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蓋茨家族傳

比爾·蓋茨家族傳

《比爾·蓋茨家族傳》講述了提到比爾·蓋茨,必讓人想到微軟;同樣,提到微軟,必讓人想到比爾·蓋茨。比爾·蓋茨創造了一個無法複製的微軟帝國的神話。“每張書桌上會有電腦,每個家庭會有電腦,每台電腦都用微軟產品”,這就是蓋茨當初從哈佛退學創辦微軟時懷揣的夢想。如今他的夢想實現了,微軟成功了,而蓋茨又開始了生命中的新旅程:從世界最富有的人轉型為世界最大的慈善家。從成功學的角度分析,蓋茨的成功絕對離不開家族的力量。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比爾·蓋茨家族傳比爾·蓋茨家族傳
《比爾·蓋茨家族傳》比較詳盡地講述了蓋茨及微軟的成長,道出了蓋茨的成功與他的家族千絲萬縷的聯繫;除去道道光環,從而給讀者展示了一個真實的比爾·蓋茨及其家族畫像。

作者簡介

何怡男,曾出版《比爾·蓋茨全傳》、《經濟教父格林斯潘傳》、《大帝國的黃昏》等。2002年起,致力於西方經濟人物的研究與解讀工作。2005年始,開始對西方經濟人物家族史進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

編輯推薦

《比爾·蓋茨家族傳》,比爾·蓋茨他是一個天才,20歲開始領導微軟;31歲成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億萬富翁;37歲成為美國首富;39歲那年一舉超越美國股票大王沃倫·巴菲特成為世界首富;53歲離開微軟投身慈善事業。這一切都集中在比爾·蓋茨一個人身上,是不是有些不可思議?他的成功除了機遇和必不可少的勤奮外,是不是還應該有些為人所不知的因素?他超高的智商是否來自家族遺傳?當他擁有億萬家產後,他的家族成員的生活狀態是什麼樣的?後來又是出於何種信念,他退出江湖,將580億美元的個人資產“裸捐”,從而全身心轉到慈善事業?

目錄

上篇 父系的旗幟
第一章 西雅圖,美國最聰明的地方
不可思議的“老三”
這裡“盛產”天才和富翁
西雅圖人誓與微軟共進退
第二章 律師蓋茨:最擅長“揮霍”財富
忙碌的財富“看管人”
一對父子,一個模子
為客戶而工作
第三章 祖父:好交際的高個子
人脈圈是創業中的蓄水池
團隊造就歸屬感
化敵為友,和諧勝過一切
第四章曾祖父:一個另類的淘金者
一夜暴富的誘惑
超常的市場嗅覺帶來甜頭
掌握信息是制勝的法寶
實戰經驗與學歷,到底哪個更重要
第五章他們,憑什麼百年不倒
地球之外的未來投資——購買火星計畫
創新:該出手時就出手
離破產只有18個月,怎么辦
勤奮是蓋茨家族的硬道理
中篇 母系的輝煌
第六章 推動搖籃的手推動世界
外祖母,循循善誘
母親,給兒子的太多了
做一棵禿丘中的橡樹
與無數隻青蛙接吻
比爾·蓋茨最不能等的三件事
第七章 最先贊同蓋茨退學的人
不要錯過外面世界的精彩
創業者貴在有眼光
只做第一,不做第二
沉靜的賭徒
第八章 永遠走下去的馬克斯韋爾金融王朝
“二八定律”激發每個員工的潛能
牆裡“斗”,牆外才能“香”
鯰魚效應
第九章 你不能休息,否則永遠休息
每個成員都不安分
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後發制人
勤奮和敬業是成事之本
大膽預見,高效執行
向上,永無止境
下篇 比爾·蓋茨:坐在世界巔峰的人
第十章 世界首富是這樣煉成的
高科技沙場的搏擊
爭做市場第一名
一生只選了一把椅子
不遺餘力,挖掘商機
第十一章 天才管理家:有繼承,更有超越
他們都有鷹一樣的眼睛
媽媽,您從來不說我比別人差
領導力真的是天生的嗎
第十二章 背後的女人
斯特凡妮讓蓋茨大跌跟頭
巴菲特說:“蓋茨需要梅琳達”
安·溫布萊德:上帝給他的第三件禮物
第十三章 夢幻家的現實生活
“矽片和軟體”打造豪宅
投資健康,聰明人的理財
第十四章 告別微軟,繼續生命中的下一個階段
蓋茨退休,財經界了不起的大事
蓋茨欣賞什麼樣的人
為Google失眠
比爾·蓋茨留給微軟什麼
還會上演“王者歸來”嗎
第十五章 他們,比血緣更有力量
保羅·艾倫:蓋茨的左臂
史蒂夫·鮑爾默:蓋茨的右臂
露寶:比爾·蓋茨的秘書兼“母親”
微軟無法複製
序言
一個富可敵國的人,他的經歷充滿了傳奇色彩,而他的家族更是讓人好奇。幾乎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會對比爾·蓋茨產生興趣,他創造了一個連他自己都無法複製的財富神話,構建了一個空前的科技帝國。也許一個人的成功是由他自己的健康成長和努力奮鬥決定的,但從成功學這一角度來看,家族的力量絕對不可忽視。
能夠孕育比爾·蓋茨的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家族?比爾·蓋茨的成功除了機會和必不可少的勤奮之外,是不是還應該有一些為人所不知的因素?家族是否給他以精神或者物質上的支持?他超高的智商是否來自於家族的遺傳?他的冒險精神和創新精神是後天形成的還是與生俱來的?當他擁有億萬家產後,他的家族成員是何狀態?微軟集團里有多少人是比爾·蓋茨的家人?他的家族成員對他這個世界首富有何看法?公之於眾的比爾·蓋茨家族的資料非常罕見,而這更提高了人們對比爾·蓋茨家族的興趣。
比爾·蓋茨的熱衷者們曾經多方收集他的資料,並進行了深入的了解和研究,他們發現,比爾·蓋茨是一個非常善於利用自身的優勢去抓住身邊機遇的人。所以,他成功了。任何人第一次看到他的財富路線圖,都會為之瞠目結舌。
20歲,開始領導微軟。
51歲,成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億萬富翁。
57歲,成為美國首富並獲得國家科技獎章。
39歲,一舉超越美國股票大王沃倫·巴菲特而成為世界首富。
然而,這並非是他財富增長路線的終結,這一路線還在繼續延伸。
在無上榮耀與輝煌的光環之下的比爾·蓋茨到底是什麼樣子?任何人都想知道他成功的秘訣;他跌倒後重新站起來的經驗教訓;他經年累月與人與物周鏇所摸索出來的黃金法則;他在關鍵時刻力挽狂瀾的精神支持。
這一切,都集中在比爾·蓋茨一個人身上,是不是有些不可思議?一個聰明的人面對這繁華世界,將會在思考和探索中走出自己的未來,如果在人生之初,沒有一個能夠對他進行言傳身教的良好的家庭環境,極易在人生的旅途中迷失自己的方向,虛度光陰。
比爾·蓋茨也不可能例外。
從他後來執掌微軟帝國的作風與手段來看,他繼承了蓋茨家族的冒險精神與創新思維,他繼承了這個家族每一個成員身上的每一處優點,並且將它們發揮到了極致。蓋茨家族的成員在過去100多年時間裡取得了大部分美國人無法達到的成就,而比爾·蓋茨正是站在先人們奠基的土地上,鑄就了後人無法逾越的輝煌神殿。
這個家族至今仍是不太為公眾熟知,或許是比爾·蓋茨的盛名之下,任何成就都會黯然失色;或許,蓋茨家族根本就不需要世人的矚目,在他們看來,造就了比爾·蓋茨,就是他們最高的榮譽。
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比爾·蓋茨家族的這些成員吧,也許他們是第一次為世人所知,但從蓋茨身上,我們能看到他們的影子。他們默默地站在蓋茨的背後,守望著微軟帝國和屬於他們的理想年代。
文摘
第一章 西雅圖,美國最聰明的地方
不可思議的“老三”
1955年10月28日晚上9點剛過,改變人類財富歷史的一刻到來了。在美國西北角臨太平洋的西雅圖市的“瑞典人醫院”里,日後登上財富之巔的比爾·蓋茨出生了。比爾·蓋茨的真名叫威廉·亨利·蓋茨第三。比爾·蓋茨的父母給了他一個“老三”的愛稱。長大以後,蓋茨也被人稱作“小比爾”,後來他主要用“比爾·蓋茨”這個名字。比爾·蓋茨從小就活潑可愛,是個快樂的孩子,鄰居們都很喜歡他。
比爾·蓋茨的出生是很平凡的一件事,但從美國社會歷來的財富觀念來看,他日後成為青年創富偶像比爾·蓋茨,卻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在美國歷史上,以前從未有過一個人是依靠自己的發明所獲得的智慧財產權而成為財閥的。長期排名美國財閥集團前兩位的摩根集團和洛克菲勒集團的創始人J.P.摩根和約翰·洛克菲勒都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發家前一個是投機商,另一個是普通的商販。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對鋼鐵一竅不通,但全美幾乎所有的冶金專家都被他羅致在麾下,幫助他開創事業。因此,美國社會歷來的觀觀念是:知識分子自己不能成為財閥,只能憑自己的才智幫助別人成為財閥。直到比爾·蓋茨的出現徹底打破了這種觀念。
蓋茨家族所有人都沒有想到,這個“老三”在幾十年後會成為全球首富。他們更想不到的是,“老三”的首富之名還打破了美國歷來的財富觀念。
比爾·蓋茨功成名就後,美國當代著名詩人廖茲在《西雅圖的名字與黑色鬱金香》里對這位天才大加讚賞道:
黑色鬱金香在藍色的天空下搖曳,
匆匆而過的行人將要隨風而逝。
美麗的西雅圖肥沃的土地上盛開著智慧的花朵,
他的名字如同“維納斯”一樣飄向遠方。
隨著比爾·蓋茨之名飄向遠方的則是蓋茨家族成員的名字。蓋茨家族是早期殖民者的後代,比爾·蓋茨的父親是一個進取心很強、有遠大抱負的律師。他做過華盛頓州律師協會的主席,還出任過全美律師聯合委員會的主席。他穩重老成、德高望重,在法律界口碑極好。比爾·蓋茨的母親瑪麗則“一直是這個家的中心人物和驅動力”。她性格溫和、舉止典雅,處事卻不乏果斷利落。比爾·蓋茨出生後,她就不再去學校教書了,而是留在家裡照顧孩子。不過她對社會工作依然懷有極大的興趣,在西雅圖歷史和發展博物館擔任了義務講解員,常去各地方學校為學生們講解當地文化和歷史。同在教育界一樣,她在社交界也享有極高的聲譽。
但是,蓋茨的父母在對待比爾-蓋茨的名字上似乎並不怎么重視,比爾的出生證上的名字同父親相同,即威廉·亨利·蓋茨。到比爾·蓋茨這裡,這個名字已經被蓋茨家族使用了四代。儘管實質上是蓋茨第四,可比爾·蓋茨從未如此自稱,他選擇了“3”作為自己名字後面的數字。這大概是由於蓋茨的外婆艾德萊的緣故,這位老太太非常喜歡玩牌,而“3”這個數字一直是她的吉祥數字。所以,她總叫比爾為小威廉·蓋茨第三。
小蓋茨天生好動,這樣的孩子往往都是精力旺盛之人。據說在嬰兒時期,比爾就喜歡在搖籃里有節奏地搖晃的感覺。長大些後,他又在一匹玩具木馬上體驗到了搖晃的快樂。這個獨特的習慣他一直保持至今,甚至傳染給了微軟公司的成員。微軟公司的經理們在開會時,一大群人坐在靠椅上一邊討論,一邊同總裁一起搖搖晃晃,這已成了微軟公司的一大景觀。這種奇特的景觀看起來怪誕異常,令人不解,但是,它卻恰恰體現了比爾·蓋茨的個性所在。在這搖搖晃晃中,比爾·蓋茨締造了財富傳奇,締造了微軟神話。
當然,比爾·蓋茨的成功離不開他的家族,但這還不全面。或許“人傑地靈”才更好地解讀了他成功的奧秘。
談起美國,我們比較熟悉的城市是舊金山、洛杉磯、紐約、華盛頓、波士頓乃至“賭城”拉斯維加斯等,至於偏處美國西北角的中等城市西雅圖,甚至有相當部分的美國人對它的了解都不多。
早在6000年以前,西雅圖一帶就有印第安人居住了。白人到這裡定居,開發土地、建立城市,只有140多年的歷史。1851年11月13日,一名29歲名叫阿瑟·丹尼的人帶領了包括婦女、兒童在內的27人,經過艱難跋涉,從美國中西部來到人跡罕至的西雅圖最西端的阿爾凱角。在他之前,曾經有白人到過西雅圖一帶,但都沒有在這裡定居下來。阿爾凱角的北、西、南三邊環海,冬季既寒冷又潮濕,而且岸邊石崖壁立,船隻難以停泊。第二年,他們被迫向東遷移到了一個不足4萬平方米的小島上,這個地方位於現在的西雅圖市先鋒廣場一帶。在當時,這裡只是一個荒涼的海島。阿瑟·丹尼帶領人搭起木棚,砍伐樹木,從海灣運出去銷售。當地的印第安人酋長西雅斯給了這些處境艱難的白人許多幫助,為了感謝這位好心的酋長,阿瑟·丹尼把這裡命名為西雅斯,後來由於傳播中的口誤,遂變成了西雅圖。而阿瑟·丹尼也被後人尊稱為“西雅圖之父”。
1897年,美國的阿拉斯加掀起淘金熱,淘金者多經西雅圖往返,使得這裡的發展一日千里。在20世紀初,西雅圖的人口已逾數萬。1914年巴拿馬運河通航,1917年建成了連線普吉特灣與華盛頓湖的運河,西雅圖的進出口貿易開始蓬勃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西雅圖成為發達的工業城市。
正如比爾·蓋茨不可思議的輝煌一樣,西雅圖這座城市本身就是不可思議的。
這裡“盛產”天才和富翁
西雅圖擁有古老的冰川、活躍的火山和終年積雪的山峰,同時也擁有海洋、湖泊、溫暖的港灣和運河,整個城市被原始森林包圍覆蓋。它不但擁有美國的天才首富,也培育了最偉大的吉他手。它既是微軟的軟體和波音飛機的展示館,也是搖滾樂手的聖殿。
在西雅圖,常常能感到生與死的衝突。這裡的自殺率與舊金山不相上下。1994年,成立於西雅圖的全美最優秀的搖滾樂隊——涅盤的主唱庫爾特·科本自殺,使西雅圖的搖滾神話和其作為全球搖滾樂之都的地位在突然誕生後不久,又突然消失。在陰雨連綿的氣候中、在充滿神性的自然中、在天堂般的山環海抱中,一些因追問而困惑的西雅圖人作出了一種最簡單的選擇。
但更多的西雅圖人還是信奉這句話——“因為我們要死很久,所以要好好地活著”。由此可知,西雅圖的大部分人還是生活的熱愛者,正因為熱愛生活,他們才創造出了西雅圖這座城市。
西雅圖的崛起開始於19世紀後半葉,在這一時期,西雅圖的發展超越了太平洋西北部所有其他城市。西雅圖不僅擁有有利的地理位置,而且它的公民有著積極進取的精神,這種精神被後人稱之為“西雅圖精神”。“西雅圖精神”是19世紀後半葉西雅圖市民經久不變的特徵,“人們天天都聽到這種精神,談論它,相信它的價值並促其實現”。可以說,西雅圖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這種“西雅圖精神”。而這種“西雅圖精神”是以市民們百折不撓的進取精神、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創造精神以及齊心協力的團結精神為主要特徵。在這種精神之下,西雅圖市民逐漸建起了與重要的鐵路幹線相連線的運輸線,使西雅圖與華盛頓州內陸的經濟聯繫得到很大加強。西雅圖人還千方百計利用外界市場的資本,發展城市的經濟、文化事業。經過努力,終使西雅圖從美國西北部的一個偏僻小鎮一躍而成為太平洋西北部最大的城市。
20世紀80年代,“西雅圖精神”得到了充分的體現。當地政府決定建設先進的文化藝術設施,作為經濟發展的動力之源和吸引人才企業的魅力之源。
20世紀90年代,西雅圖市、金縣(西雅圖市在該縣轄區內)、華盛頓州政府和私營部門共同投資,在西雅圖市中心大舉興建文化藝術設施。這些設施給西雅圖帶來了巨大的商機。據統計,僅1992年一年,西雅圖的文化藝術活動就帶來了2億多美元的收入。
現在,西雅圖已經擁有了航空大廠波音公司、軟體巨頭微軟公司和電子商務網站亞馬遜,西雅圖及周邊地區(後來被稱為“大西雅圖”)的高科技產業得到了飛速發展。西雅圖脫胎換骨,一舉躍升為美國航空製造、電信、IT、生物技術、環保科技、貿易物流的中心,吸引了全世界的投資目光,成為美國西北部最重要的商業科技重鎮。
眾多公司將總部設在西雅圖,與這裡優美的自然風光不無關係,而更重要的一點是西雅圖對人才的重視。西雅圖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準備修建一座體育館,體育館建成後,將會擋住原來可以從教職工餐廳窗戶能夠欣賞到的雷尼爾峰的景色。訊息傳出後,立刻引起了教授們的反對。該校教授的工資比美國教授平均工資水平要低20%,教授們之所以願意接受較低的工資,完全是出於留戀西雅圖的湖光山色,於是教授們紛紛抗議,最後校方只好妥協,取消了建設體育館的計畫。於是有人說,華盛頓大學教授的工資,80%以貨幣形式支付,而20%則是由美好的環境來支付。教授們為了美好的景色而犧牲更高的收入機會,被華盛頓大學經濟系的教授們戲稱為“雷尼爾效應”。
在這樣一個有著卓越性格特徵的城市裡,出現一些非常之人自然是意料之中的事了。而這個城市的古怪也為這些意料之中的事增添了一些必要的信息。這裡一年中有7個月整日小雨,冬天的太陽下午3點鐘就開始落山;人們說這裡在街頭上行走的人和紐約的行人不同,他們衣著古怪卻怡然自得。
這裡是電影《西雅圖夜未眠》的拍攝地,到處可見這部享譽全球的電影的海報。
在這裡,威廉·波音和克萊德·埃斯特維爾德兩人在1916年成立了波音公司。到如今90多年來,它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民用和軍用飛機的生產基地。
在這裡,傑拉德·鮑德溫和戈登·波克於1971年在帕克市場內開設了第一家星巴克咖啡店。從此以後,那個綠色的人魚圖案遍布世界各地,成為小資們膜拜的圖騰。
在這裡,最偉大的吉他手吉米-亨德里克斯誕生並從這裡開始流浪。
在這裡,20世紀80年代末,“搖滾樂之神”庫爾特·科本和涅盤樂隊建立了他們的搖滾天堂,搖滾樂拿起了衝鋒鎗,而西雅圖是他們最光輝的戰場。
在這裡,素瓜米希族印第安酋長西雅斯守候著這片生他養他的土地,當抗議美國政府和白人強行侵占印第安人居住的故鄉的時候,他發表了著名的演說詞《西雅圖的天空》:“你們怎能把天空、大地的溫馨買下?我們不懂……我們印第安人,視大地每一方土地為聖潔……白人死後漫遊星際之時,早忘了生他的大地。印第安人死後永不忘我們美麗的出生地。因為,大地是我們的母親,母子連心,互為一體。”
這是一座充滿極限的城市——那些自然的美麗和人類的天才幻想。它讓你安靜,也讓你沸騰。
正是在這裡,比爾·蓋茨和保羅-艾倫於1975年成立了微軟公司。在此後不到30年的時間裡,它開發著各種軟體,同時實現並領導著人們的想像。
這裡還有太空針塔,它位於市中心,是1962年為世界博覽會所建,占地0.3平方公里,高185米。其造型就像是一個飛碟立在細細長長的金屬塔頂端,整體設計非常前衛,正符合當年博覽會迎向未來的主題。站在上面可以360度俯瞰西雅圖的街景。
這裡有西雅圖美術館。館裡長期展出印第安藝術文化,它包括了北美地區最好的土著民間藝術品創作,如面具、圖騰、手工藝雕刻品等,其數量和品質堪稱是全美第一。美術館門口有一座著名的電動勞工雕塑,這座由鋼鐵和鋁製成、加了電動馬達的黑色金屬勞工雕塑,作為城市勞動者的象徵,24小時不停地勞作著。
世界暢銷書《魚》里的故事就發生在西雅圖的帕克市場。這個始建於1907年的帕克市場,最初是西雅圖農民和漁夫們自發建立的農貿交易市場。1970年,西雅圖政府以“髒、亂、差”為由要拆除這個市場,為了保護這座城市的歷史記憶,西雅圖人舉行了一次募捐活動,自行對市場進行修葺和加固。後來,人們在市場外面建起了一個金豬造型的銅製儲錢罐,以紀念西雅圖人的這次公益行動。金豬的名字叫Ractlel。
這一募捐活動現在成為西雅圖一年一度的地方節日,每年的這個時候,西雅圖的街頭到處都是豬,這些豬的臉都有點像Rachel,憨厚中帶點狡黠,但豬的身子都獨特,有的豬身上五彩斑斕,是標準的塗鴉作品;有的豬背著一張麵包片,腳下也是一張麵包片,被做成三明治的樣子(最有意思的是,它腳下的麵包片裝上了輪子,變成了豬自己的玩具,它很開心地在玩);還有的豬渾身畫滿了各國國旗,且用小國旗組成了“WorldPeace”(世界和平)的字樣,表明它正在謀求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這群豬雖然數量眾多,卻並不擾民,倒像是一支文明之師,露宿在西雅圖人的屋檐下。在街頭展覽幾個月後,到秋天它們會被全部拍賣掉,從街頭消失。
這就是西雅圖,一個只要有信心就可以平步青雲的地方。不知道這樣一個地方是否對兒時的比爾·蓋茨產生過重大的影響。但有一件事絕對不能忽視。
20世紀60年代,也就是比爾·蓋茨剛懂事的時候,西雅圖仍然是個依賴自然資源的城市,以漁業、木材、加工、採礦為主。然而就在這個時候,西雅圖的學校已經開始讓學生自主地使用計算機。要知道,這是一項影響深遠的舉措,即使是最為發達的美國,在當時能有如此遠見的城市也不多見。這正是西雅圖“盛產”天才和富翁的奧秘所在。
同樣地,西雅圖能有今天,也是那裡的富翁一手締造的,無數的富翁為這個城市作出了卓越的物質貢獻。比爾·蓋茨自然是其中之一,他投資建立圖書館,而他的搭檔保羅·艾倫則興建了搖滾音樂博物館。舊的聯合車站也被保羅·艾倫買下並且出資興建一座全新的漂亮車站,新的西雅圖體育館也有保羅·艾倫的贊助款。UPS快遞公司在西雅圖起家,後來UPS創始人的後代把當初建設公司的地皮捐給市政府,建成瀑布公園供公眾休閒。
西雅圖人誓與微軟共進退
西雅圖人見證了比爾·蓋茨和微軟的歷史。
1975年,微軟誕生。此時,微軟僅有1種產品、3名員工,年收入僅為16000美元。
1995年,微軟成為世界矚目的巨型高科技公司,擁有產品200多種,年收入達60億美元,雇員17800多名。
1997年,微軟在研究開發上投入了20多億美元,推出了Windows95作業系統。
同年,微軟和網景公司在網際網路瀏覽器領域展開了激烈的競爭。微軟為搶占市場份額,將其“探索者”(IE)瀏覽器與Windows95捆綁出售,從而使網景的市場份額從近90%跌至50%,微軟的市場份額則猛增至36%。這一舉動招致網景公司強烈不滿,也引起美國法務部的注意。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