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山道教

武當山道教

武當山道教是中國道教的一個重要組成,但同時又有著自己的鮮明特性。武當山是真武大帝的發祥聖地,他又使武當山成為中國的道教名山。武當山道教在崇奉的眾多神靈中,獨尊玄天真武上帝。玄帝披髮跣足、腳踏龜蛇,其封號加起來多達一百個字:混元六天傳法教主;三教祖師;三元都總管;九天游奕使;元天上帝;盪魔天尊等等。武當山道教尊奉他為“玄天真武上帝”。

歷史淵源

武當山又名太和山,

武當山道教真武大帝
道士們斷絕俗緣世慮,修真煉性所崇尚和追求的虛清環境。在中國道教史中有著突出影響的一些真人高道都曾在武當山修煉過。春秋的尹喜;漢朝的馬明生,陰長生。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到武當山修道者明顯增多。其中著名的有謝允、徐子平、劉懷道、劉虬、諸葛亮等。當時武當山已有“太和”、“仙室”等富有道教色彩的名稱。唐朝統治者自稱是老子(李耳)的後裔,扶持尊崇道教,使之成為三教之首。唐太宗李世民令武當節度使姚簡奉旨敕建五龍祠,首開武當山皇家敕建祠廟之先河。姚簡後來也成為著名的道士。據史載,唐代著名的“藥王”孫思邈、“八仙之一”呂洞賓均曾在武當山修道。呂洞賓的詩文《題太和山》仍留在武當山南岩宮中。

張道陵在鶴鳴山創立“五斗米道”而史稱道教誕生的那一天起,道教就把《道德經》奉為聖典,對“道”與“德”的概念範疇從宗教角度加以闡揚,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神學原理,並在此基礎上派生、演繹出教理教義。道教不僅使老子變成了神,而且幾乎繼承了漢民族原始崇拜中的所有鬼神,同時,在發展演變過程中,又創造出了許許多多的神魔鬼仙。武當山的宮觀中,道教崇拜的神濟濟一堂。一尊尊按照道教傳說塑造的神、仙祀像,造型上生動逼真。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東西南北四方都有神鎮守著。真武是鎮守北方的神。古人把北方星宿想像為龜蛇相纏的形象,稱為玄武。古書上記載:玄武,北方之神,龜蛇合體。據宋朝方田子編撰《太上說玄天真武本傳神咒妙經》記載,太上老君八十二化身為真武,黃帝紫雲元年托胎於淨樂國善勝皇后,於三月初三產母左脅降臨人間。王太子不願繼承王位,潛心會道,十五歲辭別父母進太和山修練。在絕壁的岩洞裡,太子苦修四十二年,於九月初九的清晨,得道升天。

“非真武不足當之”,太和山由此改名武當山。相傳,真武被五條龍捧擁著升天的時刻,天上散下的花朵象下雨一樣瀰漫山谷,樹林一起搖動奏出天國仙樂。如此仙天盛況,李白在一首神仙詩中描繪: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下來;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真武被人格化的一個典型情節是“鐵杵磨針”。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這個故事不僅以其深刻的哲理啟示激勵著後人,同時也在暗示著人們,真武是真實存在的,這位王太子如果不是紫氣元君化做一位老太婆以鐵杵磨針點化他,他將耐不住深山老林中的寂寞和風餐露宿的折磨而功虧一簣。

在宋代之前,道教就完成了真武從人到神的塑造。到了宋代,武當山本山的和傳入的許多教派在長期共處中,相互尊重,交參傳道,逐漸融合,形成了以崇奉真武為主要特徵的武當道教。

興盛發展

據史料記載,宋、元兩代,武當山已形成了相當規模的道教團體。元代前期的太和真人張守清就在武當授徒四千人。而每在真武出生和升天的紀念日,來朝山進香的民間信徒“駢闐輻輳”,就是說,在這天向武當山聚集的善男信女們象車輪的輻條一樣從四面八方向軸心匯攏。那時的武當道教建築也己是“廣殿大庭,高堂飛閣,宮宇巍峨”了。宋元兩代的道教建築大都毀於戰亂兵火。

武當山道教武當山道教

自宋代起,幾乎歷代的封建皇帝都極力推崇真武,扶植武當道教,以至到了明朝,武當道教從興隆走向鼎盛,武當山成了明朝全國最大的道場。

歷朝各代皇帝推崇真武,是因為真武升天后,道教傳說中的彼岸世界—天界裡,魔妖迭起,打鬥廝殺。元始天尊在天宮中說法傳道時,黑毒血光穢雜之氣都衝進了南天門。元始天尊盛怒之下,命真武鎮魔除妖。真武以其勇猛,率三十萬天兵天將一夜之間降伏了妖魔。“始判六天”就是對他那次出征戰績的評價。打那以後,元始天尊就命真武鎮守北方,並要經常下降到人間“普福生靈,操扶社稷”。這位維護天界秩序的猛將下降到人間自然也是保皇權、扶社稷的靈應之神。考察歷代封建皇帝對真武的封號,幾乎都少不了“保祚佑聖、護國定亂、社稷家神”等內容,這無疑從一個方面說明了真武在皇帝心目中的真正價值。

《真武經》開篇第一句是“當今皇帝萬歲萬萬歲”,以忠君為鮮明特徵的武當道教就是這樣從民間進入皇室。

明成祖朱棣奪取皇位後,把武當道教推上了頂峰。朱棣從建設武當道場的勘測設計,遣功臣貴戚現場督工,到武當道人如何修持等都親下聖旨。明永樂年間,通往武當天柱峰的一百四十華里的神道兩旁丹牆翠瓦,布滿了建築。皇帝還派官達四品的內臣太監提督管理武當山的一切事務。武當山以“治世玄岳”的崇高地位成為明朝全國的道教活動中心。

明朝為扶植和管理武當道教,曾先後頒降聖旨敕誥300多道,御製碑文近百通,並將武當道士作為皇室御用神職人員供養。到嘉靖時,武當山全山計有各類宮、觀、庵、堂、岩、廟、祠、閣、亭400餘處,20000多間,共有道官、道眾、軍隊、工匠一萬餘人。《大岳賦》中對武當山道教活動有“踵磨石穿,聲號山裂”的描寫。明朝,武當山做為皇室家廟,經常奉皇帝的旨意,在各大宮中設壇建醮,祭祀神靈,以求風調雨順,保帝業永固。

法事活動

武當山道教的法事活動稱做“”,有著嚴格的程式,首先要設壇,而後上香、鳴鼓、迎駕、祝神、唱神等等。整個過程伴隨著念咒頌經,步罡踏斗等規定儀式,充滿著濃厚的宗教氣氛。

武當山道教武當山道教

實際上,這是一種與神溝通的儀式。道教認為祈福禳災,求仙延壽,超度亡人等等人力所不及的事情都能通過這種形式求得神的威力而得以實現。據記載,武當山專為皇帝舉行的“金篆大醮”時間長達四十九天,皇帝的命臣及武當山的法師、高功、經師等上千人參加。

在齋醮等法事活動中,音樂貫穿始終。明成祖朱棣建設了武當道場後,從全國各大道教名山欽選四百名精通經典和道樂的高功道人來武當山辦道,使武當山道教音樂薈萃了道樂精華而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嘎玉撞金,鳴絲吹竹,擊金鼓鏜*,鳴玉*琅琅……”這段來自古人的描寫,是說武當山道教音樂美妙得象是從仙國雲端飄來的天籟之音。

抒詠性的誦唱是武當道教音樂的一個組成,保持了最純、最古老的道樂本色。每日清晨和黃昏誦頌經文真誥,是武當山出家道人自我修持的日常功課,被視為升仙者的階梯。每次誦唱時間約一個小時,其目的是陶淑性情、虔誠其心,以做到一心向道。

在飛梁繞柱的鐘磬之聲中,出家人的心靈在淨化,出家道人在住行坐臥、一思一念上都要遵行道教的清規戒律。道教的戒律多達上千條,其宗旨就是要求入道者自我約束身心,超脫入勝、悟道成仙。

道功道術

道教理論中成仙的方法很多,總稱為道功道術。武當道教誕生以來,一直主張清修,煉內丹。煉內丹就是以自己的身體為爐灶,以體內的精、氣為藥物,運用神去燒煉,使精氣神凝聚結成“金丹大藥”便是得道成仙了。這是一套深奧而玄虛的理論,練起來也並非一朝一暮的功夫。同時,武當道教主張“入仙道先全人道”,要求出家道人仁慈悲憫,忠孝信誠,素行陰德。武當山高道張三豐《大道論》中說,全於人道,仙道自然不遠矣。這樣的修行要旨,更符合人的善良天性,為信徒所樂於接受。

武當山道教武當派

修道者千千萬萬,得道者誰見一二。然而,長期在內外清虛的環境中生活,心神寧靜,使人少病長壽是客觀真實的;排除雜念,凝神固氣,長時間的打座修煉而自身出現了幻想的感覺進而使人“物我兩忘”並沉溺於這種奇妙的感受之中也是客觀存在的。“我命在我,不在天地”。人們應當追求長生,竟其天年。道教把古代胎息、吐納、導引、辟穀等養生術吸取進來,修煉養生,本質上是探討生命活動的規律,是對生命科學的積極探索。可以說,武當武術就是武當道教在生命探索中產生出的光輝結晶,是修身養性的動功技術演化成手戰之道的結果。

被稱為內家功夫的武當拳“行如蛇,動如羽,以靜制動,犯者應手即仆。”史料記載,內家拳的祖師是北宋徽宗時的武當丹士張三豐,他曾看見鶴蛇相鬥而悟通太極妙理,仿太極變化創出太極十三式。後經歷代宗師不斷充實和發展,武當武術遂走出了深山,以其松沉自然、外柔內剛,行功走架如浮雲流水連綿不絕的獨特風格在武林中獨樹一幟,成為中華武術的主要流派之一。

武當武術起源的傳說固然值得推究,但蛇在攻防之時採取的姿態卻非常形象地演示出內家功夫的真諦:以柔克剛,後發制人,辯位於尺寸毫釐,制敵於擒撲封閉。

老子在《道德經》里本質地闡述了“柔剛、靜動、曲直”等等一對矛盾的辯證關係。他還說:“天下莫柔弱如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武當武術出自奉老子為教祖的道教門檻里是很自然的事。

主要影響

在武當山道教中,

武當山道教武當山武當山道教
產生出了許多有影響的人物。象宋代高道陳摶,一生致力探求煉養的理論和方法,首創了圖學;他作的“無極圖”不僅厘定了道家內丹煉養的五個階段,同時也是宇宙萬物生成論的圖解,對宋代周敦頤開創的“理學”產生了重要影響。高道張三豐,雖然世人對他的出身、事跡行蹤多有爭議,但他對武當武術的貢獻則是有口皆碑。更值得一提的是紫霄宮徐本善道總。1931年4月,賀龍將軍率紅三軍進駐武當山,徐道總領道眾五十多人出宮迎接,並主動騰出西道院作為紅三軍的後方醫院。派高徒水合一、王教化羅教培等人協助醫治紅軍傷員。徐道總與賀龍將軍結下了深厚友誼,紅軍轉移時,賀龍將軍親書楹聯相贈:偉人東來氣盡紫,樵歌西去雲騰霄。

在中國民間,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的對福、祿、壽、財等等利益的欲望渴求,仍在通過燒香、許願、布施等等途徑得到心理上的滿足和慰藉。上武當山朝山進香早已是民間信士的宗教習俗,他們或組成進香團,或者以家庭為單位個體進香。把朝山進香當做重大而神聖的事情,齋戒沐浴,神情肅穆,沿途遇廟燒香,見神叩頭。這種習俗,千百年來一直沿襲。

在武當山,信徒朝拜真武還有一種特殊的形式,叫苦行進香。進香人用五寸長的金屬劍從肋頰或鎖骨對穿,然後忍著巨大的疼痛,攀爬過百里神道,到金殿求得神的憐憫和保佑。現在這種燒大香己基本絕跡,但象三步一拜,五步一叩的進香人還是經常可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