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脆弱症

“母子脆弱症”,家長的脆弱表現會連累孩子,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

定義

“母子脆弱症”,又稱“母子脆弱綜合症”,是母親與孩子共有的一種心身性疾病,是一種與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相伴生的現代文明病。這種病主要表現為母親對孩子不僅在身體上而且在生活上都過分關注、擔憂,一味地溺愛、保護孩子,使得孩子獨立生活能力很差,對母親及家庭過分依賴,逐漸形成懦弱、憂鬱、膽小的個性。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心理素質很差,難以有所做為,甚至不能適應社會。醫學上把這種表現稱為“母子心身綜合徵”。

患者

“母子脆弱症”中的母親,大多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識,甚至有較高的學歷,但常有性格內向、憂鬱、多愁善感、優柔寡斷、患得患失、心理素質不穩定等特點。同時,她們對周圍發生的任何事情都很敏感,而且固執、心胸狹窄,看問題太主觀。她們對醫學知識也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思維較呆板,喜歡鑽牛角尖。這些母親往往對孩子日常生活中出現的一些細微變化大驚小怪、喋喋不休,甚至心神不定、驚慌失措。

表現

患“母子脆弱症”的母親往往非常敏感,許多事情會讓她們大驚失色,驚恐不已。

倘若孩子患了感冒,或有輕度的腹瀉,即使她們明知這是一些小毛病,但還是焦慮不安,惶惶不可終日。不僅不讓孩子上幼稚園或學校,而且腦子裡出現了許多“併發症”:如發熱會不會發展成肺炎,會不會損害大腦、影響智力?腹瀉會不會加重,並造成孩子脫水,是不是應該馬上給孩子輸液……她們忙著翻閱醫學書籍,或到處尋醫問藥,弄得全家人都很緊張。

嚴重者甚至在上班時間突然想到孩子清晨有些發熱,體溫38℃,馬上就放下手中的工作急忙趕到幼稚園去看望孩子,害怕因高熱而引起驚厥;也有的母親擔心孩子在馬路上發生車禍或者出現別的意外事故,因而不許孩子外出活動。更有甚者,白天活蹦亂跳,健康無恙的孩子已經安睡了,母親還放心不下,惟恐孩子在睡眠夢中“猝死”,整夜睜大眼睛,時刻注視著躺在自己身旁可愛的孩子是否氣息尚存,平安無事。

危害

母親的這種負面情緒勢必影響孩子的心理和情緒:
一方面,由於經常處於緊張和恐嚇狀態之中,孩子變得膽怯、懦弱、孤僻和乖張,情緒不穩定,心理素質差;
一方面,母親對孩於百依百順,過分溺愛,這不僅會便孩子害怕艱苦,好逸惡勞,事事依賴別人,而且會使孩子生活能力甚至生存能為都很欠缺,無法承受生活中出現的哪怕是很小的波折和壓力。

應對

防止“母子脆弱症”的發生關鍵在於母親,有“脆弱”表現的母親們,應該想方設法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通過不斷地學習和實踐,學會用科學的方法培養和教育孩子。
1.母親不能溺愛孩子,對孩子生活中的日常瑣事,也不要管束過嚴,應該給孩子留下一些活動的小天地,使他們從小鍛鍊獨立自主的能力。
2.對孩子的關心和照顧要與對他們嚴格要求統一起來,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孩子正常的心理發育,培養孩子活潑開朗的性格,提高他們對社會和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