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打

步打 球”,與當代曲棍球運動極其類似。其後在步打球的基礎上,又 發展 出一種新的擊球進球窩為勝的球類運動—捶丸,即中國古代的高爾夫球。步打球· 記載 寒食節宮人演步打球娛帝王 步打球,又稱“步打”,

介紹

步打球玩時分隊,用擊球,以球入對方東門為勝。如唐代王建宮詞》第十二首所說:"殿前鋪設兩邊樓,寒食官人步打球。一半走來齊跽拜,上棚爭謝得頭籌。"唐代的這種“步打球”至宋代遂形成為又一種新型的球類運動,這就是丸。

由來

捶丸,顧名思義,捶者打也,丸者球也,是我國古代球戲之一。捶丸活動的最早記述,見於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年)付梓的署名為"寧志齋"的人編寫的專門論述捶丸的著作----《丸經》。根據《丸經'集序》中"至宋徽宗、金章宗皆愛捶丸"的記述,表明捶丸形成期的下限至晚在北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當時,連兒童也非常喜愛捶丸活動。如北宋官吏滕甫,幼時"愛擊角球",他的舅父是當時有名的文人范仲庵,"每戒之不聽"。這裡所說的角球,就是用角骨製成的球,不易擊碎。這是當時捶丸活動盛行的有力佐證。
宋迄金元,捶丸活動更為興盛,上至皇帝大臣,下至三教九流,皆樂此不疲。這在元人散曲、雜劇中多有提及。元人無名氏《逞風流王煥百花亭》雜劇第二折(上小樓)曲中,王煥自誇什麼遊戲都會,"折莫是捶丸、氣球、圍棋、雙陸、頂針續麻拆白道字……"。《慶賞端陽》劇中的道白亦云:"你敢和我捶丸、射柳,比試武藝么?"此外,山西省洪洞縣廣勝寺水神廟壁畫中有《捶丸圖》,今天看來仍栩栩如生,它是元代民間捶丸的真實反映。
關於捶丸的活動方式和特點,在其盛行不久即有人進行了總結和研究。在前引《丸經》一書中,作者追述了捶丸的發展歷史,對捶丸活動的場地、器具、競賽規則以及各種不同的擊法和戰術等,作了全面系統的總結和記述。
如捶丸場上最顯著的特點是設球穴,以杖擊球,而且場地要有地形變化、凹凸不平,球穴旁要插上彩旗作為標記:捶丸所用杖(棒),有著不同的類形,有"擦棒"、"杓棒"、"朴棒"、"單手"等,供人在不同條件下選用,打出不同的球:捶丸之球,一般用贅木製成,這種贅木即指樹身上結成絞瘤的部分。此類木質生長不規則,樹纖維絞結緊密,十分牢固,久擊而不壞:捶丸比賽時,既可分組,亦可不分組。以參加人數的多寡又有相應的不同名稱,多人參加的叫“大會”,七八人參加的為“中會”五六人的則為“小會”而三四人的稱為“一朋”。最少的是兩人,叫“單對”。比賽根據籌之多少,可分為大籌(20)、中籌(15)、小籌(10)。比賽以先得以上各數者為勝。
明代的捶丸,雖然在北方仍然流行,但遠不如前代那樣普及。不過,直到明代中期捶丸活動尚未絕跡。明萬曆年間周履靖重刻《丸經》時曾作《跋》附於卷後,有雲:“予壯遊都邑間,好事者多好捶丸。”“考諸傳記無聞焉,以為世俗博弈之餘技耳。”儘管如此,明代個別皇帝還是雅好此道,遂將捶丸引入宮中。故宮博物院珍藏的《明宣宗行樂圖》中,就有一部分內容繪製了當時的捶丸活動。這幅捶丸圖與上引廣勝寺水神廟壁畫中的《捶丸圖》不同,它沒有野外山丘等,但都能看到在模仿野外捶丸而人為地設定某些障礙。圖中所繪的場地面貌、旗、穴及擊丸的棒、侍從的位置等,都與《丸經》上所說吻合。只是圖中以人為地設定某些障礙來代替野外山丘,這顯然是變通之法。但圖中的皇帝親自持棒參加活動,這表明捶丸運動在當時是一項高雅的體育娛樂活動。
捶丸活動經過了宋遼金元以至明代的發展繁榮後,於清代趨向衰落。所見的只是盛行於婦女、兒童間的簡單的捶丸形式了。
在世界上,公元12世紀的蘇格蘭曾出現過類似捶丸的現代高爾夫球、其形制、運動規則與我國的古代捶丸有著驚人的相似。以往,比較普遍的一種說法,認為高爾夫球起源於12世紀蘇格蘭人所玩的一種叫做“巴卡尼克”的遊戲。在英國,也有證據顯示,早在14世紀中期,英國人就已經在玩一種類似高爾夫球的遊戲。英國博物館裡還有一本16世紀出版的書籍,書中有一張圖片畫著三個選手,每人有一個球和一根球棍,地上還有球洞。
但就時間而言,嚴生於中國古代的捶丸競賽規則至少在早在1282年就已經形成,時間比英國的高爾夫球的競賽規則的確定時間早了472年〈現代高爾夫球的規則,最早於公元1754年在蘇格蘭的聖·安德魯斯高爾夫球友會制定〉。為此,許多學者推斷出中國古代的捶丸大概是在元代傳入了歐洲。如法國一位著名的東方學者萊麥撤,根據大量的史料,考證出我國古代文化由蒙古人西征傳入歐洲的種種事實。實際上,蒙古人的西征,將以前閉塞的歐亞路途完全打開,不獨堂皇命使東西往來如織,其不知名的商賈教士及隨從軍隊者尚不知凡幾。可以說,元代是一個大規模東西文化交流的時代,而東學西漸又是其主要趨向。在這種大潮的衝擊下,捶丸的入西可以說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並不是值得驚奇的事了。
從技術上講,捶丸和高爾夫球運動有三大基本特徵是相同的:第一,兩者都有球洞。捶丸曰窩,高爾夫球曰穴,而且賽場球洞的差異並不大。《明宣宗行樂圖》中有10個洞,高爾夫球則設9或18個洞:第二,兩者都用球杖擊球,所用的球杖基本相同:第三,場地選擇極為相似。捶丸場地要求以地形有凹、有凸、有峻、有仰、有阻、有妨、有迎、有里、有外、有平的園林為球場。而高爾夫球場也要求有平坦的地形,還要有凹凸粗糙不平地段,再加上沙窪地、水溝等障礙物。
從我國捶丸的發展淵源來講,捶丸是從步打發展而來,而步打則是從馬上打球發展而來。因此,我們可以考出捶丸所用的球杖從步打發展而來,步打用的球杖從馬上打球發展而來。從形制上看,捶丸球杖同高爾夫球杖驚人的相似,而捶丸的制度化、規則化則比高爾夫球早472年。所以我們有理由認為,高爾夫球這項吸引了成千上萬愛好者的現代西方體育運動項目,與古代中國文明大地上盛行了千餘年的捶丸應有一定的淵源關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