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娟

歐陽娟,女,生於1980年12月5日。當過農民、教師、酒吧女待,現為公務員。已出版長篇小說《深紅粉紅》、《路過花開路過你》、《交易》、《手腕》。

個人作品

深紅粉紅

朝華出版社

2005年1月1日

內容提要:

深紅是血液的顏色,粉紅是皮膚的顏色。六個性格鮮明的女孩,她們像開在同一根樹枝上的桃花,彼此愛慕又彼此嫉妒,酷烈糾纏的諸多情感,她們攜著美麗的身體懷著對人生對愛情的美麗嚮往掙扎在生活中,終究是,理想一個一個的破滅,妥協到無法妥協。當最後的那一刻痛到最痛而一無所求時,她的心長成一棵樹,開始思想生活的根源。

書摘:

媽媽說人從七歲開始記事,我的腦袋裡卻裝著許多七歲以前的事情.有時候我懷疑這些記憶的真實度,不知道那些所謂的舊事是我真實的經歷,還是在長大之後做的一些關於童年的夢,然後自己一直記著這些夢,把它們記成了事實.

1983年的時候外婆還沒有死,是個異常講究的小老太太,據說年輕時臉蛋很俏,喜歡穿白衣白褂白鞋子,晴朗的秋日下午,把衣服鞋子都洗了放在柴堆上曬著,叮囑我用白紙敷在鞋面子上,等鞋幹了之後就會像剛買時那樣白了.外婆管那些白面子的帆布鞋叫衛生鞋,白褂子叫衛生褂子.

那時我三歲多一點。

站在秋日的暖陽下沒完沒了地往一雙鞋子上敷白紙,這就是我記憶的起點。談不上快樂或者不快,甚至說不出具有任何意義,一種類似於天地初開的感覺,抬眼望去,看得見光影的交錯,卻覺不出身畔呼呼流過的光陰。

只是那種靜靜的感覺,一種消磨,無止境的消磨,在二十多年後的今天,那種靜若止水的感覺時常揪得我心慌.是今日的喧囂辜負了昨日的平靜,或是昨日的消磨欠下了今日。

路過花開路過你》

朝華出版社

2006年1月1日

內容提要:

多少不眠之夜,在校園的每個角落,那些青澀的身影被青春彈奏得傾斜、滄桑。花開了,又謝了;路過了,走遠了……校園裡的老園丁一如既往的蒼老,蒼翠的古樹一如既往地斑駁,而天空,也是一如既往地空寂……

書摘:

很久之後蘇朗對我說:你當時多么急切的離去,水花濺了我一臉,真狼狽。

蘇朗斷定我當年是愛著小惦的,他一直堅持認為十八九歲時的我非常沒有審美能力,居然會愛上那么齷鹺的男生。

我要怎么對他說呢?愛的是你。

這一生。最愛是你。一直沒有澄清的機會。一直澄清,卻一直不能令你深信。

……

當天我沒有去找蘇朗,在校園裡散步到天黑,心裡充滿了青春期特有的無中生有的傷感,反覆把玩著他留下的香菸,手指沾染上悠遠而乾燥的菸草香。

回寢室時我把香菸藏在裙子下面帶進去,放在裝鋼筆的玻璃盒子裡面,寶貝一樣供起來。

過了很多天之後我才回到小木棚去找蘇朗,當時他正銜著一枝香煙蹲在地上用泡沫塑膠造型,身上髒兮兮的。我問他:“那女孩的故事還沒講完吧?她是誰?”

《交易》

河南文藝出版社

2007年1月1日

內容提要:

小說以一名普通女性成長為副市長的經歷為線索,詳盡地描寫了行走於官場的各項潛規則,是機關工作者處理人際關係的指南針,是初涉社會者了解領導階層的多稜鏡,是職場女性尋求自身價值、寄託情感的枕邊書。小說通過女主角與各級領導的接觸,生動地刻畫了市長,副市長,宣傳部長,文化局長,文化館長,鄉鎮領導,國小校長等不同級別的領導幹部數十人。既寫了清官,又寫了貪官,尤其濃墨重彩刻畫了一批苦苦掙扎在官場,既爬不上去,又沒有跌落下來,每天懸在半空中,處在岌岌可危位置上的中層領導,他們既做不成清官,又做不成貪官,既要組織工作,又沒有半點權力,因而導致了人格的嚴重變態。

《交易》在予人教益的同時,帶給讀者強烈的閱讀快感。閱讀之時,不忍釋卷:掩卷之餘,又不勝唏噓。

書摘:

“嗤!”柳小顏玉手一揮,“偽裝!男人最善於做的事情就是偽裝!對於他們來說,撒謊就跟撒尿似的,就是一種生理需要,想都不用想,張口就來!噢,要是讓你看到了本來面目,你還肯嫁給他啊?騙騙你這種不通世事的小女人,不要太容易喔!”

“我有你說的那么弱智嗎?”柳亭輕聲表示不滿。

“說到讀書呢,我是比不上你,可是說到對男人的認識呢,那你就遠不及我了。”柳小顏一副過盡千帆的樣子,“天下烏鴉一般黑!包括我們家老爺子,你看他那個老實樣兒,年青的時候還不是傷透了我媽心?”

“噓!”柳亭慌忙伸手掩住柳小顏的嘴,“當心姨父聽見。”

“怕什麼啊?我當他面也這么說來著。” 柳小顏嘆口氣,“常聽外婆說我媽年青的時候又漂亮又能幹,提親的踏破了門檻,可我媽偏偏看上了我爸這個無財無貌的土老巴子,說女人找丈夫就要找個老實可靠的,安安生生過日子。結果呢?到頭來落了個人財兩空。嗤,凡是男人就沒有老實的!所謂的老不老實,只是看他有沒有這個條件罷了。”

柳亭透過半掩的房門看著在大廳里招呼客人的姨父,就是這個頭髮灰白、躬著脊背的男人,曾經讓姨媽在風華正茂的年代尋死覓活,整日以淚洗面。

“感情算個屁啊?又不能吃又不能穿,說有就有說沒就沒了!只有錢才是真的!”柳小顏張開五指又緊緊握攏,“錢是最忠誠的情人,你把它握在手裡,它就永遠不會背叛你。當你飢餓的時候,它能給你錦衣玉食,當你寂寞的時候,它能為你呼朋引伴……所以當初一聽說你要嫁給陳嵐,我就極力反對。”

《手腕》

河南文藝出版社

2008年4月1日

內容提要:

艾城市廣電局美女局長陳婉凌是個有爭議的人物:有人說她是利用性別優勢,一步步俘獲了組織部長的兒子王仕民、副市長林靜辭、市委書記吳凡,這才使得仕途一路暢通,短短几年時間就由一名鄉醫院的小護士搖身變做本市呼聲最高的副市長候選人;也有人說陳婉凌是一個飽含智慧、為人正派、忠於事業的女人,為了工作上的進步,不惜放棄鄉長馬原的追求,撕毀與組織部長兒子的婚約,直至終身未嫁…… 美貌利用得好是財富,利用不好就是禍害。陳婉凌這個從小到大生活在男人的追捧和讚美聲中的大美人,在與各式各樣的領導和下屬的周鏇中將會遭遇怎樣的幸與不幸?

書摘:

陳婉凌的美是一把刀,不是劍。劍來得太直接太魯莽了,她是稍稍拐了個彎然後才美出來的,既有刀的婉轉又有刀的鋒利。

在上下班的路上,常常會聽到這樣的議論:

“快看快看,那就是陳婉凌。”

“喔,原來就是她呀,也就長得一般嘛。”

“其實我覺得她主要不是漂亮,是有氣質,皮膚好。”

“那倒也是,身材不錯。”

……

婉凌一手托腮無動於衷地看著車窗外。從十三四歲開始,到如今二十四五歲,類似於這樣的話聽了十幾年,耳朵早就麻木了。

“哎,婉凌,看,那誰又來了。”同事用手肘碰了碰她,對遠遠站在單位門口的男人努了努嘴。

凌微微皺眉,轉過臉去看路邊的小白花。時值五月,艾城的每條公路兩側都開滿了這種六角形的無名小花,婉凌為它們取了個名字叫做寄生花,因為這種花無法獨立生長,它們總是纏繞在就近的樹木上,藤藤蔓蔓,糾結不清。據說政府怕影響公路兩側樹木的生長,曾下大力氣清除,頭一年連根挖掉了,第二年一開春又蓬勃起來,如此反覆了好幾年,終於不了了之。

婉凌一下車那男人就迎了上來:“陳、陳醫生,我跟你說個事兒。”

其實陳婉凌只是林湖鄉醫院的一名普通護士,鄉里人一視同仁,只要在醫院工作的職工,都統稱醫生。

婉凌假裝客氣地笑了笑,隨即抬手看錶,意思是“我沒時間”。

“我、我只說一句話就走。”

“你說。”婉凌的語氣像一根冰溜子,又涼又硬。

“我……我在這裡等了你一個多小時……”

“噢,我知道了。”婉凌毫不客氣地打斷他,徑直往醫院裡面走去。

“婉、婉凌……”男人一急,跑上來扯住她的袖子。

婉凌厭惡地往旁邊閃了閃。

男人漲得滿臉通紅。他有一張極其俊美的臉,但一個男人俊美與否,並不是陳婉凌關心的。她心目中的好男人是那樣的:長相不需要頂好看,但是個子一定要高,關鍵是有風度,如果能像王志文那樣帶有一點點藝術家的氣質就堪稱完美了。當然,最重要的是,他要么擁有一份優厚的薪水,要么擁有一個殷實的家庭,她總覺得如果一個男人沒有堅強的經濟基礎做後盾,再怎么有內涵也是灑脫不起來的。像林靜辭這種徒有其表的男人,她是連眼皮都不會抬一下的。

社會評價

近兩年,“80後”新銳歐陽娟以其眩人的寫作姿態在當下讀者群、出版界和排行榜掀起了不小的波動,引發各方關注。《中華讀書報》稱之為“‘80後’官場小說寫作第一人”。梁曉聲說她改變了自己對“80後”的看法,並由此認為“這代人大有可為”。在各地圖書市場的排行榜上,《交易》無不躋身其列,更有媒體稱之為“第一熱書”。

翻閱歐陽娟目前已出版的四部長篇小說不難發現,從《深紅粉紅》、《路過花開路過你》到《交易》、《手腕》,這位“80後”新銳已擁有“青春物語”和“職場敘事”兩套筆墨,前者以纖細綿密的筆致,在青春夢幻的淺吟低唱中追憶如花的往事,咀嚼流逝的憂傷;後者用成熟穩健的筆調直面複雜多變的職場人生,燭照曲折幽微的人性世界。

《深紅粉紅》敘寫的是“我”從三歲到二十歲的成長經歷,每個階段都留下了深深的成長印痕。國小時,外婆的去世讓“我”第一次產生了生命、死亡和時間的概念。高中時,方言的性侵犯帶給了“我”第一次不潔的性經歷。藝校時,“那個愣小子樣的孩子早已不知去向,取而代之一個眼神中略帶悽苦的豐滿少女 ”,女主人公不但經歷了青春的成長,而且也見證了同伴們的花季。畢業後,踏入社會的花季少女既有初涉人世的艱辛,也有墮入風塵的無奈。《路過花開路過你》雖然主要講敘的是春衫、蘇朗、漆劍等人在A大的學習生活和情感經歷,但作者仍然在主人公四年的大學生活中烙下了成長之痛,融進了滄桑之嘆。正如作者所感慨的那樣:歲月和路人只是過客,無需怨恨也無需心存感激,受苦或者是被愛都是必經的過程。

——《創作評譚》2010年第二期《從青春到職場:女性的成長與超越》

在我看來,歐陽娟寫官場職場,寫情感寫青春,寫竊喜寫傷痛,都是在寫人之大欲——佛家“人生八苦”所言即如是: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概言之就是我所謂的“生老病死愛不能”。歐陽娟寫此大欲莫不以眼觀,以心證,以身體力行。細心體會可以發現,如同魯迅營造了個魯鎮,歐陽娟也用她的作品建起了一個小世界。這個世界有待歐陽娟指稱或讀者及專業讀者(評論家、媒體)來命名。它尚在淺睡未名,卻也呼之欲出了。其軸心是歐陽娟和她經過文學筆法藝術處理後的個體經驗。——《紅豆》2010年第2期《男人的命運讖語》

《交易》以平實的內容、老練的筆鋒吸引了不少讀者的關注。歐陽娟拋棄了80後作家常有的頹廢,在《交易》里將一位智慧女性表現得淋漓盡致。從現實意義來說,《交易》除了是一部官場小說外,它還成為了一本官場指南,它具有一定的指導性意義。很多讀者,尤其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公務員在天涯追看此文,還踴躍地與作者交流摸爬滾打多年的官場經驗。也正如歐陽娟本人所說:“我所要表達的不僅僅是表達,還有更多的是官場問題的解決。”——《天府早報》晃周刊(A21)版

這是一本官場小說嗎?婚姻十年,傷痕累累,熬到丈夫同意離婚,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奪去了丈夫的下半身,她會離嗎?臨床的老奶奶說:“你不會放手。因為你的心很軟,很軟很軟,像我年青時一樣。”這么“軟”的女人,與其說她置身官場,不如說她置身磕磕絆絆的職場,置身於每個女人都在面對的難以言說的命運。——《創作評譚》2008年第四期《婉轉的鋒利:歐陽娟的文字美學追求》

與王躍文創作《國畫》明顯帶有某種“文人式激憤”不同,小說《交易》更像是生活的記錄,並無鮮明的感情宣洩;與一般官場小說矛盾尖銳、鬥爭激烈有所區別,《交易》意外地充盈著溫情,人物均有感情,其中的官員對女性的關心,儘管不無愛慕的成分,但基本上建立在感情的基礎之上,同“權色”交易存在著本質的差別。有人認為,《交易》將官場的概念擴大化了,將官場、職場打通,從官場延伸至職場;而作者則自承,並沒有一定要寫成官場小說的意圖,它更像是一部成長小說,儘可能地以文學的語言對一種生活方式的真實還原。從這個意義上講,《交易》以官場小說的面目進行出版宣傳和促銷策劃,更多地是基於市場的考慮。因為小說顯然並非以揭示官場的狡詐與角逐為目的,而是體察一個人的成長曆程,它告訴讀者,一個青年人在社會裡如何成長,在成長過程中,既有讓步又有堅持,既有捨棄也有捍衛……——《中國婦女報》2007年12月6日《〈交易〉:80後眼中的官場百態

最近,一部名為《交易》的官場小說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小說由河南文藝出版社出版,作者歐陽娟1980年出生,是一位女性,但其作品文字之精準、結構之巧妙、內容之厚重讓人不可小覷,與王躍之、李佩甫等大家相比毫不遜色。歐陽娟的長篇小說《交易》完全摒棄了80後的淺薄作風,以成熟穩重的風格華麗面市。該書的出版商這樣推介該作品:“用盡筆墨描寫了行走於官場的各項潛規則,是機關工作者處理人際關係的指南針,是初涉社會者了解領導階層的多稜鏡,是職場女性尋求自身價值寄託情感的枕邊書。”

筆者用兩天半的時間閱讀了這部20多萬字的長篇小說。在筆者看來,像諸多優秀的長篇小說一樣,《交易》的語言如行雲流水,平實之中不乏激情,情節跌宕起伏,既讓人感覺出乎意料,仔細品味卻又合情合理。讀此作品,就像和一個閱歷豐厚的官場圈內人對話,絲毫不見80後年輕人的浮躁之氣和女性作者的小資情調。小說雖然抒寫了官場的紛繁複雜和渾濁,又少有頹廢之風,而是給人一種向上的力量和勇氣,正像小說中的女主人公柳翠煙的為人處世一樣,雖然歷經艱苦磨難,遭遇污言穢語,卻始終不改其性,不失其志,而是“把命運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河南通信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