人一看不行,忙派遣大將於栗磾領兵三千,屯於河陽。河陽,也就是今日的孟州地區,此地南臨黃河,過河,就可直達洛陽,看來,是要繞過虎牢關。毛德祖見敵軍想繞過虎牢,便派將軍竇晃領兵在黃河南岸拒敵。但竇晃不敵栗磾,北魏軍殺過黃河,繞過虎牢關,直撲洛陽,洛陽失守!加之山東戰場也告失利,劉裕滅後秦、南燕之功,至此損失得差不多了。洛陽、山東已失,南朝的君臣一合計,眼下最危險的,是東邊。洛陽丟了,還有荊州,山東丟了,那再往下就要到安徽了,過了安徽,就是首府建康,所以先救東邊。立刻派遣檀道濟、王仲德等人,率軍北上山東爭奪青州一代。而河南虎牢關這兒則沒有援軍到來。
奚斤、公孫表二將猛攻虎牢關不止,卻連日不下,北魏主拓跋嗣著急,又派鄴城人馬入河南相助,打得越加火爆。毛德祖急了,他開始挖地道。他先令人將地面掘開,一口氣,挖了有七丈之深,然後往城外掘,共掘了六條地道,令壯士四百人鑽入敵後,突然發難,連殺魏軍數百,燒毀工程用具,而後潛回城內。第二天,毛德祖士氣高昂,發兵出城,大戰公孫表(奚斤正在接收許昌,布置各項管理措施)。兩軍大戰一天,正白熱化,誰知奚斤突然自許昌回來了,與公孫表合力共戰,毛德祖戰敗,損失一千餘人,繼續守衛虎牢關。
後毛德祖用計離間奚斤和公孫表,奚斤以為公孫表通敵,殺了公孫表。宰了公孫表,魏主拓跋嗣不再閒著,先派親信頂替公孫表,而後親自率軍到了虎牢關附近,將虎牢關的水源大部分掐斷。毛德祖本以為殺了公孫表,敵軍的壓力會減輕,誰知反倒更重,此時他漸漸明白,這早已不是局域性戰爭,他正在以一己之力對抗半個北魏的兵力。下一步該如何?走還是留?戰還是降?思索再三之下,他毅然下定決心:血戰到底。虎牢關水少了,戰士大窘,拓跋嗣令人猛攻了三天,結果除了又死一大批之外,虎牢關巍然不動。 
拓跋嗣大怒,令在山東一帶徘徊的叔孫建移軍河南,與奚斤共攻虎牢。城中的毛德祖,日子越來越難過。水,越來越少,兵員,沒有補充,傷員,只能看著死去,敵人,越來越多,事到如今,毛德祖只能
憑一個信念支撐下去:多殺幾個。 
他令人在虎牢關內,又築了三層圍牆,以作內城,魏軍攻破外城,德祖領兵入內城,三層內城被攻破兩層,德祖督守最後一層,寧死不降。他手下將士人數漸少,為防魏軍偷襲,日夜瞪著雙眼,時間久了,好多人都生了眼病,卻依舊士氣高昂。
且慢,關於虎牢關的水,我一直在說“少了”,卻從來沒說“沒了”,拓跋嗣掐斷關中水源,我也只是說“大部分掐斷”,卻從來未說“全部掐斷”,這是為何?
這就是虎牢關能一再支持的原動力。原來關內,還有口井。
虎牢關地勢十分險要,此處南面便是嵩山,北面便是黃河,關隘建在崇山峻岭之上,乃為雄城,居高臨下,易守難攻,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由於地勢高,很容易被人掐斷水源,所以歷代守關者都非常注重飲水的問題,關內早就有一口井,深達四十丈,直通山底下的地下水源,故此,拓跋嗣雖然斷了關內的大部分水源,卻一時無法斷絕此井。
毛德祖等人,全仗著這口井活著。悲壯的一天終於來到了,井水斷了。
拓跋嗣可不傻,他看關內的人總是活蹦亂跳,心中大疑,找來四周的土人一問,果然,關內有井!問準了方位,拓跋嗣也夠狠,命令北魏軍,隔著大山,給我開鑿。
井在山上,深達四十丈,井體貫穿山體,拓跋嗣令人鑿開山體,掘地道直通井體。鑿了好幾天,還真就給他鑿通了,拓跋嗣大喜,令人將井道阻斷,自此關內的人再也打不上來水,虎牢關內,徹底沒了水。
毛德祖眼睛都紅了,可又有什麼辦法?渴倒了一大片,本來就沒幾個人有戰鬥力了,這下子更要命。偏此刻北魏軍又來攻打,毛德祖強忍饑渴,領兵惡戰,戰鬥過後,南朝軍口渴如燒,無一滴水入喉,乾到什麼程度?受傷的士卒,居然不流血!
北魏軍明白,虎牢關差不多了。
幾日後,又是一輪猛攻,關隘終於陷落,毛德祖被俘。別說,就這種情況下,成功突圍者竟還有兩百人,可見這部分南朝軍的戰鬥力。
北魏軍也沒好到哪裡去,除去戰死的,水土不服得病身亡的,占了十之二三。
有人說北魏軍圍了虎牢這么久,既然叔孫建都能從山東趕往河南,那檀道濟怎么不趁這段時間趕去救毛德祖呢?
檀道濟兵力有限,他不敢。非但他不敢,當時可以去救毛德祖的,足有三路南朝軍,他們都不敢。
毛德祖被俘後,寧死不屈,被殺。此公之節烈,不下於歷代任何一個忠貞之士。可嘆史書中竟未給其專門列傳。我曾遍查史料,才在宋書中的一個小小的角落裡,發現了對他的一系列簡要介紹。實在不知何故對此公如此輕視。毛德祖死時年已六十五,戎馬一生,也算對得起自己的職業了。
————————————————————————————————————————
摘自天涯論壇煮酒論史版塊 “電腦前的紅椅子”所著大作《洪荒妖孽——五胡十六國戰記》一文(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