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新股

次新股

次新股的內涵是伴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相應變化的。一般來說一個上市公司在上市後的一年之內如果還沒有分紅送股,或者股價未被市場主力明顯炒做的話,基本上就可以歸納為次新股板塊。在臨近年末的時候,次新股由於上市的時間較短,業績方面一般不會出現異常的變化,這樣年報的業績風險就基本不存在,可以說從規避年報地雷的角度來說,次新股是年報公布階段相對最為安全的板塊。次新股還有一個相對獨特的優勢,那就是次新股的資本公積金都比較高,具有強大的股本擴張潛力。強大的股本擴張潛力也是吸引機構資金青睞的一個重要原因,中小板的上市公司都潛伏了大量投資基金的身影。

基本信息

簡介

11

次新股

的內涵是伴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相應變化的。一般來說一個上市公司在上市後的一年之內如果還沒有分紅送股,或者股價未被市場主力明顯炒做的話,基本上就可以歸納為次新股板塊。

次新股一般都是上市時間不久的品種,經過發行制度的變革之後,各方面對上市公司的IPO發行把關更加嚴格,因此能夠在證券市場中發行上市的次新股其質地一 般都比較優良,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公司屬於細分行

業的龍頭公司。另外,在相對的牛市行情中,次新股的市場定位都比較高,但在弱勢環境中,次新股的定位將明顯降低,而在市場的系統風險面前,次新股上市之後也可能會出現連續的寬幅震盪走勢,股價也將進一步震盪走低,因此總體而言,次新股的估值水平相對偏低而具備了一定的投資價值。

在臨近年末的時候,次新股由於上市的時間較短,業績方面一般不會出現異常的變化,這樣年報的業績風險就基本不存在,可以說從規避年報地雷的角度來說,次新股是年報公布階段相對最為安全的板塊。

次新股的投資技巧

次新股次新股

當新股上市一段時間之後,就成為次新股。投資者可以通過對次新股的財務數據、基本面情況、市場表現和投資情況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從中發現有望成為黑馬的次新股。在實際操作中,對次新股進行篩選時需要綜合考慮的因素:

1、重點關注中小板市場的次新股。中小板市場中有相當一部分公司都屬於細分市場的龍頭公司,經過前期調整之後,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投資價值,並且中小板公司的規模都比較小,相應市場運作難度也更低一些。

2、對近期上市新股可重點追蹤。根據經驗,上市時間越短的個股其短線的彈性可能會更強一些,一方面是因為新股剛上市時都會有機構資金的積極參與,市場資金介入程度更深一些。另一方面, 剛上市新股的上檔阻力非常輕,股價也將表現出更強的彈跳力度。

3、關注次新股上市公司的投資情況,注意其募集資金的使用方向和投資項目的進展狀況。

4、關注淨利潤是否出現增長。

次新股次新股

5、關注主營業務收入是否出現明顯上升。

6、關注每股收益是否超過市場平均水平。

7、關注市盈率是否低於兩市平均水平。

8、關注次新股的上市定位後的股價漲跌。

相關新聞

次新股好戲上演重點關注兩隻個股

調整造就次新股活躍從次新股板塊看,本輪行情表現並不突出,尤其是創業板指數7月的月度升幅僅5.34%,跑輸深成指的14.9%,但近日大盤的調整反而為其走強創造了契機。

究其原因:一方面從滬指從2319點反彈以來,多頭主攻的是強周期的大盤權重股和重組類題材股,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小市值股因其上半年總體跌幅小於主機板,本輪反彈中反而跑輸主機板。不過這也形成在主機板調整時,因其獲利盤不大,拋壓反倒小些。

另一方面,從資金面看,周二兩市累計成交已達2416億元,為三個月以來天量,意味著大盤沖高受阻的實質是短線繼續強攻“兵力不足”,需要另闢蹊徑。於是,熱錢轉向小盤股尋求機會。而次新股具有盤子小、套牢盤相對較少的特點,符合市場偏好。

從股市炒作慣例看,板塊、個股炒作大多順勢而為,齊進齊退。在前期權重股及重組、注資、併購等題材股成為主角時,短期熱錢也自然流向該類個股。而一旦主機板調整或熱點不濟,蟄伏於次新股板塊的一些規模性資金伺機而動。由於該板塊中的多數品種屬新興行業,成長性較好的優勢也易於發揮。因此,大盤短期回調反而為次新股中局部個股提供了顯山露水的機會。

次新股炒作有跡可循

影響新股定位的因素大體有兩個:1.內在質地:行業前景、競爭地位、經營管理狀況等是決定定位的主要依據。2.上市時指數的相對位置:指數在高位時,整個市場的價格體系重心較高,首日就能獲得較高的定位,存在價值被高估的可能,短線機會不多;當指數處在低位時,價格體系重心下移,新股首日定位往往較低,此時新股常會得到大資金關注,就會產生較好的中短線套利機會;當指數強勢運行時,新股常能得到即時炒作,短線機會非常豐富。

大事記表

2015年7月9日,早盤開盤後,次新股率先吹響反攻號角,天成自控、真視通、中飛股份、光力科技、萬孚生物等五十股集體漲停,個股集體上攻,資金輪番搶籌,中國核電跌停衝擊漲停,極大帶動人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