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義的崛起

毛主義的崛起

《毛主義的崛起》是2013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美雷蒙德·F·懷利。

內容介紹

本書在充分占有原始資料的基礎上,從思想演進和政治變動兩個維度詳細敘述了1935年至1945年間本書稱之為“毛主義”的毛澤東思想形成、發展,直至成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的歷史過程。

作者拓展了中共思想史的討論,清晰地勾畫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潮從瞿秋白到陳伯達,再到毛澤東本人的漸進軌跡,從而闡明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毛澤東思想之間的淵源關係。

本書還通過描述毛澤東與陳伯達在延安的人際互動與思想交流,充分展示出陳伯達在構建和宣傳毛澤東思想中的突出作用。

總之,作者認為:毛澤東思想的崛起,既與中共內部政治、思想發展的走向相關,也受國內外政治環境的影響;既是毛澤東本人親力親為的結果,也是黨內一部分知識分子擘劃與宣傳的產物。

作者介紹

雷蒙德·F·懷利(Raymond F. Wylie,1941- )

美國里海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博士(師從著名毛澤東研究專家斯圖爾特·施拉姆)。1965年至1967年曾來中國訪學。

主要著作:《中國:農民革命》(1972)、《毛主義的崛起:毛澤東、陳伯達及其對中國理論的探索(1935-1945)》(1980)、《命運與共:美日關係》(合編)(1989)。

作品目錄

第一章 導言:探尋中國道路
第二章 發展中國的馬克思主義(1935-1937)
第三章 走向“毛澤東神話”(1937-1938)
第四章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1938)
第五章 先知的崛起(1939-1940)
第六章 挑戰與回應(1940-1941)
第七章 毛派的整黨(1942)
第八章 “毛澤東思想”的勝利(1943)
第九章 中共黨史的重構(1943-1944)
第十章 勝利的大會(1945)
第十一章 結論與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