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崛起

內容介紹

《歐洲崛起:現代世界的入口》簡要回顧了歐洲古代到中世紀的歷史,重點講述了從中世紀晚期到18世紀上半期歐洲的發展。它旨在闡明,歐洲這個原本落後的地區,如何最先演化出現代的諸種重要事物,從而開啟了現代世界之門。
帕爾默等人所著的《現代世界史》初版於1950年,廣受好評,其銷量在同類作品中始終名列前茅。它上溯歐洲古典時代,下及21世紀初,娓娓道來西歐如何在數百年里逐漸興起,創造出一個輻射全球的政治、經濟、軍事、科技諸方面的世界體系。其視野宏大,內容廣博,而文字典雅,觀點時有耳目一新卻又有理有據,讓人感悟歷史之深邃奧妙。

作者介紹

R.R.帕爾默,美國著名歷史學家,先後執教於普林斯頓大學、華盛頓大學和耶魯大學。曾任美國歷史學會主席(1970),1990年被義大利林琴科學院授予費爾特里內利獎。除本書外,另著有《18世紀法國的天主教徒和不信教者》(1939)、《民主革命的年代:美國與歐洲的政治史》(1959)等。
喬?科爾頓,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1950-1989年任教於杜克大學歷史系。
勞埃德? 克萊默,康奈爾大學哲學博士,北卡羅萊納大學歷史系教授。

作品目錄

序一 用“現代化”的視角解讀現代世界史羅榮渠
序二 現代世界史的標準著作何兆武
序三 歷史教科書的黃金標本劉北成
致中國讀者
第十版序
第五版序
大事年表
導論:地理與歷史
第1章 歐洲的興起
1. 古代:希臘、羅馬、基督教
希臘世界
羅馬世界
基督教的出現
2. 中世紀初期:歐洲的形成
羅馬帝國的解體
拜占庭世界,阿拉伯世界和公元700年左右的西方
基督教會與羅馬教皇制度的產生
查理曼帝國,公元800—814年
9世紀時的入侵;到公元1000年時的歐洲
3. 中世紀盛期:世俗文化
公元1000年後的農業與封建制
城市和商業的興起
君主國和政府組織的成長
4. 中世紀盛期:教會
中世紀的教會和羅馬教皇制度的發展
智力生活:大學,經院哲學
十字軍,新的入侵,到1300年時的歐洲
第2章 西方基督教世界的動亂,1300—1560年
5. 14世紀的災難
黑死病與其後果
中世紀教會的各種糾紛
宗教會議運動
6. 義大利的文藝復興
義大利城市和“生活”的新概念
人文主義:“文學”的誕生
學校教育、生活風尚和家庭生活
政治與義大利文藝復興
7. 義大利以外地區的文藝復興
宗教學與科學
神秘主義和世俗宗教
鹿特丹的伊拉斯謨
8. 新型君主國
英國、法國和西班牙的新君主國
神聖羅馬帝國和哈布斯堡的霸權
9. 新教改革運動
路德和路德教
加爾文和加爾文教
英國的宗教改革
到1560年新教的鞏固
10. 天主教的改革和改組
特蘭托會議
反宗教改革的十字軍
第3章 經濟復興和宗教戰爭,1560—1648年
11. 大西洋的開放
在東方的葡萄牙人
美洲的發現
美洲的西班牙帝國
12. 商業革命
商業和生產上的變化
資本和勞動力
重商主義
13. 社會結構的變化
社會階級
教育和政府的社會作用
東歐和西歐
14.天主教西班牙的戰爭:荷蘭人和英國人
菲利普二世的野心
尼德蘭起義
英國的捲入
鬥爭的結局
15. 法蘭西的解體與重建
政治和宗教上的分裂
內戰和宗教戰爭
戰爭的結束:亨利四世領導下的重建
紅衣主教黎塞留
16. 三十年戰爭,1618—1648年:德意志的解體
三十年戰爭的背景
戰爭的四個階段
威斯特伐利亞和約,1648年
第4章西歐日益強大,1640—1715年
17. 大君主和均勢
均勢思想
18. 荷蘭共和國
荷蘭文明和政府
外交:與英法的衝突
19. 英國:內戰
17世紀的英格蘭
內戰的歷史背景:議會與斯圖亞特國王
克倫威爾嶄露頭角
20. 英國:議會的勝利
王政復辟,1660—1688年:後期的斯圖亞特國王
1688年革命
21. 路易十四時代的法國,1643—1715年:專制主義的勝利
17世紀的法國文化
法國專制主義的發展
政府與行政機構
經濟和財政政策:柯爾培爾
宗教:取消南特敕令,1685年
22.路易十四發動的戰爭:烏得勒支和約,1713年
1700年以前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
烏得勒支和約
第5章東歐的變化,1648—1740年
23. 三個衰老的帝國
1648年以後的神聖羅馬帝國
1650年左右的波蘭共和國
1650年左右的奧斯曼帝國
24. 奧地利君主國的形成
哈布斯堡權力的恢復與發展,1648—1740年
1740年左右的奧地利君主國
25. 普魯士的形成
短命的瑞典帝國
布蘭登堡—普魯士領土的擴大
普魯士軍事國家
26.俄羅斯的“西化”
彼得大帝以前的俄羅斯
彼得大帝:對外事務和領土擴張
彼得大帝統治時期的內部變化
彼得革命的成果
出版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