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懷特

Hill High City

基本信息

信息

比爾-懷特(BillWright)
姓名:比爾-懷特
英文名:BillWright
國家:非裔美國人
出生日期:1936年
出生地:密蘇里州堪薩斯城
職業:高爾夫業餘球員
大學:西華盛頓大學

榮譽:

第一個贏得USGA賽事冠軍的非洲裔高爾夫球員!

簡介

1936年比爾-懷特(BillWright)出生在密蘇里州堪薩斯城,是第一個贏得USGA賽事冠軍的非洲裔高爾夫球員!

高壇經歷

1936年比爾-懷特(BillWright)出生在密蘇里州堪薩斯城,1948年,他們全家搬到BeaconHillneighborhood附近;他的父親羅伯特是一個郵遞員,他的母親瑪德琳是一個教師。這是一個狂愛高爾夫球運動的家庭,他們經常晚飯後在後院練習高爾夫!
比爾-懷特在FranklinHighSchool開始學習高爾夫,高中畢業時他已經是西雅圖地區最好的年輕高爾夫球手。懷特在1959年的美國業餘高爾夫公共球場錦標賽(U.S.AmateurPublicLinksChampionship)的決賽中,戰勝來自佛羅里達州傑克遜維爾市(Jacksonville)的弗蘭克-坎貝爾(FrankCampbell)獲得冠軍,成為第一個贏得USGA賽事冠軍的非洲裔高爾夫球員!
在他之後,只有兩個黑人球員獲得過USGA賽事冠軍:一個是1982年業餘常青賽冠軍的奧爾頓-杜洪(AltonDuhon);另一個就是泰格-伍茲了,他將青年賽、業餘賽、公開賽的冠軍獎盃統統收入囊中(分別三次)。
當年只有23歲的他還只是西華盛頓大學(WesternWashingtonUniversity)大二的學生,以149桿的成績將將闖入在丹佛市韋爾郡高爾夫球場(WellshireGolfCourse)舉行的比洞賽。輕巧的帆布包里只裝了12支球桿:1支開球桿、1支4號木、9支鐵桿和1支推桿。
由於種族問題,懷特不得不忍受來自各方面的排擠,在高爾夫賽場上也是如此。一次他參加西雅圖市業餘賽(SeattleCityAmateur),在一輪拿下68桿後居然被無故踢出比賽,沒有任何組織對此做出解釋。作為場上唯一一名黑人球員,懷特很清楚自己為什麼不受歡迎。
然而,懷特並不喜歡想起這些痛苦的記憶。相反,他總喜歡回憶那些令人愉快的往事。由於在公共球場錦標賽(PublicLinks)上獲得冠軍,懷特直接獲得在科羅拉多州舉行的美國業餘賽的入場券。其他來自華盛頓的選手無一例外都是白人,他們拒絕和懷特乘坐同一架班機,也不和他一起練球。
正當形單影隻的懷特認為他肯定是要最後一個開球並獨自打完全場時,一個儀表非凡的長者走過來並問他是否願意和他們三人結伴練球。這個人就是小查爾斯-艾文斯(Charles“Chick”Evans),1916年美國業餘賽和美國公開賽的雙料冠軍;另外兩個分別是:迪恩-貝曼(DeaneBeman),後來的PGA巡迴賽專員,還有傑克-尼克勞斯(JackNicklaus),當年那場比賽的冠軍,後來成為他那個時代最偉大的球員。後來,艾文斯還邀請懷特一同參加宴會並安排他在主桌自己旁邊的位置就座,同在一桌的還有沃克杯賽成員以及多位前冠軍。宴會過程中,那些華盛頓球員似乎也有些接受他了,紛紛前來和他握手。“(艾文斯)作為‘高爾夫先生’卻能如此費心保護我,”提起艾文斯時,懷特說,“這在我的一生中都罕有發生。”
1961年,懷特又一次躊躇滿志地走上了德克薩斯州帕比林克斯賽(Publinx)的賽場,卻遺憾地止步半決賽,但是他很快就把失利拋到九霄雲外。
“如果我沒有輸,就肯定趕不上第二天我在芝加哥舉辦的婚禮了。”懷特說。他和妻子茜塔(Ceta)已經攜手走過了47年的歲月。懷特在20世紀60年代早期正式轉為職業球員,但因為收入有限無法全力投入PGA巡迴賽。因此,他還在洛杉磯瓦茨區(Watts)的學校當過老師,包括1965年的種族騷亂時期。
20世紀60年代這段時間,懷特只是偶爾出現在巡迴賽的賽場上。為了能有個穩定的收入,他在南加州管理著幾家汽車經銷商。只要他一有機會就會參賽,還曾經參加了5屆美國常青公開賽(U.S.SeniorOpen),其中就包括1983年在科羅拉多州恩格爾伍德地區的櫻桃山鄉村俱樂部(CherryHillsCC)舉行的那場比賽。
時至今日,種族對立的態勢已經發生轉變,但是過程仍留有一些遺憾。令懷特感到失望的是,罕有黑人球員能夠步其後塵。從1995年開始,他便擔當起致力於高爾夫事業的另一個角色,在埃爾塞貢多高爾夫俱樂部(ElSegundoGolfClub)的湖泊球場(TheLake)擔任高爾夫教練,這是一座近鄰洛杉磯國際機場的9洞球場。沒課時,懷特每天依然要打四“大桶”球,以保持他引以為傲的高超球技。懷特說:“高爾夫讓我永遠年輕。”

相關信息

在1964年,《民權法案》獲得了通過。它的通過一部分是由於向甘迺迪致敬,一部分則是出於對黑人,尤其是黑人青年日益加深的不滿和日趨嚴重的衝突狀態的關注。這個法案力圖結束所有公共場合的種族隔離。
《民權法案》第201章第1節:所有人都有全然而平等的權利享有貨物、服務、設施、特權、福利以及在任何地方的住宿,不得因為種族、膚色、宗教信仰和民族而被歧視或隔離。不過羅伯特·賴特告訴他的兒子直到1968年,俱樂部仍然實行歧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