殼牌集團

殼牌的起源是英荷兩家母公司的聯合,使它成為最具有國際性的主要石油司。 英荷殼牌石油公司是1907年由英國殼牌運輸貿易公司和荷蘭皇家石油公司合併而成。 殼牌石油公司是世界第二大石油公司,僅次於美國埃克森石油公司。

英荷殼牌集團簡介

殼牌集團點擊查看大圖
荷蘭皇家殼牌集團公司,簡稱殼牌公司,其組建始於1907年殼牌運輸和貿易有限公司與荷蘭皇家石油公司股權的合併。以眾多標準衡量均堪稱全球領先的國際油氣集團。此後,該集團逐漸成為世界主要的國際石油公司,業務遍及大約130個國家,雇員人數約10萬人。合作夥伴非常廣泛。它是國際上主要的石油、天然氣和石油化工的生產商,在30多個國家的50多個煉油廠中擁有權益,而且是石油化工、公路運輸燃料(約5萬個加油站遍布全球)、潤滑油、航空燃料及液化石油氣的主要銷售商。同時它還是液化天然氣行業的先驅,並在全球各地大型項目的融資、管理和經營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殼牌集團1998年運行銷售總額(稅後)940億美元,總資產1110億美元,是全球最大的10家公司之一。該集團1999年銷售總收入達1497億美元,利潤為85.8億美元。它在全球任何地方都把健康、安全和環保標準及遵守集團的經營宗旨放在首要地位,並注重當地員工的培訓和發展。
殼牌的起源是英荷兩家母公司的聯合,使它成為最具有國際性的主要石油司。今天,殼牌集團在許多國家有業務往來,比其他任何石油集團都多;有國際員工約5700名,超過其他任何公司。殼牌集團是世界上最大的跨國投資商,其品牌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品牌之一。
殼牌集團對發展業務有長遠目光。殼牌在許多國家有超過百年的經營史,具有長期合作關係的合作夥伴遍布各個領域。殼牌的許多項目(無論上游還是下游)投資規模都相當大,並且運營周期長達幾十年,為此殼牌建立和使用複雜遠景規劃技術研究未來的發展。英荷殼牌石油公司是1907年由英國殼牌運輸貿易公司和荷蘭皇家石油公司合併而成。殼牌石油公司是世界第二大石油公司,僅次於美國埃克森石油公司。主要經營石油、天然氣、化學製品、煤炭和金屬業務。按資產總額計算,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製造業公司,按儲量計算則是世界上最大 的石油公司。年銷售額的將近一半來自歐洲,約四分之三來自美國。九十年代以來,從銷售額、利潤額到資產總額,公司一直在〈幸福〉雜誌所列世界最大工業企業排行榜中名列前茅。
公司是在經營國外石油及其他商品貿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此,早在公司成立之前,國外業務就已經占公司銷售額的絕大部分。在兩個公司合併之後其實力得到進一步加強,並在美國立足,從而將其業務擴展到了全球。二戰後公司繼續在海外擴張業務,這段時間公司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東南亞、中東還有非洲國家。石油危機來臨時,公司被迫配合石油輸出國組織減少石油供應,而且,公司在開發中國家的相當一部分企業被國有化,公司受到極大衝擊。為解決困境,公司實施了大規模的經營多樣化計畫,購買了一些煤炭和金屬企業。同時加緊了國內北海地區油氣資源的勘探開發工作,而公司一再與南非保持密切的商貿聯繫卻開罪了美國消費者和國際輿論,公司這些舉動被人們紛紛指責為公然違反聯合國的禁運決議,其產品也遭到抵制。儘管如此,公司還是繼續在世界各地開展業務,並對公司經營結構進行了合理化改組。危機後公司又將經營目標擴大到非石油輸出國,化學製品業也得到發展,1990年在新加坡的催化裂化廠開始生產,1990年和1991年在日本和澳大利亞的催化重整爐開始生產。1991年與另外一家公司合作在泰國勘探新油田,與中國達成協定在廣東省建煉油廠。目前公司在美國、瑞士、新加坡和日本等34個國家擁有煉油廠,在美國、法國、巴西、阿根廷和新加坡等地擁有化學品製造業務,在南非和澳大利亞等國擁有煤炭業務,在巴西和哥倫比亞等國擁有各種金屬礦業業務。
殼牌公司為了應付各種風險,採用了一系列大舉措:
公司在組織管理方面奉行簡政放權的原則,保證業務公司具有足夠的靈活性。殼牌石油公司長期以來主要按地理位置來安排公司的組織結構。公司建立四個洲一級的地區總公司,而且在有關國家或地區建立分公司。每個分公司都要從事勘探開採、煉油、銷售等業務,總部的後勤服務部門負責向分公司提供法律、財務、信息以及其他各項服務,這樣分公司往往要接受多部門多層次的管理和領導,於是公司與1995年對傳統的矩陣結構進行調整,這次調整的主要內容是按公司的主要業務範圍建立商業組織,從過去按地區和部門多頭管理轉變為按業務範圍直接進行管理,目的是讓下屬分公司的主管在享有更大自主權的同時必須對本公司的經營狀況直接負責,從而確保公司經營戰略得以實施和對下屬公司實行有效的管理和制約的同時能最大限度的發揮一線企業主觀能動性。

相關條目

企業 世界五百強 煉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