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關

武漢關

鐘樓的四面都有直徑約4米的鐘面,針長1.7米。 遺憾的是解放前所奏樂曲為英國女王加冕時演奏的《女王萬歲》。 在大樓的奠基石上,也刻著擔任我國總稅務司職務的英國人安格聯的名字。

概念

武漢海關大樓簡稱武漢關,原名江漢關,漢口沿江大道中段、江漢路口、江漢南端。武漢關該大樓由英國恩九生洋行的英國建築師景明設計按文藝復興時流行形式設計,恆紀建築公司承建,1922年動工,1924年落成。占地1400平方米,高約40米,鐘樓頂端高出地面83.8米。整個建築具有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流行風格。底層主體建築為正方形五層結構,外牆用麻石砌築,底牆厚約1至2米,正門有兩人合抱的麻石圓柱8根,門前的台階有23級,上面還有漢白玉踏步5級;莊重雄偉。底層上為長方形建築。再上為因層20米高的鐘樓:底層為大鐘擺砣室,二層為大鐘機件室,三層為大鐘時針室,上層為七個音階組成的音響室。鐘樓的四面都有直徑約4米的鐘面,針長1.7米。晴朗天氣,十里以外可見。按刻奏樂、按時打點的鐘聲亦遠播數雖。遺憾的是解放前所奏樂曲為英國女王加冕時演奏的《女王萬歲》。鐘樓頂上還有不只婆金的英式帆船模型。在大樓的奠基石上,也刻著擔任我國總稅務司職務的英國人安格聯的名字。到處都打上了英國殖民者迫使我國開漢口為商埠、並且牢牢控制我漢口海關(當時稱江漢關)主權的印記。解放後,人民政府接管了海關,並且正式定名為武漢關。還用《東方紅》樂曲取代了《女王萬歲》。現在,武漢關大樓是武漢海關辦公處所。

簡介

大樓臨江一側的底層外牆上,嵌有三塊銅牌:一塊是揚子江技術委員會標識的武漢海拔高度,字跡模糊、無法辨認;一塊上刻"民國甘年八月十九日大水最高點53.65英尺",這是當年漢口被洪水淹沒時的最高水位;另一塊上刻"1954年8月18日下午3時,最高洪水位29.73米(以吳松為零點)",是當年武漢市水利局標記的那次特大洪水的最高水位。
在這座大樓建成以前,江漢關署設在今天津路下首市政協大樓之前的英國領事館駐地。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