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棚鄉

武棚鄉

武棚鄉地理位置是在儀隴縣東部,與縣城距離50公里。東部與石佛鄉、周河鎮相望、南部連永樂鎮、西部靠保平鎮、北部接樂興鄉。全鄉面積有19.8平方公里,管理13個村,83個村民小組。

基本信息

武棚鄉地理位置

鄉鎮簡介

武棚鄉位於儀隴縣東部,距縣城50公里。東與石佛鄉、周河鎮相望、南連永樂鎮、西靠保平鎮、北接樂興鄉。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地貌以丘陵為主,多頁岩丘陵。土壤尤以水稻土、紅石穀子分布最廣,面積最大。全鄉幅員面積19.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470畝,轄13個村,83個村民小組,人均耕地近0.66畝。

歷史沿革

儀隴縣轄鄉。1950年建武棚鄉,1958年併入新寺、樂興鄉,1962年重建武棚鄉,1992年併入永樂鎮,1994年復置武棚鄉。

行政轄區

轄土寨溝、桂花屋、樓子溝、新石橋、趙家灣、金堂灣、柏樹堂、鄭家溝、肖家梁、團包山、曾家溝、新豐寺、紅廟子13個村委會。

轄區代碼

511324232武棚鄉
511324232201土寨溝村
511324232202樓子溝村
511324232203趙家灣村
511324232204金堂灣村
511324232205柏樹堂村
511324232206鄭家溝村
511324232207肖家梁村
511324232208團包山村
511324232209曾家溝村
511324232210新豐寺村
511324232211紅廟子村
511324232212桂花屋村
511324232213新石橋村

產業結構

武棚鄉是縣確定的以果樹和養殖(獺兔)為主的基地鄉鎮之一。主要糧食作物是水稻、小麥、紅苕,經濟作物以油菜、花生、雙胞蘑菇為主,小雜糧以大豆為主。2007年全鄉農業生產總值達4129萬元,糧食年生產能力6496噸,農民人均純收入3015元。

基礎建設

武棚有鄉衛生院1所,村級醫療站13個;村國小10所,鄉完小1所。截止2007年底,全鄉已有7個村完成了農村電網改造。全鄉安裝程控電話1400多門,行動電話2000多部,家用電腦上網近20台,建有移動、聯通通訊基站各1座。場鎮建設面積的近0.04平方公里,居民達200餘人,集市貿易十分活躍。森林覆蓋率達30%。全鄉基層組織建設健全,共有15個黨支部,2007年底有黨員人數320人。

社會事業

專家組選取採用覆膜節水綜合高產技術的紅廟子村十組農戶許爾榮、余康林、許兵的承包田進行挖方測產驗收,實收面積0.5畝,稻穀濕產81公斤,含水率28.28%,按標準含水量13.5%折乾,畝產625公斤。這一產量水平顯著高於我縣水稻常年大面積單產。 武棚鄉紅廟子村作為我縣今年推廣套用該技術的重點示範村,全村採用水稻覆膜節水綜合高產技術栽培230畝,占水稻常年栽插面積的85%,全部推廣使用水稻旱育秧和水稻立體強化栽培等綜合新技術,示範片的水稻普遍長勢良好,平均單產比常規技術栽培水稻每畝多收稻穀125公斤,增產25%。該村支部書記許期輝樂呵呵地對筆者說道:“我們村由於建設農業科技示範園區,土地流轉使全村栽秧面積減少近100畝,但通過推廣水稻覆膜節水栽培這項新技術,全村的水稻總產基本與往年持平。可以說是土地流轉讓老百姓增加了收入,水稻覆膜節水栽培讓老百姓保住了口糧,感謝縣農業局和科技局的技術幹部給我們村送來了新技術。”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11076
5794
5282
家庭戶戶數 3051
家庭戶總人口(總) 11073
家庭戶男 5791
家庭戶女 5282
0-14歲(總) 3150
0-14歲男 1773
0-14歲女 1377
15-64歲(總) 7167
15-64歲男 3649
15-64歲女 3518
65歲及以上(總) 759
65歲及以上男 372
65歲及以上女 387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10952

鄉屬學校

儀隴縣武棚鄉團包山村國小
儀隴縣武棚鄉土寨溝村國小
儀隴縣武棚鄉國小
儀隴縣武棚鄉新豐寺村國小
儀隴縣武棚鄉新石橋村國小
儀隴縣武棚鄉曾家溝村國小
儀隴縣武棚鄉桂花屋村國小
儀隴縣武棚鄉樓子溝村國小
儀隴縣武棚鄉紅廟子村國小
儀隴縣武棚鄉肖家梁村國小
儀隴縣武棚鄉趙家溝村國小
儀隴縣武棚鄉鄭家溝村國小

特色農產品

桂花、柏樹、水稻、小麥、玉米、棉花、油菜、家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