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小洪山

元佑元年(1086年),重修唐代靈峰寺(俗稱洪山寺)。 紹聖元年(1094年)詔以少林寺僧報恩和尚為洪山寺住持,洪山寺規模日漸宏大。 劉宋時(420-479)已建寺院,即東山寺。

元佑元年(1086年),重修唐代靈峰寺(俗稱洪山寺)。紹聖元年(1094年)詔以少林寺僧報恩和尚為洪山寺住持,洪山寺規模日漸宏大。金兵南下,寺院受損,部分僧侶遷至武昌東山寺,改東山寺為洪山寺(今稱寶通禪寺),易名為小洪山。
寶通禪寺位於武昌洪山南麓,殿宇亭樓,依山所勢,層巒疊起,直入雲霄,宏偉壯麗 ,為荊楚名剎。 寶通古寺,地處妙境,遠景近色,四周緊簇,歷史悠久,馳名中外。武昌洪山於南朝 劉宋時(420-479)已建寺院,即東山寺。唐貞觀年間(627-649)鄂國公尉遲敬德( 尉國公),在此擴建寺宇監製鐵佛改東山寺名彌陀寺。南宋端平年間91234-1236), 荊湖制置使孟珙奏理宗發帑金,詔隨州大洪山寺遷此。改東山為洪山,賜名為崇寧萬 壽禪寺。至明成化廿一年(1485)更名為現在寶通禪寺,始易今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