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閣

語出:(1).殿堂樓閣。《漢書·王莽傳下》:“夏,蝗從東方來,蜚蔽天,至 長安 ,入 未央宮 ,緣殿閣。” 唐 元稹 《春分投簡陽明洞天作》詩:“榮光飄殿閣,虛籟合笙竽。” 元 劉祁 《歸潛志》卷十三:“樹木叢陰中,殿閣屹然四五所。” (2). 宋 代大學士皆帶殿閣銜,以崇其資望,如 集賢殿 、 右文殿 之類。 明 清 兩代,大學士為內閣長官,仍以殿閣名入銜,如 明 之 中極殿 、 建極殿 、 文華殿 、 武英殿 、 文淵閣 、 東閣 ; 清 之 保和殿 、 文華殿 、 武英殿 、 文淵閣 、 東閣 、 體仁閣 等。故宰執又通稱為“殿閣”。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 順治 十五年,改內三院為內閣,其大學士俱加殿閣銜。”

基本信息

殿閣
拼音:
解釋:1.殿堂樓閣。 2.宋代大學士皆帶殿閣銜�o以崇其資望�o如集賢殿�p右文殿之類。明清兩代�o大學士為內閣長官�o仍以殿閣名入銜�o如明之中極殿�p建極殿�p文華殿�p武英殿�p文淵閣�p東閣;清之保和殿�p文華殿�p武英殿�p文淵閣�p東閣�p體仁閣等。故宰執又通稱為"殿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