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逸

殷逸(1919~1944),男,原名殷朝法,訪仙鎮塘里村人。曾任中共南通縣警衛團團長,抗日烈士。2015年8月,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基本信息

生平事跡

殷逸幼年喪父,在叔父家長大。考入黃墟師範學校,在校期間,結識了許多進步青年和愛國之士,閱讀了大量革命書籍,積極追求革命真理。

1937年“八一三”淞滬戰役後,目睹江南大片國土相繼淪陷,無辜百姓被屠殺,毅然投筆從戎,回鄉參加管文尉、梅加生等領導的抗日自衛武裝隊伍。最初,擔任軍需工作。和梅加生等人自己動手創辦小農場生產糧食。為籌集資金,給部隊購買槍枝彈藥,他回家動員母親賣掉一部分田地。

1938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0年春,殷逸任新四軍蘇皖支隊第二營營長,戰鬥中身先士卒,並善於用兵,被當地民眾譽為“孤膽英雄”。同年冬,新四軍蘇北指揮部三縱隊挺進(南)通、如(皋)、海(門)、啟(東)地區,隨部駐紮在南通縣。不久,調鹽城抗大分校學習,並任大隊長。

1942年秋,學習結束後,調任南通縣警衛團參謀長。到職後,他分期分批組織基層幹部輪訓,加強部隊正規化建設,提高部隊的戰鬥力。

1943年4月,反日、偽“清鄉”鬥爭開始,殷逸與梁靈光周一峰等一起,領導當地軍民進行艱苦卓絕的鬥爭。不久,任南通縣警衛團團長,部隊指戰員認真總結第一期反“清鄉”鬥爭的經驗和教訓,進一步加強部隊的建設。當日軍重新集結兵力對縣團主力和黨政機關重點進攻時,迅速組織當地區鄉武裝,全面開展游擊戰爭,組成精幹短槍隊,擾其後方,襲擊敵人心臟,打亂了敵人的部署。

1944年4月26日,南通縣委、縣政府和縣團機關駐在兵房東南七管。中午,兵房據點出動日、偽軍20多名,喬裝成下海漁民,突然偷襲機關駐地。他得知這一情況,率隊立即組織反擊,同時組織機關安排撤離。在激戰中,殷逸英勇犧牲。

獲得榮譽

2015年8月,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