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聖廟

武聖廟

武聖廟,位於台灣省台北縣,創建於1760年。

基本信息

台灣省台北縣

台北武聖廟
道教廟宇。在台灣省台北縣新莊市新莊路三四○號。據《台灣寺廟大觀》記載:創建於清代乾隆二十五年 (1760),初為一座小祠廟,主祀關聖帝君;道光元年(1821)擴建為三進;鹹豐三年(1853)毀於人禍;同治七年(1868)得地方紳士捐助重建,後又有多次修繕。主要建築有正門、正殿、後殿、拜殿等;正門紅色,上嵌砸一百零八個銅珠,分別代表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正殿匾額、楹聯遍懸,殿內正中神龕供奉武身關聖帝君神像,左右陪奉文祀神關世子與武祀神周倉;後殿內列供歷代聖賢神位。
歷史記載
 根據記載,武聖廟是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由貢生胡焯猷所建,在鹹豐三年(1853年)新莊發生漳、泉械鬥事件時被焚毀,於同治七年(1868年)擴大修建,今列國家三級古蹟。
相關事件
 武聖的正殿奉祀關羽,左陪祀關平太子,右陪祀周倉將軍。關羽就是關公,信徒稱"關聖帝君",他是三國時蜀漢的大將軍,為人正義稟然、盡忠效主,後人稱譽關羽一生行事,五德兼備,五德指的是:" 千里尋兄日仁、華容釋
曹之義、秉燭達旦之禮、水淹七軍之智、單刀會之信 "。
關聖帝君允文允武、亦忠亦義,所以自宋朝以後,歷代帝王不斷的給予加封,把他視為武人的典範,為民間百姓所虔誠信仰。關公的神像威武、可敬,一手持青龍偃月刀,另一手拿著春秋經,符合他文武雙全的形象。
武聖廟的大門平常不隨便開放,只在農曆正月一日至三日、正月十一日至十五日、六月二十日至二十四日開啟,而在每年元宵節前後,廟前都會舉辦"擲炮台"活動,顯示民生安樂。
武聖廟的建築與其他廟宇最大不同地方是它的大門上不畫鬥神,原因是關聖帝君本身就是武藝高超的人,所以不須鬥神來保護,而不畫鬥神,大門上卻布置有 108顆的門釘,門釘原來的功用是在遮掩門板上的釘頭,現多做為妝飾用。而 108顆是九的倍數,九為最大的吉數,此種是遵循古制的門扇作法。

福州市武聖廟

位於福州市西洪路278號。建於清初,祀三國關羽。原廟宇有三個大殿,光緒間毀,只余大殿。50年代後,因擴建環城路和西洪車站、崗亭等,又拆掉大半,只餘一個殿身。坐南朝北,硬山屋頂,穿斗式木構架,面闊三間,進深二間,斗拱、掛落、雀替等雕刻精美。殿中有藻井,天花板彩繪,保存較好;另有一方雍正間刻關聖像青石碑,現已移於于山碑廊

福建省連江縣武聖廟

位於福建省連江縣透堡東門外。據民國縣誌載,原名武安行祠。始建於宋代,後圮。遺留有石浮雕青面龍一塊。清道光三年(1824年)重建。鹹豐九年(1859年)修葺,並在前座增設戲台、建路亭(因地處童井邊,又稱“童井亭”)。后座主祀關帝(關羽),亦祀趙玄壇、泰山等神。建築面積430平方米。1968年改作“透堡老區紀念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