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占魁

因此,當時文水中學學生的語文基礎大都很好。 1934年,在全省舉行的中學生畢業會試中,文水中學學生的作文成績名列全省前茅。 武占魁十分注重學生的課外自學。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武占魁(1876——1936),字梅村,山西省文水縣南武村人,幼年聰慧好學。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畢業於山西大學堂西齋,賜舉人。第二年,廢科舉,光學堂,文水縣將“武陵書院”改為兩等學堂,武占魁任第一任堂長。不久,應聘到祁縣中學任教,後轉政界,歷任河南省夏邑縣知縣,河東解池鹽場知事、天津市社會局長等職。民國20年(1931),本縣地方紳士及旅外知名人士發起組建文水初級中學,學校建成後,大家一致推薦他當校長。在任校長期間,他以嚴謹的教學及突出的管理,做出了很大的成績。他尤其重視語文課,不僅要求學生會念、會講課文,還要求必須背會課文。除了講授教育部審定的全國統編國文課本外,還增加了《左傳》、《孟子》、《東萊博議》、《古文》等必修課。因此,當時文水中學學生的語文基礎大都很好。1934年,在全省舉行的中學生畢業會試中,文水中學學生的作文成績名列全省前茅。

武占魁十分注重學生的課外自學。對學生各自的愛好,分別加以輔導。若學生喜愛詩文,他就毫不厭煩地從詩的平仄、對仗以及韻腳的安排等系統地加以講解。每年的寒假,總要給學生布署些與農村實際結合的習作題。以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

武占魁不單重視育人,更注重律已和自己知識水平的提高。他早起晚睡,披覽經史之集,涉獵上下古今,在閱讀的同時,加以筆記,年年如此,不愧是文水縣二、三十年代深負重望的學者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