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四中

學校簡介武漢市第四中學位於武漢市礄口區簡易路,是一所百年老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10月學校更名為“武漢第四中學”。 但是經過在武漢四中三年的培養下,高考600分以上16人,占全區1/5(其他全部在11中學)。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武漢市第四中學位於武漢市礄口區簡易路,是一所百年老校。

校訓

該校以“勤、朴、博、學”為傳統校訓。
歷史

滿清時期

首任校長:楊格非
他在漢口西古田道(今簡易路)創辦博學書院(英文校名:Griffith John College 楊格非學院)。主辦該校的意義是創辦了一所以他名字命名的培養本地傳道人的神學院。

民國時期

首任校長:宋煒臣

1911年10月武昌首義爆發,由其女婿施伯珩等護送乘英輪離開漢口。學院由國民政府收編,改為政府公務機關培養高質素的人才的第四師範學院。其主管領導宋煒臣任職於漢口濟水衙門(今礄口區自然水廠),時至至今見在的老校友都是現今水廠的老職工老幹部。
1944年國武漢解放,國民黨轉移政治中心至重慶。第四師範學院也隨之搬遷倒重慶。改校名重慶武漢師範學院。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1950年10月學校更名為“武漢第四中學”。當時並沒有“二中”“三中”,名字第四是為了保留原有校名。“文革”時期,全國院校調整,因其特殊的歷史身份評選武漢市重點中學。不過學術上基本上沒有建樹。學校由原址古田5路倒古田4路縮小倒現今的簡易路片區。1987年,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升格為全國重點高中,直屬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當時建成全國中學第一條塑膠跑道,有東西看台的標準田徑場、足球場和能進行包括排球比賽在內的多種球類比賽和體操比賽的體育館。學校擁有游泳池,健身房及供運動員集訓的運動員村。1998年通過省政府督導評估,成為首批“湖北省示範高中”,2001年被評為“湖北省園林式學校”,2002年被評為“湖北省文明單位”,2004年又躋身“武漢市優質高中”建設行列,市區政府和教育局給武漢四中的發展定位是爭創全國示範高中。
2008年高考佳績
武漢四中08屆畢業生,在當年中考錄取來該校時,全區100名的僅1人,占1%。但是經過在武漢四中三年的培養下,高考600分以上16人,占全區1/5(其他全部在11中學)。當年錄取中考優生22人,占全區1/5,這次高考上一批線109人,占全區將近1/2(另一部分全部在11中學),一批線比中考錄取的優生增加87人,增長人列全市省示範高中第一名。
著名校友
袁隆平
林華寶
在區教育局的直接領導下,武漢四中人秉承“勤樸博學”的先師校訓,“繼承理科特色,發揚英語優勢,保持體育傳統,創建全國名校”,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蹟,實現又一個夏日的輝煌,正步入又好又快的發展軌道:
教學質量新突破。6月高考——600分以上300人,上本科重點線達700人,上本科人數突破1000大關。

體育特色新記錄

7月全國中學生田徑錦標賽——武漢四中代表隊奪得四枚金牌、二枚銀牌、三枚銅牌,勇奪高中甲組團體冠軍、破兩項全國記錄。8月武漢晚報杯七人制足球賽——武漢四中成為最大贏家,繼國中隊奪得冠軍後,高中1隊(四中星隊)和2隊(新四軍)在半決賽中勝利會師,再奪冠軍,至此,武漢四中已連續三年獲得武漢晚報杯高中組冠軍。8月18日武漢晚報杯精英組決賽在12中打響,武漢四中以3:1戰勝12中主隊,《武漢晚報》以《武漢四中兩天內喜捧雙冠》、《四中“12人”以少勝多》、《學習是根基,足球是特長》三篇文章作專版報導。

隊伍建設再增強

暑假期間學校又引進2名特級教師,又有3名青杲淌Ρ黃牢浜菏杏判闈嗄杲淌Γ殼把R丫滌?名特級教師、省骨幹教師、享受市政府津貼的專家、區拔尖人才、市區學科帶頭人、市區優秀青年教師60餘人,形成了一支師德高尚、學識淵博、教藝精湛、樂於奉獻的名師隊伍。

校園建設新面貌

武漢四中是全國六城會的賽場之一,為迎接六城會,在市區領導的關懷下,學校在圓滿完成整體改造工程後,又對武漢市優秀古建築——百年鐘樓、魏氏紀念堂作修舊如舊的建設,開學前也基本完工,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新學期。

歷史

創始於1899年,初名博學書院,為英國基督教倫敦會所創辦。1928年更名為私立漢口博學初級中學,1932年恢復高中,改稱私立漢口博學中學,1952年改名為武漢市第四中學。該校現為湖北省示範中學,是全國體育名校之一。
著名校友
袁隆平
林華寶
官方網站http://www.wh4hs.com.cn/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