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城教師進修學校

歷城教師進修學校

濟南市歷城教師進修學校,位於濟南市東部政治文化中心,1956年創建的函授師範學校,也是多種形式並存的教師培訓基地。

濟南市歷城教師進修學校創建於1956年,初名歷城縣函授師範學校,1981年更名至今。附設濟南市廣播電視大學歷城分校、歷城成人中專,並擁有一處附屬國小和多處實踐基地,近年又與電教站和教研室進行了資源整合,是多種形式並存的教師培訓基地。

歷城教師進修學校歷城教師進修學校

學校簡介

學校位於濟南市東部政治文化中心,坐落在華信路北首,西臨百年老校山大,東接濟南市高新技術開發區,地理位置優越,人文氣息濃厚。學校占地16.3畝,建築面積8120平方米。校園建築中西合璧,環境幽雅怡人,處處透出“現代化、書院氣、花園式”特色。

學校在半個世紀的發展歷程中,逐步確立了“服務於基層教育,促進區域教育發展”的辦學思想,凝聚成“峻德、篤學、尚真、勵志”的集體靈魂,升華出“鑄造師魂,傳承文明”的高遠目標。全體同仁勤學篤行,追求卓越,使學校的辦學水平實現了跨越式提升。

自2001年以來,學校分別榮獲省、市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先進單位,全省中國小教師自學助考先進單位,山東省師範教育科研組織進步獎,山東省教育科研先進單位,濟南市精神文明單位等各種榮譽稱號。

學校風光

歷城教師進修學校歷城教師進修學校
歷城教師進修學校歷城教師進修學校

名校長人選

谷長新歷城區實驗國小校長,濟南市優秀教師,濟南市先進工作者。

歷城教師進修學校歷城教師進修學校

格言:只有永遠面對太陽的生活,才是常新的。

相關文章:回歸人本-我的辦學觀

郭店中心國小李長泉

歷城教師進修學校歷城教師進修學校

榮譽業績

1999、2000兩年被評為濟南市優秀“園丁獎”

2001、10被評為歷城區教書育人先進個人

2004、2論文《有心自然有路》被中央教科所新課程培訓研究中心評為二等獎

2005、1被濟南市教育學會評為學會先進個人

2006、8在國家教育行政學院校長培訓班做典型發言:《讓學校成為師生嚮往的精神家園》

2007、1被評為歷城區“名校長”候選人

座右銘搭建人生成長的多彩舞

相關文章:淺談語文教學對學習方法指導的必要性

讓學校成為師生嚮往的精神家園

校本研修十法

校本教研是新一輪課程改革中教學研究方式的創新。校本教研是緊緊圍繞學校中教育、教學、管理等方面的問題進行研究,其核心是將學校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與研究密切地結合在一起,由廣大一線教師直接參與的教育研究。這就是專家所說的“基於學校,在學校中,為了學校”。由此可見,校本教研並不是要求教師脫離其教育教學實際,搞那些“假、大、空”的所謂“研究”。校本教研要求教師根植於自身的教育教學實踐,從中發現問題,提升為自身能夠解決並有一定研究價值的問題,尋找理論依據,著手研究,並將其研究成果用於改進和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從廣義上講,學校中的一切教育教學活動和現象都可以是校本教研的對象。就學校層面上講,可以圍繞學校存在的重大問題或共性問題,組織教師進行集體攻關,提高學校的整體教育教學水平。對教師個體而言,課堂教學與管理、學生教育與管理、備課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等難題、困惑都可以成為校本教研的對象。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校本不是一個孤立的概念,而是開放的概念。有人認為當教研重心下移到學校後,規模大、條件好、教師素質高的學校,才有能力開展校本教研。而農村學校規模較小、師資、辦學條件較差,無法有效的進行校本教研活動。我們認為,以校為本不是“一校為本”,校本教研不等於“本校教研”。規模小的學校可以以“校際聯動”的方式開展校本教研。只要是教師作為主體參與,只要是以學校層面問題為研究的對象,只要是在研究活動中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提高的活動都是校本教研。校本教學研究的主要方法有:

一、讀書研修法
讀書是教師專業成長最方便、最快捷、最有效的手段。讀書對教師來說更具有特殊意義。書籍是教師創新的源泉,書籍是學校中的學校。讀書讓教師超凡脫俗,讀書讓“經師”成為“人師”,讀書讓“庸師”成為“高師”。
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要重點讀好以下幾類書:
1.讀好教育報刊——及時了解教育同行在思考什麼、研究什麼。
2.讀教育經典一以史為鑑,反思自我,不斷創新。
3.讀專業書——跳出課本和教參的小天地,成為專業的行家裡手。
4.讀中小學生的書——細心品讀,走進學生的心靈。
5.讀人文書——開闊視野,豐富自我,使自己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文化人。
6.讀“無字”之書——廣泛採集課程資源,做創新型教師。

二、一人同課多輪法
一人同課多輪法就是讓同一教師連續多次上同一課,內容重複,但教學方法、教學行為卻不斷改進,不斷完善。具體程式一般為:1.選定教師。選定上課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由其獨立鑽研教材,獨立備課、上課。2.教研組聽課,並針對課堂教學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討論、研討。3.上課教師在大家研討的基礎上,吸取百家之長,形成新的教學方案,第二次上課。4‘上課教師與教研組成員再次研討、評課,指出進步的方面,分析存在的問題。5.上課教師再次修改教學方案,第三次上課。如此循環。
實踐證明,一人同課多輪法對培養青年教師,提高他們的教育教學水平,幫助他們解決教學中的問題,效果明顯。
 

三、多人同課循環法
多人同課循環就是教研組的教師同上一節課,內容一樣,但教師不一樣。具體程式一般為:l.教師獨立鑽研教材,獨立備課。2.第一個教師上課,其他教師評課。3.第二個教師針對第一個教師在課堂上存在問題改進的基礎上進行第二次課。4.第三個教師針對第二個教師的問題進行改進,上第三次課,如此循環。每次上課都是在教研組同伴共同參與、共同分析、研討、反思的基礎上進行的。
上課的過程就是不斷改進的過程,不斷進步的過程。多人同課循環法的優點在於它能夠讓教師切實感受到課例研究、同伴互助的意義和魅力,能夠激發教師對課堂教學境界的不斷追求。

四、同課異構上課法
教師專業知識有高低,經驗經歷不同,人生閱歷不同,對同一內容的課,各個教師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構思,不同的教法。一句話,教師之間有差異,差異就是***的資源。大家可以在比較中互相學習,共同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同課異構法的方法是:1.教研組共同確定相同的教學題目。2.由多個教師分別備課。3.教師上課,教研組集體聽課、評課。
同課異構法的好處在於教師可以在開放、多元的教學研究活動中,學習、借鑑他人的經驗和做法,有利於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和風格。

五、自我反思法
一名美國學者說“反思是教師成長的翅膀”。教師只有不斷反思,才能實現由經驗型向學者型轉變。促使自己對自己教學進行反思的方法很多。常見的有:
1.寫教學後記;
2.做課後小結;
3.搞課後專題研究;
4.課後向學生徵求意見,與學生座談;
5.用攝像機、錄音機錄下自己的一節課,課後反覆“推敲”;
6.寫教學日記;
7.同行共同研討。
無論哪一種方法,教師既要總結成功的經驗,又要找失敗的原因;既要記教學活動,又要記學生的學習情況;既要記自己的體會和感想,又要構想下一次教學。課後反思,雖然看起來點點滴滴,零零碎碎,但它來自自己的教學實踐,出自自己深刻的思考,是教師真切的感受,非常珍貴。只要有毅力,有恆心——教育教學研究及時、長期地堅持下去,日積月累,定能增強教學能力,提高教學教育質量,不斷完善自我,最終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

六、課題研究引領法
課題研究是教科研的核心和龍頭,也是校本教研活動開展的最重要的形式。開展課題研究,_:要堅持校本研究為主,緊緊圍繞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展開,要善於將教育教學的問題轉化為課題;二要堅持微觀研究為主,力爭小題大做,切忌大題小作;三要套用研究為主教師要不斷從備課中、從教學中、從學習研究中發現問題,認真思考研究這些問題,從中確定自己的研究課題這樣課題與本職工作結合起來,乾什麼,研究什麼,相互促進。四要堅持行動研究為主的方法。
課題可以由教師個人獨立完成,也可以以教研組和由幾個教師組成課題小組。課題研究的最終目的是提高教師素質,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從而提高教育教學成績。
課題研究的主要程式有:1.確定研究課題;2.設計研究方案;3.開展研究;4.總結研究成果;5.開發套用研究成果。

七、主題研討法
主題研討法是指從工作實際中篩選出教師最關心的或最困惑的教育教學問題,並組織教師進行專題研討,從而達到解決教育教學疑難問題,提升教師專業水平的目的。
一般程式是:
1.徵集、篩選問題。如何研究均始於問題,沒有問題就談不上研究。要通過多渠道徵集問題。徵集的問題必須是教師最關注和困惑的教育教學的熱點問題、重點問題、難點問題,必須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同時間是一定是教師最感興趣的問題。
2.主題研討的準備。一是參加研討的人員構成,要考慮研討的範圍、主題的內容及學校的具體情況,參加人員要有代表性。二是參加研討的人員一旦確定,要讓與會人員圍繞主題學習有關理論,參閱有關資料,寫成發言提綱。三是要選好主持人。
3.召開研討會。研討會要做到主題突出,切忌話題散亂;要做到聯繫實際,切忌空談理論;要逐步深入,切忌就事論事;要營造氛圍,激發研討欲望。
4.總結交流。研討會後,要及時進行歸納提煉,形成文字材料,分發有關人員,以達到點上研討,面上收益,成果共享的目的。

八、學術沙龍法
英國作家蕭伯納說:“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彼此交換還是一個蘋果;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彼此交換就是兩個,甚至是兩個以上的思想。”作為校本教研的學術沙龍是指學校可以根據教師的興趣愛好和工作需要,定期或不定期舉行各種形式的讀書報告會、教育教學經驗交流會、研討會。其目的是給教師創造一個相互交流的機會,共享教育教學的經驗和成果。學術沙龍可由學校組織,也可由教師自發組織,可以是同一學科的教師交流,也可以是跨學科的教師交流。
學術沙龍的基本程式是:1.確定學術沙龍的研討主題,明確活動的重點;2.沙龍的準備工作(包括發言人、主持人、地點、時間、形式等);3.會議召開,力求實效,給教師帶來實惠。4.做好會後的總結與拓展,使其在更大的範圍得以宣傳和交流。

九、專家引領法
雖然說校本教研是以學校教師為主體開展的,是圍繞“本校”的實際和問題進行的研究,但它不僅僅依靠本校的力量,還需有關專業研究人員的參與和引領。專家引領的實質是理論對實踐的指導,是理論與實踐之間的對話,是理論與實踐關係的重新構建。可以說,只有教育教學方面的專家的參與和引領才是校本教研向深入開展的保障。
專家引領的形式有:1.學術專題報告;2.理論學習輔導講座;3.教學現場指導;4.教育教學專業諮詢;5.教師座談。

十、案例研究法
所謂案例,就是事件,是對一個實際情景的描述。教育案例,就是對教育教學實際中發生的一個有疑難情境或某些決策行為的真實描述。它通過一個引人人勝的故事,向教師提供具體的背景、人物、場合、事件和結果。一個好的案例往往代表一類典型事件,蘊含著深刻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學技能,有利於教師分析和反思。內容上教育案例可以是學生學習中的有趣故事,可以是教育教學中遇到的突發事件,可以是師生交往中的經歷,也可以是教師、學生成長的經歷。
案例的採集和寫作過程不僅僅是記錄自己教育教學經歷,它可以使教師更為深刻地認識自己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促進教師對自身行為的反思,提升教育教學專業水平。同時,案例交流,為教師之間分享教育教學經驗、加強溝通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方式。

相關詞條

歷城第二中學
歷城第三中學
歷城第四中學
歷城第五中學
歷城第六中學
洪樓高級中學
歷城職專
歷城二職專
歷城三職專
歷城教師進修學校
歷城實驗國小
洪家樓國小
洪家樓第二國小
洪家樓第三國小
歷城雙語實驗學校
歷城區教研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