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文忠公文集

歐陽文忠公文集
〔宋〕歐陽修著

〔四部叢刊〕,元刊本
〔舉丁寶臣狀〕
右臣竊見太常丞湖州監酒務(一作稅)丁寶臣前任知端州,因遭儂智高事停官敘理監當,方智高攻劫領南,州縣例以素無備御,官吏各至奔逃,如(一作兼)聞當時,獨寶臣曾捉得智高探事人,便行斬決,及曾斗敵,朝廷以其如此,故他人皆奪兩官,以此見其比眾人情理之輕,臣伏見寶臣履行清純,頗有官業、惟海賊遽至,力屈致敗,出於不幸。今者伏遇袷享恩赦,欲望聖慈,特與不候監當,任滿遷復官資,就一親民差遣,如後犯己入贓,臣甘當同罪,謹具奏聞,伏候勅旨。
卷112
編者按:《歐陽文忠公文集》又稱《歐陽文忠集》、《歐陽永叔集》、《歐陽文忠公集》,是歐陽修的全集。該集共153卷,另附錄2卷。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又稱六一居士,陵(今江西吉安)人。24歲中進士,歷任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等官。他死後被謚為“文忠”。
作者:歐陽修(1007-1072):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天聖進士。官館閣校勘,因直言論事貶知夷陵。慶曆中任諫官,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被誣貶知滁州。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王安石推行新法時,對青苗法有所批評。諡文忠。主張文章應“明道”、致用,對宋初以來靡麗、險怪的文風表示不滿,並積極培養後進,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風與其散文近似,語言流暢自然。其詞婉麗,承襲南唐餘風。曾與宋祁合修《新唐書》,並獨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編為《集古錄》,對宋代金石學頗有影響。有《歐陽文忠集》.
歐陽文忠公近體樂府:詞集名。北宋歐陽修作。三卷。南宋羅泌編次。收入《歐陽文忠公文集》,又有影宋刻單行本。明毛晉《宋六十名家詞》本改題《六一詞》,僅一卷,據前本而有所刪節。另有影宋本《醉翁琴趣外編》六卷,多有《近體樂府》未收之詞。
解釋
別集名。北宋歐陽修著。一百五十三卷,附錄五卷。元、明、清均有刊本。今有影印元刊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