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捷運11號線

武漢捷運11號線

武漢軌道交通11號線,是為加快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於2012年12月,武漢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修編時提出計畫修建的。11號線西起中法生態城,東至左嶺,連線了蔡甸、四新城市副中心、武昌火車站、魯巷城市副中心、鄂州市葛店南站,實現漢陽中心區與武昌中心區的快速直達聯繫,並溝通了西部和東南兩大城市組群,是引導城市東西新城組群發展、支撐城市副中心建設的都市發展區軌道交通主題線路。 11號線也是武漢市第一條延伸至市外的捷運線路。 2013年3月,武漢市國土資源規劃局啟動第三輪軌道交通規劃,根據第三輪規劃,原來的24號線、11號線和29號線被整合最佳化,形成了新的11號線,西起中法生態城,東至鄂州市葛店南站,全長約68公里,跨越了武漢市蔡甸區、漢陽區、洪山區、武昌區、東湖高新區以及鄂州市葛店開發區,設站34座,是武漢市最長的軌道交通線。 2018年10月1日,喜迎新中國69周歲華誕,武漢捷運7號線、11號線9時開通運營,武漢長江公鐵隧道同步開通。“鳳凰橙”“雲鶴黃”呼嘯而至,大武漢捷運通車總里程新增51公里,達到288公里,共10條線路、199座車站。

基本信息

線路規劃

新一輪建設規劃(2013—2020) 新一輪建設規劃(2013—2020)

2013年5月20日,武漢市國土資源和規劃局在官網上發布訊息:武漢市軌道交通最新一輪建設規劃(2013—2020),新增4條線路共77.2公里,至2020年,線網規模將達到291.2公里。

為加快城市軌道交通建設,2012年12月,武漢市啟動新一輪軌道交通線網規劃修編。和上一輪軌道交通規劃相比,初步確定新增4條線路,包括5號線、機場線、11號線東段(左嶺線)和11號線西段(蔡甸線)。

2013年3月,武漢市國土規劃局會同市發改委、交委、捷運集團等部門,啟動第三輪軌道交通規劃。在這次規劃中,原24號線、11號線和29號線被整合最佳化,形成了新的武漢軌道交通11號線。

整合後的武漢軌道交通11號線,西起於蔡甸中法生態城,東止於鄂州市葛店南站,全長約68公里,設站35座。其線路具體走向為:中法生態城——新漢陽火車站——國博中心——穿越長江——武昌火車站——光谷廣場——光谷火車站——左嶺新城——葛店南站。這條線貫穿大武漢,連線蔡甸、四新城市副中心、武昌火車站、魯巷城市副中心和葛店南站的捷運快線,可實現漢陽中心區與武昌中心區的快速直達,能溝通江城西部和東南兩大城市組群,是引導城市東西部新城組群發展、支撐城市副中心建設的主題線路,也是武漢市東西走向的軌道交通大動脈。

全線初、近期按6輛編組,遠期按8輛編組;開通期配屬A型6輛編組列車12列,初期配屬車數為32列,近期配屬車數為72列,遠期配屬車數為104列。

車站列表

截止至2018年批覆的《武漢市軌道交通第四輪建設規劃》,11號線分為三期建設:

一期工程:光谷火車站——左嶺

二期工程:武昌火車站——光谷火車站

三期工程:中法生態城——武昌火車站

車站名行政區換乘
中法生態城站蔡甸區
新天站蔡甸區4號線
新漢陽火車站漢陽區13號線、17號線、4號線支線(未定)、武天城際、武仙城際、武潛城際
龍陽湖南站漢陽區
四新大道站漢陽區3號線
芳草路站漢陽區12號線
四新中心站漢陽區 10號線
國博中心北站漢陽區6號線
張家灣站洪山區金口線
江安路站洪山區
復興路站武昌區4號線、5號線
武昌火車站武昌區4號線、7號線、12號線
丁字橋站武昌區13號線
馬房山站洪山區8號線
虎泉站洪山區2號線
體育學院站洪山區
光谷廣場站東湖高新區2號線、9號線
關山大道站東湖高新區光谷T1線
光谷火車站東湖高新區2號線、武黃城際、武岡城際、武鹹城際
湖口站東湖高新區
光谷同濟醫院站東湖高新區
光谷生物園站東湖高新區
光谷四路站東湖高新區
光谷五路站東湖高新區19號線
光谷六路站東湖高新區
豹澥路站東湖高新區
光谷七路站東湖高新區光谷T2線
長嶺山站東湖高新區
未來一路站東湖高新區
未來三路站東湖高新區9號線
左嶺站東湖高新區
葛店南站葛店開發區(鄂州市)武黃城際、武岡城際

一期工程設長嶺山車輛段,三期工程設湯山車輛段、張家灣停車場。

一期工程

線路概況

武漢市軌道交通11號線東段工程起於光谷火車站,在火車站東廣場設站後沿湖口一路、高新大道、神墩一路自西向東走行,先後途徑流芳片區、生物園區、光谷中心城、未來科技城,止於左嶺新城,線路長19.69km,設站13座,均為地下線路,其中換乘站3座:光谷火車站與2號線南延線及城際鐵路換乘,光谷五路站與19號線換乘,未來三路站與9號線換乘。11號線在繞城高速以東、高新大道以北、科技一路以南圍合的區域設定長嶺山車輛段;在神墩一路附近設定控制中心;新建未來三路主變電所,利用2號線南延線光谷廣場主變電所。

11號線一期工程是東湖高新管委會自行投資建設的首條捷運線。

車站詳細信息

車站名稱 車站型式 施工方法 車站結構形式 換乘
光谷火車站 地下三層島式 明挖法 三層三跨箱形框架 2號線、9號線、武黃城際、武岡城際、武鹹城際
湖口站 地下二層島式 明挖法 雙層雙跨箱形框架
光谷同濟醫院站 地下二層島式 明挖法 雙層雙跨箱形框架
光谷生物園站 地下二層島式 明挖法 雙層雙跨箱形框架
光谷四路站 地下二層島式 明挖法 雙層雙跨箱形框架
光谷五路站 地下三層島式 明挖法 三層三跨箱形框架 19號線
光谷六路站 地下二層島式 明挖法 雙層雙跨箱形框架
豹澥路站 地下二層島式 明挖法 雙層雙跨箱形框架
光谷七路站 地下二層島式 明挖法 雙層雙跨箱形框架 光谷T2線
長嶺山站 地下二層島式 明挖法 雙層雙跨箱形框架
未來一路站 地下二層島式 明挖法 雙層雙跨箱形框架
未來三路站 地下二層島式 明挖法 雙層三跨箱形框架 9號線
左嶺站 地下一層側式 明挖法 單層雙跨箱形框架

建設進展

武漢捷運11號線 武漢捷運11號線

2014年10月28日,總投資約147.18億元、全長19.7公里、共設站13座的11號線一期工程正式開工,同期開工的有光谷火車站、光谷四路站、光谷七路站、未來一路站、左嶺站等6個站點全面施工,計畫2018年建成通車。 該工程由武漢光谷交通建設有限公司建設,是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自主負責投資和建設的首條捷運線路。

2017年6月28日,一期工程全線隧道貫通。

11號線K03列車於2017年7月底到達長嶺山車輛段,這是首列到達武漢的“雲鶴黃”列車。

2017年7月31日軌通,9月電通。

2018年10月1日,11號線一期工程通車運營。

二期工程

線路概況

武漢市軌道交通 11 號線二期工程(武昌段)位於武漢市武昌區和東湖高新區,起於武昌火車站,經北安街、瑞景路、珞桂路、珞瑜路、光谷街和雄楚大街,止於一期工程終點光谷火車站,長約17公里,設站7座,2016年開工,計畫2020年建成通車。

車站詳細信息

車站名稱 車站形式 施工方法 結構形式 基坑深度(m) 圍護形式 換乘
武昌火車站 地下三層島式 半蓋挖(蓋挖)法明挖相結合 三層雙跨箱形框架 25 地連牆 4號線、7號線 12號線
丁字橋站 地下二層島式 半蓋挖法 兩層雙跨箱形框架 16.5 鑽孔樁 13號線
馬房山站 地下三層島式 明挖順作 三層雙跨箱形框架 20.7 鑽孔樁 8號線
虎泉站 地下三層島式 明挖順作 三層雙跨箱形框架 23.5 鑽孔樁 2號線
體育學院站 地下二層島式 明挖順作 兩層雙跨箱形框架 16.5 鑽孔樁
光谷廣場站 地下三層島式 明挖順作 三層雙跨箱形框架 28 鑽孔樁 9號線、11號線
關山大道站 地下二層島式 明挖順作 (局部蓋挖) 兩層單跨箱形框架 16.5 鑽孔樁 光谷T1線

建設進度

3月22日,與珞喻路改造配套的體育學院站土建預埋工程開工。

三期工程

11號線三期工程西段起於蔡甸區中法生態城站,止於武昌區武昌火車站,與11號線二期工程銜接,線路長28.2km,設站11座。

行車組織

11 號線西段採用A 型車,初、近期6 輛編組,遠期8 輛編組,最高運營時速100 公里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