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郡

武威郡

武威郡是漢至唐德一個行政區劃,十六國時期的前涼、後涼、南涼、北涼,隋末的大蕭都曾在此建都。是古代中原與西域經濟、文化交流的重鎮,是“絲綢之路”的要隘,一度成為北方的佛教中心。中外商人云集,商業十分發達,為中外貿易的集散地之一。

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大將軍霍去病擊敗匈奴,河西始為漢朝所有,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置武威郡。西漢武威郡,治姑臧縣(今武威市涼州區),領姑臧、武威(今民勤縣東北)、宣威(今民勤縣西南)、婿次(今占浪縣北)、朴刺(今古浪縣東)、蒼松(今武威市涼州區東)、休屠(今武威市與民勤縣交界的四壩與九墩間)、鸞鳥(今武威市涼州區西南西營河水庫北)、張掖(今武威市涼州區東南)、媼圍(今景泰縣蘆陽鎮與麥窩間)10縣。屬涼州

東漢武威郡,屬涼州,13縣:原領姑臧、武威、宣威、揟次、朴箚、休屠、鸞鳥、張掖、媼圍、倉松(蒼松更名)10縣;由安定郡劃人鸇陰(鶉陰縣更名)、祖厲(今會寧縣馬家堡)2縣;由張掖郡劃人顯美縣

三國魏武威郡,治姑臧縣,領姑臧、武威,宣威、揟次、朴箚、休屠、鸞鳥.張掖、倉松、鸇陰、顯美、祖厲12縣。此後至北周,為歷代涼州治所。
西晉武威郡,治姑臧,領姑臧、倉松(今武威市涼州區南)、揟次(今古浪縣北)、宣威(今民勤縣西南)、顯美(今永昌縣東南)、祖厲、番禾(今永昌縣)、驪靬,(今永昌縣西南,後2縣由張掖郡劃入)8縣

十六國前涼(354—376年),後涼(386~403年),南涼(397~414年)、北涼(397—439年)均都於此。

周武威郡領姑臧、昌松、白山、力乾、安寧、廣城、焉支7縣。隋開皇三年(583),廢郡,所屬各縣直隸涼州。大業三年改州為郡。隋武威郡治姑臧縣(今武威市涼州區),領姑臧、昌松(今武威市涼州區東南)、番和(今永昌縣)、允吾(今永登和天祝縣)4縣;

涼州治姑臧縣(今武威市涼州區)、領姑臧、神鳥(今武威市南)、昌松(今古浪縣西北)、嘉麟(今武威市西北)、天寶(今永昌縣)5縣;

唐武德二年,唐擁有武威郡,改為涼州。天寶元年(742)復為武威郡,屬河西節度使管轄。乾元元年(768)復為涼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