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劍珊

毛劍珊,女,從事聚變電漿物理和實驗研究,是電漿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榮獲中國科學院1985年、1990年科技進步三等獎。

基本信息

個人榮譽

於2002年“三·八”婦女節之際,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此前,在 2000年榮獲安徽省“十佳女科技工作者”和安徽省“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2001年榮獲安徽省第三屆“江淮十大女傑”(名列首榜)和安徽省“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

個人簡介

毛劍珊同志196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系。1974年以來一直在科研第一線從事聚變電漿物理和實驗研究,是電漿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榮獲中國科學院1985年、1990年科技進步三等獎。1996年以來毛劍珊從各種不同渠道申請到多項科研經費。多次參加國際會議,多次獲國際會議資助,並多次在大型國際會議上,作口頭學術報告。

個人經歷

1990年-1993年,毛劍珊應邀赴美國德克薩斯州聚變研究中心工作。物理學家Perry Philips博士在對她的評語中寫道:“毛劍珊的貢獻是極為重要和有生氣的,她是一位當之無愧的,具有很高的主動進取精神的物理學家”。毛劍珊從事的診斷工作是德克薩斯州聚變研究中心自己研製的難度最大的一項診斷設備。由於她成績突出,被授予由德克薩斯州州長親自簽發的“德克薩斯州榮譽公民”榮譽稱號和證書。雖然德克薩斯州聚變研究中心的所長和Perry Philips博士一再邀請她留下繼續工作,但她表示自己的事業在中國,要為祖國的聚變事業貢獻力量。毛劍珊回國後,提出有創新的前沿性課題,積極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她先後負責承擔了五項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996年和1998年毛劍珊曾兩次赴俄羅斯·庫爾恰托夫研究所、核聚變中心,簽訂了國際合作項目“HT-7超導托卡馬克雷射湯姆遜散射診斷”。用雷射湯姆遜散射法測量電漿電子溫度是世界公認的最準確的測量方法,也是一項難度極大的診斷系統。國外先進聚變研究所要建成這樣一套系統至少要花幾年的時間,耗資幾百萬美元。1999年10月由毛劍珊研究員負責主持,爭取到了中國科學院與國家外專局盧嘉錫基金的支持,在與俄羅斯·庫爾恰托夫研究所、核聚變中心的國際合作中,她帶領全組同志,通過日夜緊張奮戰,克服了各種各樣的困難,僅用三個多月時間和四萬多美元和二十多萬人民幣,就在合肥電漿所HT-7超導托卡馬克聚變裝置上完成了雷射湯姆遜散射儀的安裝調試,實驗取得一次性的成功,並獲得了很好的實驗結果。在HT-7超導托卡馬克裝置上還首次成功使用了多次反射光學系統,大大增加了散射信號的強度。她出色地完成了與俄羅斯·庫爾恰托夫研究所核聚變中心的國際合作項目,受到了俄羅斯專家的高度評價和讚賞。毛劍珊研究員作為第一作者與美國德克薩斯州聚變研究中心的Perry Philips教授聯合發表了一篇有創新意義的學術論文。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資助下,2000年10月毛劍珊在第42屆美國電漿年會和第10屆國際電漿物理大會上的學術論文受到同行專家的興趣和好評。毛劍珊研究員還與俄羅斯庫爾恰托夫研究所、美國通用原子能公司(DIII-D托卡馬克裝置)、美國德克薩斯聚變研究中心進一步商討合作的議項。她除了完成所承擔的科研任務外,還為電漿所吸引青年骨幹、引進國外專家,培養人才及科普宣傳等方面積極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她說只要是對電漿所發展有利的事,她都會積極熱情地、竭盡全力地去做。她特別能吃苦,任勞任怨。她多次獲獎,但從不張揚,仍然始終如一地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獲得大家的好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