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去來兮--隱逸的文化透視

隱逸,孔子如是說無道則隱道的維護/善惡選擇/放言的反抗賢者避世明哲保身不等於苟且偷生/存身以成仁隱居求志待時關鍵在權變/蓄養而待,審時而動/雖無文王猶興第二章 ”/面對羈和籠的覺醒恬淡寂寞,虛無無為隱身到隱心/卸除責任逍遙遊不以天下害其生以冷漠保身/阻斷心志的發動/在無奈世界中活得精采第三章 深度參與與經世實學隱居中的“變容”/矯時弊的建設/言在一時,效在身後三個領域的不朽功勳政治/倫理/文化第五章

內容介紹

本書通論歷代隱逸,提出了隱逸五要素:正義、自由、待時、生存、冷漠,同時力求放隱逸到中國文化大系統中看其產生與流變,探究它對中國社會各方面的影響,將社會的巨觀和心理的微觀相結合,用現代意識詮釋古代的歷史文化。

作者介紹

張立偉,男,四川重慶人,1955年生。1982年在武漢大學獲文學學士學位,1988年在西南師範大學獲文學碩士學位。曾在西南師範大學,重慶師範學院任教,現為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室副研究員。著作有《折衝尊俎――三國外交與現代公關》,《選擇――自由?秩序?》等。並有文史哲方面的論文四十餘篇。現主要研究文化傳播、公共關係。

作品目錄

作者序
第一章 隱逸,孔子如是說
無道則隱
道的維護/善惡選擇/放言的反抗
賢者避世
明哲保身不等於苟且偷生/存身以成仁
隱居求志
待時關鍵在權變/蓄養而待,審時而動/雖無文王猶興
第二章 隱逸,莊子如是說
無為有國者所羈
對權勢網羅說“不”!/對身外的軒冕說
“不!”/面對羈和籠的覺醒
恬淡寂寞,虛無無為
隱身到隱心/卸除責任逍遙遊
不以天下害其生
以冷漠保身/阻斷心志的發動/在無奈世界中活得精采
第三章 隱逸的類型
儒道隱逸的合流
思潮、行為、文獻/隱逸文化的摶成
忤世之隱
以正直抗議邪惡/以獨立抗議束縛/以抱負抗議環境
避世之隱
為生存而隱/因冷漠而隱/忤世與避世的區別/如何看潔身自好
世界是複雜的
高臥東山,山中宰相/為“終南捷徑”說句公道話
第四章 隱逸的貢獻
道德尊嚴與文化批判
隱逸頭上三把刀/在野異端/江湖文藝
不合作確立為權利
從應有權利到法定權利/相對的身心自由/合法的抗爭手段
人生道路的多元選擇
自知者明/自由心靈、自由時間、專業獻身/做官,幸耶否耶?
深度參與與經世實學
隱居中的“變容”/矯時弊的建設/言在一時,效在身後
三個領域的不朽功勳
政治/倫理/文化
第五章 冷漠傳統的形成
從處士橫議到好好先生
匹夫有責,匹夫無權/為避禍而冷漠/政治冷漠向存在冷漠泛化
由隱居悲酸而心遠
隱居大不易/以冷漠解憂/階段冷漠向存在冷漠遷延
玄風其涼
冷漠匯入玄學/性分有定的“理遣”
壺中天地
泛審美心境構壺/熱情移入壺中天/壺中天是英雄家
歸去來之後
隱逸文化的重大轉變/冷漠成避世之隱
第六章 積極因素的消解
處不應出
入山林而不返/排除入世之心/野人休誦《北山移》
超然無悶
無是無非的超然/刀槍不入的麻木/“相忘塵
世”還是“書生痛哭”?
清虛無為
子陵一釣多高興/卸去兩肩的責任/淘空自由意志
第七章 說朝隱
把不合作因素帶入合作
金馬門中/不在其位無以齊其政/九方皋相馬
夾縫中,漩渦外
難做正直人/以外郡為隱/在地方上乾番事業
要在“成天下之事”
破除仕隱對立/死天下事不苦成天下事/投劾何益耶?
混飯朝隱
混飯的要領/混飯成“大隱”/做事冷,做官熱
第八章 談遺民
義在哪裡?
道德熱情與理性審視/一時之義,古今通義/自陷泥潭機制
“不仕二姓”
強調君臣綱常/狂熱而害己害人/從狂熱到冷漠
義憤、責任、建設
亡國與亡天下/承擔當世之務/投身專業
第九章 反隱和尊隱
文武兩手的反隱
思想罪!獨立罪!/無法控制,不可預測/征隱不是尊隱
尊隱的背後
隱逸政策/界限不可逾越/尊隱對統治者有益/尊伯夷的特殊涵義
消融反對派的渠道
不是文採風流,不是笑話/立仗馬的榜樣/皇帝勸人當“漁父”/另一條入彀之道
主要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