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氏平頭魚

歐氏平頭魚

學名:Alepocephalus owstoni,為黑頭魚科黑頭魚屬的魚類。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歐氏平頭魚
拉丁名稱Alepocephalus owstoni Tanaka
英文名稱Owston's smoothhead
中文門名脊椎動物門
拉丁門名Vertebrata
中文綱名硬骨魚綱
拉丁綱名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鮭目
拉丁目名Salmoniformes
中文科名平頭魚科
拉丁科名Alepocephalidae
中文屬名平頭魚屬
拉丁屬名Alepocephalus
分布類別海水

形態特徵

背鰭20~21;臀鰭20~22;胸鰭10;腹鰭8~9。側線鱗56~57。鰓.5~6+1+14~15。鰓蓋條6。脊椎骨56~57。
體長為體高4.8~5.1倍,為頭長3.6~3.9倍,為背鰭基長6~7.3倍,為臀鰭基長6.3~7倍,頭長為頭高1.6~1.8倍,為吻長3.1~3.4倍,為眼徑4.1~4.2倍,為眼間隔5.7~6.4倍,為上頜長2.3~2.6倍。尾柄長為尾柄高1.9~2倍。
體延長,側扁。頭較大,背緣前傾,在吻部稍凸起,頭的中部在眼後緣前方。吻較長,約為眼徑1.2倍,前端尖,前緣背視圓形,眼上緣至吻端有1對弱骨嵴。眼大,圓形。眼間隔平,較狹,約為眼徑3/5,中央具1條弱骨嵴,伸達鼻孔前上方;眼上緣後方每側具1對較光滑的骨嵴。鼻孔2個,適位於眼前方,後鼻孔大,半圓形;前鼻孔小,圓形。口較大,上頜後端幾伸達眼中部下方。下頜稍短於上頜,前下端具1個骨質縫合小突起。輔上頜骨2塊。前頜骨
和下頜各具l行小牙,前者前端牙較擴大;上頜骨無牙;犁骨每側具l對齒狀皮質突起;齶骨牙小,1行,排列緊密,基部較長,約為眼徑之半;舌上無齒狀皮質-突起。鰓蓋骨具若干條輻射狀弱骨嵴。鰓孔寬,伸達眼中部下方。左右鰓蓋膜相連,與峽部分離。最後一鰓孔寬,約等於眼徑3/4。鰓耙扁薄,上端尖,光滑,最長鰓耙約等於鰓絲。假鰓發達,12~13個。幽門盲囊長,約為眼徑l.5倍。
體被中大薄圓鱗,易脫落。側線鱗長圓形;頭部裸露。側線明顯,完全,幾近平直。
背鰭和臀鰭幾相對,基底約等長,均位於體的中部後方。臀鰭起點在背鰭第五鰭條下方。胸鰭下側位。腹鰭位於體的中部稍後,距臀鰭起點較距胸鰭基稍近。尾鰭叉形。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