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月橋[福建省建甌市]

步月橋[福建省建甌市]

步月橋,指福建省建甌市步月橋,2019年1月31日,福建省建甌市步月橋毀於大火之中。

基本信息

簡介

步月橋步月橋
福建省建甌市境內現有各種木厝橋32座,惟吉陽玉溪步月橋獨領風騷,久負盛名。這裡空氣新鮮,微風拂面,山川秀麗,一派田園風光一覽無遺。步月橋是當地吉陽鎮通往大夫、圭歷、巧溪、張坑山區行政村的交通樞紐,是閩北現存最長、淨跨度最大、伸臂木樑結構的木厝橋。

歷史

據史料記載,明正德十四年(1520年),由吉陽玉溪葛氏五世祖萬宗公首捐建造了步月橋;清乾隆己丑年,該橋被商賈張士華在玉溪河放木時沖塌,賠償七百萬枚銅錢修復;到道光五年、光緒十九年,葛軍操和玉溪大夫村村民黃聲遏又兩次募捐修繕;再沿襲下來是1998年,在建甌歷經二百年一遇的“6·22”特大洪水肆虐下,玉溪河堤岸坍塌,泥沙淤積,河床抬高,橋基向下游一側傾陷,步月橋處於危在旦夕之中,在當地政府高度重視下,提出重修該橋,並於次年籌措資金90萬元,修舊如新,面貌煥然一新,成為一座人民民眾紀念抗洪救災的豐碑。

結構

從高處望步月橋,好像一把鎖鏈,但拴不住奔騰不息洶湧向前的蛟龍;它又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玉溪河畔,光芒四射,把大好江山點綴得絢麗多彩。該橋全長127.5米,寬6.05米,大橋上木厝42間均為瓦蓋遮頂,橋中央主間有一尊栩栩如生的觀世音菩薩木雕。

步月橋的奇妙之處還在於精湛的築橋工藝。據了解,該橋與它橋的不同之處在於,整座大橋找不到一釘一鉚,所有材料都是用本地上乘的杉木製成,上下縱橫交錯的木構件都鑿榫無誤地緊密銜接吻合,氣勢恢宏,造型古樸,線條粗獷,結構嚴謹。現橋基是改用青崗岩水泥嵌砌成伏牛狀。兩拱結構是用30公分以上圓桶杉木井字壘成,橋面由沙石鋪設青磚改成水泥路面,橋的兩頭增設女兒牆,起加固作用。

文化

有8000多人口的吉陽、玉溪兩村村民,有著擎燈籠的民間習俗,這與距今480年前建成的步月橋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每逢我國傳統的中秋佳節,吉陽與玉溪兩村村民,懷著豐收喜悅的激情,如約而至到步月橋送、摘燈籠。燈籠分紅、白兩色,紅的象徵吉祥生財,白的象徵平安添丁。取燈籠者,不論紅白,必須在次年的當晚“以一還十”地把燈籠送掛到步月橋,好讓這一傳統文化民俗延綿不斷,周而復始地循環下去……所以每逢中秋夜晚,黃澄澄的月亮順著深深的墨一般黑的溝壑,把它那清洌的光輝灑滿山村大地,雲集於此的燈籠與燭光互相交織在一起,勾勒出一幅流光溢彩的畫面,那歡歌笑語打破寧靜的夜晚,令人浮想聯翩,憧憬著更加美好的明天。

歌曲

作詞:田七

登上吉陽步月橋,連線天地似鵲橋。

牛郎織女七夕相會,天與地交融樂逍遙。

愛上吉陽步月橋,貫穿銀河瑤池笑。

后羿嫦娥中秋思念,朝與夕輝映添美妙。

步月橋啊步月橋,你是我相愛的夢廊橋。

步月橋啊步月橋,你是我憧憬的彩虹橋。

經歷百年風霜炊煙裊裊,心靈港灣的故鄉外婆橋。

承載千年風雨金甌渺渺,心靈回歸的故鄉幸福橋

火災事件

事件經過

福建建甌500年歷史的步月橋被燒毀福建建甌500年歷史的步月橋被燒毀
吉陽鎮一座建成約500年的古橋“步月橋”當晚著起大火,“整個橋都被燒斷了,步月橋幾乎完全被火焰吞噬,只剩下部分木結構。

事件處理

步月橋於2019年1月31日晚起火,目前消防仍在撲救當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