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七E

殲七E

殲七飛機是我國航空工業於60年代初期仿製前蘇聯的米格-21F-13飛機,首先由瀋陽飛機工業公司仿製成功的機種。1964年以後,殲七飛機轉成都飛機工業公司生產。殲七E是在殲七II飛機的基礎上改進的。該機於1987年10月立項,1990年5月首飛,至1992年7月完成全部試飛科目,1993年設計定型,現已裝備部隊使用。

80年代後期,中國人發解放軍空軍根據現有裝備情況和我國航空工業的發展水平,提出了對殲七II飛機進行改進的構想。主要要求:提高飛機中低空機動格半能力,增大續航時間,縮短起飛滑跑踉,增加空對地火力,在未來電子戰環境中有一定適應能力。並要求改進後的飛機仍保持價格便宜、機動活和使用維護方便等特點。
殲七飛機是我國航空工業於60年代初期仿製前蘇聯的米格-21F-13飛機,首先由瀋陽飛機工業公司仿製成功的機種。1964年以後,殲七飛機轉成都飛機工業公司生產。成都飛機工業公司在一種原型的基礎,循序漸進,改進改型成功了具有不同特點和用途的飛機,實現了一機多型,形成了殲七系列。成飛公司先後試製了殲七I、殲七II、殲七III(與成都飛機設計所合作研製)、殲七A、殲七B、殲七M、殲七MG、殲七E等。
殲七E是在殲七II飛機的基礎上改進的。殲七II是1979年設計定型的,後來陸續成批裝備部隊,成為我國空軍主力機種之一。1984年國慶節,在北京舉行的盛大閱兵中,35架殲七II飛機以5機編隊的隊形,同其它機種一起飛越天安門廣場,接受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檢閱。
關於殲七E飛機的主要改進,歸納為5個方面。一是將原三角機翼改為雙三角機翼,並裝有前後緣機動襟翼。這一設計是西北工業大學沙伯楠教授為主提出來的,屬國內首創。為完善這一獨特的設計,共進行風洞試驗10000余次,為確定飛機的氣動特性、飛行載荷等提供了有效的參數。二是增加發動機推力,降低油耗,將原渦噴七已發動機換裝為渦噴十三F發動機,更換後,全加力狀態推力,提高了7.5%,最大狀態耗油率有所降低.三是更新機載電子設備,殲七E飛機加裝了平顯武器瞄準系統、大氣數據計算機,換裝了航姿系統、無線電羅盤、信標接收機、無線電高度表、超短波電台等,加掛高性能空空飛彈,四是增加武器外掛能力,在機翼上左右各增加一個外掛點,最大外掛能力增加到1.66噸,增強了對空對地火力。五是進行增強飛機的可靠性、維護性的改進,增加了壓力的加油系統、液壓系統採用密閉加油,發動機採用煤油起動系統,以及對平屬和副翼載荷機構進行設計改進等。
殲七E在中低空、亞跨音速機動性能方面,比七II飛機有較大幅度的提高,穩定盤鏇過載提高29%;起飛、著陸性能改善幅度為12-36%;最大航程增加17-44%。殲七E飛機保持了殲七飛機輕、小、廉的特點,適於裝備部隊。
該機於1987年10月立項,1990年5月首飛,至1992年7月完成全部試飛科目,1993年設計定型,現已裝備部隊使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