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世襲

權力世襲

一些掌握權力者深刻體認到權力是個好東西,難免希望自己的後代也擁有這個好東西,恰巧又容易憑藉權力辦到,於是不乏官員世襲,謂之“官二代”,其實質是權力世襲。

概況

權力世襲權力世襲

《半月談》曾披露西部某市人事局對公務員隊伍做過的一項調查:在目前的公務員隊伍中,父母是進城務工人員的公務員比例最小,僅站2.8%;父母是普通職工的占26%,而父母是公務員的比例最高,達到33.3%。

大量幹部子女進入公務員隊伍引發了對於“階層固化”的深刻憂慮。在社會轉型期的當下,不少官員在現實中憑藉權力獲得了既得利益陣營中的堅實地位,權力帶來的巨大利益令他們嘗到這個地位的“甜頭”。
也因此才會有那些幹部枉顧國家法律法規,也要將自己的兒女拉到“橋”的這一邊共享鐵“飯碗”。因為不同於富人群體可以直接繼承家族財產,領導幹部子女報考公務員被質疑為“權力世襲”的“灰色手段”。

官場內幕

現實中普遍存在的家庭職業傳承因素也使得公職人員的子女具備一定的職業優勢。中國人“子承父業”的傳統習慣,即便在今天仍然在工人家庭、軍人家庭、教師家庭存在著眾多的例子,在媒體上“曝光率”較高的演藝類家庭的子女則更多地體現著這樣的特點。

公職招考作弊內幕不斷升級,已經從所謂的“潛規則”進化到了給領導子女“量身定製”職位,有媒體總結出“交叉安排”、“提前內定”、“考試作弊”、“公示巧合”、“人才引進”等種種作弊手法。有專家認為,某些官員子女通過種種“安排”進入官場的現象已經普遍存在於各個層面、各種類型的公共部門。

幹部子女們在公務員招錄上的“家族優勢”重重地壓在了社會公平中權力的一端,帶來的只有普通考生的望洋興嘆,有網友在國考之前發帖喊出“狠爹不成剛(李剛)”,其中的無奈與義憤可以想見。

案例

前幾名均為幹部子女

2010年5月,海南三亞市小額貸款擔保中心招聘人員筆試之後,一位憑藉行測99分成績(滿分100分)的考生“鶴立雞群”,高調入圍了面試階段。然而在記者的調查後,不僅這位三亞市社保局局長溫孝廉女兒溫娉婷以第一名身份獲得面試資格,緊隨其後的兩名考生也頗有來頭:以行政職業能力測試考試成績76分名列第二名的考生符亮,系文昌市社會保險事業局局長符少明之子;以行政職業能力測試考試成績72分名列第三的考生陳卡雷,系瓊海市社會保險事業局局長陳澤教之子。

一家同在一個機關

“妻子,兒子、女兒等9名親屬都在平江縣林業系統工作”,有網友在紅網《百姓呼聲》欄目發帖,稱平江縣林業局副局長曾永才涉嫌利用職權為親屬安排職位。經查實,平江縣林業局“近親繁殖”現象較嚴重,平江縣有關方面已責令林業局進行全面清理。

一家子連帶親屬,9人進林業系統工作,曾副局長真是熱愛林業工作,一家人都奉獻給林業。可惜他們不是到荒涼之地造林、護林,而是在辦公室滋潤著。曾副局長利用手中的權力替親屬在本系統安排職位,人數之多,似乎沒有一點忌諱,一個政府部門就像是自家菜園子似的。據說這在當地也不是什麼新鮮事,看來官員子弟承接衣缽是有社會氛圍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