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站

武昌站

武昌站,站址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是一個以客運為主,客貨運兼營的綜合性特等車站。隸屬武漢鐵路局,現為特等站。

基本信息

(圖)武昌站武昌站

武昌站地處京廣線的中段,位於京廣線、武九線和漢丹線的交匯處,是一個以客運為主,客貨運兼營的綜合性特等車站。離北京西站1225公里,離北京站1231公里,離廣州站1069公里。名稱:武昌站;站址: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隸屬:武漢鐵路局;等級:特等;客運:辦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託運;貨運:辦理整車、零擔貨物發到,辦理整車貨物承運前保管,不辦理危險貨物發到;郵政編碼430064。

簡介

武昌車站為客站(包括武昌線路所)。車站轄區北起蛇山腳下的武昌線路所信號機,南至上行線進站信號機。站場設有股道11條,其中正線2條,I道739米,II道781米。站線9條。上行道岔39副,下行道岔29副,上水井109個。武昌全站現有全民契約制職工1440人。設5個行政職能科室,即行辦,勞人科,財務科,教育科和安技科。下轄八個車間,即客運,售票,行包,旅服,運轉,給水,後勤,環衛。2個公司(博強公司昌弘公司)。48個生產組。1999年十月二十一日鐵路第三次大面積提速後,車站日均辦理接發列車235列,其中旅客列車109列,日均傳送旅客2.2萬人,辦理旅客五萬人,日均傳送行包2900件,辦理行包1.5萬件。

歷史變遷

(圖)武昌站武昌站

1890年,兩廣總督張之洞提出了修築盧漢鐵路的計畫。

1897年7月,漢口至灄口段開工。

1905年9月,盧漢鐵路南北兩段在河南詹店車站附近接軌。

1906年4月1日,盧漢鐵路全線通車,定命為京漢鐵路。

1912年8月,武昌至長沙段(時稱湘鄂鐵路)在武昌鮎魚套開工。由於設計方案的變化,粵漢鐵路的起點站從鮎魚套北移到了徐家棚,但是原來在通湘門的工地也建成了火車站,稱通湘門站。

1936年,通湘門站遷至賓陽門,並在解放後改名武昌南站

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通車後,改名武昌火車站

2006年6月28日,武昌火車站改造工程開工。

2007年12月19日,新武昌站啟用。

構建

武昌站屋頂採用的是鋼網架結構,跨度有72米,樓頂採用的是鋁鎂錳合金面板,重量是普通彩鋼的1/3,不僅能吸音減噪,且使用壽命能達50年。新武昌站開通了6部自動扶手電梯,候車大廳排放著7000把銀灰色的新式航空椅。新站房啟用後,旅客乘車就不會像以往那樣繞圈子,可從候車室乘電梯直達站台,新站房有12個候車室,可同時容8000多名旅客。站台無柱風雨棚長486米、寬123米,外形為波浪形,以體現武漢的“江城”特色。2樓候車大廳內,主要為1號和2號候車室,以及VIP、軟席候車室。在左側還有“無障礙候車室”以及專門為帶嬰兒的母親設立的“哺乳室”。

發展

(圖)武昌站武昌站構建

2001年運輸收入8.74 億元,比2000 年增長12.4%;2002 年運輸收入9.16 億元,比2001 年增長4.8%;至2002 年11月7日6300天,安全生產位居全路前列;旅客投訴、新聞媒體曝光批評同比下降50%,消滅了路風事件,公眾輿論表揚達1100餘次,站黨委開展了增強服務意識主題教育活動,進行“春天”服務技能培訓,在2001年局客運業務練功比武活動中,武昌站一舉奪得團體第一名和8個單項第一名。車站要求各車間結合實際,確立本車間的“春天”服務理念、制定服務制度,設立了諸如“春燕售票示範崗”“春燕服務工作室”“春天愛心服務隊”等,車間、班組為旅客提供了各種方便、快捷的服務項目。

設施

(圖)武昌站武昌站夜景

總投資24億元的新武昌車站整體建築呈長方形,外牆上鑲有編鐘文飾,充分體現了楚文化特色。火車站新站房“50年不落後”,設施齊備,高度自動化。東西兩個站房,最多可同時容納8000人,是老站房容量的近3倍。 車站前廣場設333個停車位,兩個捷運入口,有23條公交線,旅客進出、轉乘非常方便。車站候車廣場面積19350平方米。候車大廳兩個和一個軟席候車室。第一候車廳(包括樓上三廳)使用面積2 957平方米,候車能力為2 464人。第二候車廳使用面積1 690平方米,候車能力為1408人。軟席候車室963平方米,候車能力為503人。售票廳使用面積1004平方米,開設21個售票視窗。行包倉庫總面積為2752平方米,其中承運倉庫700平方米,可存行包1273件。到達倉庫952平方米,可存行包1370件。中轉倉庫1100平方米,可存行包3300件。

服務

(圖)武昌站武昌站風景

旅客從候車廳到站台登車途中,沒有絲毫遮擋。站台無柱風雨棚已全部建成,旅客上下車可避免風吹雨淋之苦。據了解,無柱風雨棚長486米、寬123米,外形為波浪形,以體現武漢的“江城”特色。武昌站改擴建工程全部完工後,共有5個站台,這次開通3個站台,依據新的國際標準,站台的稱謂與以往相比有了變化,其中第一個站台為基本站台,稱為一站台;第二個站台靠西邊鐵路線的叫二站台,靠東邊鐵路線的叫三站台;第三個站台靠西邊鐵路線的叫四站台,靠東邊鐵路線的叫五站台。這些站台平面與列車車廂高度一致,方便了老人、孩子、殘疾人等特殊旅客上下車。旅客購票仍需到現在的臨時售票大廳。在大廳左右兩側,各有兩部電梯,可以乘電梯直接到3樓。在3樓大廳,依次為3-8號候車室,在此候車的旅客,可以通過人行天橋直接到達各站台,十分方便。

新武昌站特點

(圖)武昌站新武昌站

改造後的武昌站大大擴容,1.2萬平方米的候車面積是以前的2.6倍。新武昌火車站前公交線路達23條,是以前的1.3倍;社會停車位和計程車停車位是以前的2.3倍。車站廣場園林式綠化未來的武昌站廣場將以2.2萬平方米的綠化園林打破武昌火車站廣場90年來“寸草不生”的光禿禿形象。車站還將在地面開闢1.7萬平方米的商業地段,周邊不再“髒亂差”武昌站改擴建後,周邊區域也將一起動“大手術”,整體開發。武昌站周邊用地功能將整合。中山路高架橋將拆除武昌火車站位於武昌舊城與新區分界點。長期以來,由於鐵路與高架橋的分割,使得該地區交通堵塞嚴重。中山路高架橋將拆除,改建為雙向四車道下穿隧道。火車站周邊不少本在中期規劃中的城市基礎設施項目有望提前啟動。三環線南段工程將提速,新建紫陽東路津水路、柵欄口立交,利用已建成的紫陽路首義南路、雄楚大街和靜安路形成站區周邊交通環,徹底改變該地段長期擁塞現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