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丘儉

毋丘儉

毋丘儉,字仲恭,河東聞喜人。毋丘儉是曹魏中後期的軍事將領,先後在幽州和淮南擔任統帥,曾經隨同司馬懿平定遼東,也隨同司馬孚救援合肥新城。毋丘儉指揮的著名戰役有:攻打公孫淵的戰役,結果失敗。攻打高句麗的戰爭,滅亡了該國。毋丘儉在淮南用郭太后的名義發動叛亂,反對司馬師,聯合文欽統兵向西,鄧艾、諸葛誕等斬其使者,配合司馬師指揮的主力迅速鎮壓了毋丘儉的叛亂。毋丘儉被張屬所殺,他的兒子毋丘宗等四人和文欽逃亡吳國。太康年間,天下統一後毋丘宗回朝,任零陵太守,子毋丘奧任巴東監軍、益州刺史。

毋丘儉,字仲恭,河東聞喜人。毋丘儉是曹魏中後期的軍事將領,先後在幽州和淮南擔任統帥,曾經隨同司馬懿平定遼東,也隨同司馬孚救援合肥新城。毋丘儉指揮的著名戰役有:攻打公孫淵的戰役,結果失敗。攻打高句麗的戰爭,滅亡了該國。毋丘儉在淮南用郭太后的名義發動叛亂,反對司馬師,聯合文欽統兵向西,鄧艾、諸葛誕等斬其使者,配合司馬師指揮的主力迅速鎮壓了毋丘儉的叛亂。毋丘儉被張屬所殺,他的兒子毋丘宗等四人和文欽逃亡吳國。太康年間,天下統一後毋丘宗回朝,任零陵太守,子毋丘奧任巴東監軍、益州刺史。

概述

毋丘儉毋丘儉字仲恭,河東聞喜人也。父興,黃國中為武威太守,伐叛柔服,開通河右,
名次金城太守蘇則。討賊張進及討叛胡有功,封高陽鄉侯。入為將作大匠。儉襲父爵,
為平原侯文學明帝即位,為尚書郎,遷羽林監。以東富之舊,甚見親待。出為洛陽典
農。時取農民以治宮室,儉上疏曰:“臣愚以為天下所急除者二賊,所急務者衣食。誠
使二賊不滅,士民飢凍,雖祟美宮室,猶無益也。”遷荊州刺史。
青龍中,帝圖討遼東,以儉有乾策,徙為幽州刺史,加度遼將軍,使持節,護烏丸
校尉。率幽州諸軍至襄平,屯遼隧。右北平烏丸單于寇婁敦、遼西烏丸都督串眾王護留
等,昔隨袁尚奔遼東者,率眾五千餘人降。寇婁敦遣弟阿羅槃等詣闕朝貢,封其渠率二
十餘人為侯、王,賜輿馬繕彩各有差。公孫淵逆與儉戰,不利,引還。明年,帝遣太尉
司馬宣王統中軍及儉等眾數萬討淵,定遼東。儉以功進封安邑侯,食邑三千九百戶。
正始中,儉以高句驪數侵叛。督諸軍步騎萬人出玄菟,從諸道討之。句驪王宮將步
騎二萬人,進軍沸流水上,大戰梁口。宮連破走。儉遂束馬縣車,以登丸都,屠句驪所
都,斬獲首虜以千數。句驪沛者名得來,數諫宮,宮不從其言。得來嘆曰:“立見此地
將生蓬篙。”遂不食而死,舉國賢之。儉令諸軍不壞其墓,不伐其樹,得其妻子,皆放
遣之。官單將妻子逃竄。儉引軍還。六年,復征之,宮遂奔買溝。儉遣玄菟太守王頎追
之,過沃沮千有餘里,至肅慎氏南界,刻石紀功,刊丸都之山,銘不耐之城。諸所誅納
八千餘口,論功受賞,侯者百餘人。穿山溉灌,民賴其利。遷左將軍,假節監豫州諸軍
事,領豫州刺史,轉為鎮南將軍。諸葛誕戰於東關,不利,乃令誕、儉對換。誕為鎮南,
都督豫州。儉為鎮東,都督揚州。吳太傅諸葛恪圍合肥新城,儉與文欽御之,太尉司馬
孚督中軍東解圍,恪退還。
初,儉與夏侯玄、李豐等厚善。楊州刺史前將軍文欽,曹爽之邑人也。驍果粗猛,
數有戰功,好增虜獲,以徼寵賞,多不見許,怨恨日甚。儉以計厚待欽,情限好洽。欽
亦感戴,投心無二。正元二年正月,有彗星數十丈,西北竟天,起於吳、楚之分。儉、
欽喜,以為己樣。遂矯太后詔,罪狀大將軍司馬景王,移諸郡園,舉兵反。迫脅淮南將
守諸別屯者,及吏民大小,皆入壽春城,為壇於城西,歃血稱兵為盟,分老弱守城,儉、
欽自將五六萬眾渡淮,西至項。儉堅守,欽在外為游兵。

東征

公孫氏敗亡後,遼東諸郡盡入魏手。當時魏正忙於與吳、蜀的戰爭,內部司馬氏與曹氏又斗得正歡,無暇回顧。高句麗東川王又開始頻頻入寇,攻打遼東幾個小城,獲得一些小勝。高句麗大臣沛者得來絕食死諫,勸國王不要惹惱大魏,招來亡國之運,東川王哪裡聽得進去。

果然,不久吳蜀方面戰事稍息,魏國派毋丘儉東征,以報高句麗侵寇之仇。公元246年,毋丘儉帶領魏軍步騎萬人,東出玄菟郡,向高句麗進發。高句麗東川王親自率領步騎2萬餘人迎敵至沸流水,戰魏軍於梁口(註:今通化市江口村)。兩軍對陣,以死相搏,魏軍以方陣迎敵。東川王被打得大敗,魏軍斬首數千級。

東川王率少數殘軍狼狽逃回,據守堅固的丸都城。毋丘儉圍城後,見山城的西北面山體陡峭,上面的守兵也不多,就採用避實就虛,正面佯攻,西北偷襲的戰法,選派一些身強體壯善於攀登的士兵,帶著兵器長繩,偷偷地順著山崖爬上去,先殺死上面的守兵,“束馬懸車”,攻破了丸都山城。據《三國志》所載,魏兵“屠丸都”,採取了燒光殺光的策略,唯獨對當初勸說國王不要侵犯魏國的沛者得來一家網開一面,“儉令諸軍不壞其墓,不伐其樹,得其妻子,皆放遣之。”

不久,毋丘儉再征高句麗,東川王奔買溝(註:今朝鮮鹹北會寧)。毋丘儉派玄菟太守王頎緊追東川王,過沃沮千有餘里,至肅慎氏南界,刻石紀功而還〔註:1904年毋丘儉刻石記功碑在吉林輯安被發現,現存於遼寧省博物館〕。東川王在逃亡中抑鬱死去。〔註:據《三國史記》載,高句麗以詐降計刺殺王頎,打敗魏追兵。此事不見於中國史籍。〕魏軍兩次征討,每次均俘獲高句麗人口數千,將他們遷入內地。

毋丘儉東征,是中原王朝對東北地區有史以來最遠的一次征討,魏之勢力遠至今俄羅斯濱海地區,原屬高句麗統轄的朝鮮半島嶺東穢貊地區,也歸入了樂浪、帶方二郡。高句麗幾遭滅頂之災,僥倖苟延殘喘了下來。以後四十餘年,高句麗不敢再向遼東入寇,並頻頻向魏、晉納表稱臣,雙方長期保持和平狀態。

譯文

大將軍統中外軍討之。別使諾葛誕督豫州諸軍從安風津擬壽春,征東將軍胡遵督青、
徐諸軍出於譙。宋之間,絕其歸路。大將軍屯汝陽,使監軍王基督前鋒諸軍據南頓以待
之。令諸軍皆堅壁勿與戰。儉、欽進不得關,退恐壽春見襲,不得歸,計窮不知所為。
淮南將士,家皆在北,眾心沮散,降者相屬,惟淮南新附農民為之用。大將軍遣兗州刺
史鄧艾督泰山諸軍萬餘人至樂嘉,示弱以誘之,大將軍尋自洙至。欽不知,果夜來欲襲
艾等,會明,見大軍兵馬盛,乃引還。大將軍縱驍騎追擊,大破之,欽遁走。是日,儉
聞欽戰敗,恐懼夜走,眾潰。比至慎縣,左右人兵稍棄儉去,儉獨與小弟秀及孫重藏水
邊草中。安風津都尉部民張屬就射殺儉,傳首京都。屬封侯。秀、重走入吳。將士諸為
儉、欽所迫脅者,悉歸降。儉字甸為治書侍御史,先時知儉謀將發,私出將家屬逃走新
安靈山上。別攻下之,夷儉三族。欽亡入吳,吳以欽為都護,假節、鎮北大將軍、幽州
牧、譙侯。

相關詞條

三國三國人物歷史 戰爭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