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樹苗

欒樹苗

欒樹苗是生長於石灰石風化產生的鈣基土壤中、不耐寒的植物苗木,在中國只分布在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下游,在海河流域以北很少見,也不能生長在矽基酸性的紅土地區。

基本簡介

欒樹苗欒樹苗
欒樹苗是生長於石灰石風化產生的鈣基土壤中、不耐寒的植物苗木,在中國只分布在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下游,在海河流域以北很少見,也不能生長在矽基酸性的紅土地區。欒樹春季發芽較晚,秋季落葉早,因此每年的生長期較短,生長緩慢,樹形扭曲美觀,不太成材,木材只能用於製造一些小器具,種子可以榨制工業用油。但是一種良好的綠化用樹。

產地分布

欒樹苗原產於我國北部及中部。日本朝鮮也有分布。現江蘇浙江、安徽、山東等地都大量人工培育。園林綠化用的欒樹主要來自這些地方,其中北方使用的主要是江蘇沭陽欒樹,南方主要是湖南欒樹。

繁殖方式

欒樹苗欒樹苗
以播種繁殖為主,分櫱或根插亦可,秋季果熟時採收,及時晾曬去殼。因種皮堅硬不易透水,如不經處理,第二年春播常不發芽,故秋季去殼播種,可用濕沙層積處理後春播。一般採用壟播,壠距60-70cm,因種子出苗率低,故用種量大,播種量30-40kg/畝。

精品欒樹培育方法

 欒樹一般採用大田育苗。播種地要求土壤疏鬆透氣,整地要平整、精細,對乾旱少雨地區,播種前宜灌好底水。欒樹種子的發芽率較低,用種量宜大,一般每平方米需50~100克。
春季3月播種,取出種子直接播種。在選擇好的地塊上施基肥,撒呋喃丹顆粒劑或鋅硫磷顆粒劑每畝3000克至4000克用於殺蟲。採用闊幅條播,既利於幼苗通風透光,又便於管理。乾藏的種子播種前45天左右,採用闊幅條播。播種後,覆一層1~2cm厚的疏鬆細碎土,防止種子乾燥失水或受鳥獸危害。隨即用小水澆一次,然後用草、秸稈等材料覆蓋,以提高地溫,保持土壤水分,防止雜草滋長和土壤板結,約20天后苗出齊,撤去稻草。
這樣操作對欒樹質量進行鞏固保證,對培育精品欒樹有很好的效果,欒樹目前是十分熱賣的一個品種,全國各地均適合種植,所有只要保證質量銷路也會有很好的保證。

栽培管理

欒樹栽培管理較為簡單,移植時適當剪短主根及粗側根,這樣可以促進多發鬚根,容易成活。
繁殖:用播種法。
栽培要點:栽培土質以深厚,濕潤的土壤最為適宜。喜光,能耐半陰,耐寒。具深根性,產生萌櫱的能力強,耐乾旱、瘠薄,能耐短期積水,對煙塵有較強的抗性。

育苗管理

1.播種:欒樹一般採用大田育苗。播種地要土壤疏鬆透氣,保水和排水性能良好,具一定的肥力,無地下害蟲和病菌。春季播種的,其播種地最好在秋冬翻耕1遍至3遍,以促進土壤風化,蓄水保墒,消滅雜草和病蟲;整地要平整、精細,對乾旱少雨地區播種前宜灌好底水。欒樹種子的發芽率較低,用種量宜大,一般每平方米需50克至100克。採用闊幅條播,既利於幼苗通風透光,又便於管理。經過催芽處理的種子播種後,覆一層1厘米至2厘米厚的疏鬆細碎土,以防種子乾燥失水或受鳥獸危害。然後,用草、秸稈等材料覆蓋,以提高地溫,保持土壤水分,防止雜草滋長和土壤板結。待幼苗大部分出土後,及時分批撤除覆蓋物。
2.遮陰:在覆蓋物撤除以後,要及時搭棚遮陰。遮陰時間、遮陰度應視當時當地的氣溫和氣候條件而定,以保證其幼苗不受日灼危害為度。進入秋季要逐步延長光照時間和光照強度。直至接受全光,以提高幼苗的木質化程度。
3.間苗、補苗:幼苗長到5厘米至10厘米高時要問苗,每平方米留12株左右。問苗要求間小留大,去劣留優,間密留稀,全苗等距,並在陰雨天進行為好。結合間苗,對缺株進行補苗處理,以保證幼苗分布均勻。
4.施肥:施肥是培育壯苗的重要措施。幼苗出土長根後,宜結合澆水勤施肥。在每年生長旺期;應施以氮為主的速效性肥料,促進植株的營養生長。入秋,要停施氮肥,增施磷、鉀肥,以提高植株的木質化程度,提高苗木的抗寒能力。冬季,宜施農家有機肥料作為基肥,既為苗木生長提供持效性養分,又起到保溫、改良土壤的作用。隨著苗木的生長,要逐步加大施肥量,以滿足苗木生長對養分的需求。

病蟲害預防防治處理

欒樹日本龜蠟介
欒樹日本龜蠟介屬同翅目蠟介科,俗稱棗虱子。在欒樹上大面積發生時嚴重時全樹枝葉上布滿蟲體,枝條上附著雌蟲遠看像下了雪一樣。若蟲在葉上吸食汁液,排泄物布滿全樹,造成了樹勢衰弱,也嚴重影響了綠化景觀。
該蟲一年一代,以受精雌成蟲密集在一二年生小枝上越冬,卵就產在雌蟲下,每隻雌蟲可產卵1500粒至2000粒。越冬雌成蟲3、4月間開始取食,4月中下旬蟲體迅速增大,5月中下旬開始產卵,卵期長達25至30天。若蟲6月下旬開始發生,初孵化的若蟲多靜伏在雌蟲的介殼下,經數日後才分散外出,多爬到葉片的葉脈兩側危害,數日後即分泌蠟質,形成介殼,固定不動。雌蟲發育成熟後再由葉片遷回枝上,並與雄蟲交配,以後即在枝上固定越冬。雄性若蟲8月上中旬開始化蛹,蛹期15天左右,8月下旬、9月上旬羽化為成蟲、雌、雄蟲交尾後,雄蟲即死亡,以雌蟲越冬。
防治措施:
若蟲大發生期噴樂斯本2000倍與洗衣粉1000倍混合溶液,噴2至3次,間隔7至10天。用25%的呋喃丹可濕性粉劑200至300倍在5月份灌根2次,對殺死若蟲效果很好。
2.從11月到第二年3月,可刮除越冬雌成蟲,集中刮下來蟲體到塑膠袋後深埋,配合修剪,剪除蟲枝。打冰凌消滅越冬雌成蟲,嚴冬時節如遇雨雪天氣,枝條上有較厚的冰凌時,及時敲打樹枝震落冰凌,可將越冬蟲隨冰凌震落,把打落的冰凌集中處理掉。
欒樹蚜蟲
欒樹蚜蟲為同翅目、蚜科,主要危害欒樹的嫩梢、嫩芽、嫩葉,嚴重時嫩枝布滿蟲體,影響枝條生長,造成樹勢衰弱,甚至死亡。1a年數代,以卵在芽縫、樹皮裂縫處過冬。次年4月上旬欒樹剛發芽時,過冬卵孵化為若蚜,此時多棲息在芽縫處,與樹芽顏色相似。4月中旬無翅雌蚜形成,開始胎生小蚜蟲;4月下旬出現大量有翅蚜,進行遷飛擴散,蟲口大增;4月下旬至5月份危害最嚴重,枝條嫩梢,嫩葉布滿蟲體,吸食樹木養分,受害枝梢彎曲,葉片捲縮,樹枝、樹幹、地面都灑下許多蟲尿,既影響樹木生長,又影響環境衛生;6月中旬後,蟲量逐漸減少;至10月中下旬有翅蚜遷回欒樹,並大量胎生小蚜蟲,危害一段時間後,產生有翅胎生雄蚜和無翅胎生雌蚜,交尾後產卵過冬。
該病蟲害欒樹防治措施:
(1)過冬蟲卵多的樹木,於早春樹木發芽前,噴30倍的20號石油乳劑。4月初於若蚜初孵期開始噴灑蚜虱淨2000倍液、或10%吡蟲啉2000倍液。幼樹可於4月下旬,在根部埋施15%的涕滅威顆粒劑,樹木乾徑每厘米用藥1~2g,覆土後澆水;或澆樂果乳油,乾徑每厘米澆藥水1.5kg左右。
(2)於初發期及時剪掉樹幹上蟲害嚴重的萌生枝,消滅初發生尚未擴散的蚜蟲。注意保護和利用瓢蟲、草蛉等天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